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亦是推动香港海滨发展二十周年,海滨事务委员会联同发展局早前(30/11)在北角东岸公园主题区举行典礼,庆祝这个具有双重意义的里程碑 。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在典礼致辞时表示,维港是香港独一无二的瑰宝,而维港海滨在政府、前共建维港委员会、海滨事务委员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持续地朝著愿景进发。
局长分享了过去二十年海滨发展的工作。政府最初成立共建维港委员会,由李焯芬教授担任主席,通过“与民共议”这个当时还是很崭新的模式,积极就海滨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委员会在2010年改名为海滨事务委员会,由蒲禄祺先生(Mr Nicholas Brooke)担任主席,期间探讨不同管理模式的可能性 。随后发展局在2017年成立“海港办事处”,以专责团队方式,伙拍海滨事务委员会,提升优化维港海滨的工作。
随著海滨发展日趋成熟,海滨场地正好为香港提供理想的试验场地,并作不同的新尝试。吴永顺先生担任主席期间主张积极实践落实不同项目,如引进“先驳通,再优化”理念,打造“海滨共享空间”品牌等。我们亦在2019年定下目标,把维港两岸的海滨长廊由当年的20公里延长至2028年的34公里,目前正稳步向此目标迈进,此外,随着2020年10月位于坚尼地城卑路乍湾第一个“海滨共享空间”全面开放,至今“海滨共享空间”已有六个,分布不同地点。
随著更多海滨场地逐步开放,维港海滨的发展也迈向新的阶段。在现任主席何文尧先生的领导下,除继续追求打通海滨的“量”化目标,委员会和政府也会强调“质”的重要,做好软件和配套,提升游人体验。我们期望能更善用维港自身的优良条件,并释放海滨的潜能。正如《2024年施政报告》提到,我们会推动湾仔北会展站上盖和红磡站周边临海及码头用地的发展,提供活动场地,打造成新地标。此外,发展局会选择合适地点,以试点形式引入商业设施。首个潮流轻食饮品智能售卖点已于今年八月在湾仔海滨投入服务,下两个售卖点预计于今年底在观塘及茶果岭海滨设立。正在兴建中的海滨场地已预留空间和硬件设施提供特色餐饮设施。
局长十分感谢过去和现届主席及委员给予的支持及真知灼见,以及各界持份者多年来向政府就海滨发展在规划、设计及管理方面提供不少宝贵意见。
局长指出,政府将在今年年底前向立法会提交《2024年保护海港(修订)条例草案》,目的是透过订立机制,既维持对海港的保护,亦同时促进优化海滨供市民享用和加强海港功能。若修订条例获得通过,码头、观景台等 14类改善海港的小型填海工程,可受惠于新的简化机制,为海滨发展适度地“拆墙松绑”。局长相信,在发展局和海滨事务委员会的努力下,我们定能继续以创新思维和公众参与模式缔造更多畅通易达、朝气蓬勃、具吸引力的海滨,发掘维港所蕴藏的无限可能性,让香港作为国家的“掌上明珠”有更亮丽的海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