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志超
2024年11月19日,西九龙裁判法院终于对备受瞩目的“35+颠覆政权案”作出了宣判。此案作为香港特区政府自国安法实施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刑事案件之一,终于迎来了正义的裁决。被告们利用“初选”作为手段,企图通过立法会选举来瘫痪特区政府,实现其政治目的,最终被判处10年至4年不等的刑期。这一严厉判决不仅彰显了国安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
作为国安法实施后的首起重大案件,其审理和判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案件的成功处理,不仅体现了香港法治的公正与严谨,更向全社会传递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香港社会经历了从动荡到稳定的转变。国安法的实施,为香港市民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让他们重新找回了正常的生活节奏,社会秩序也得到了有效的维护。
此案件对市民国家安全意识的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案件发生之前,对于许多市民来说,国家安全可能是一个遥远且模糊的概念。然而,随著案件的爆发和审理,市民们深刻认识到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他们意识到,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整体利益,更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安宁与福祉。案件的审理过程如同一面镜子,让市民们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也看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法庭上的辩论和判决,市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言论自由虽然重要,但必须在不损害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同时,市民的法律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开始意识到,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这种意识的觉醒不仅体现在对法律规定的遵守上,更体现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中,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市民们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这种意识的提升对于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35+颠覆案”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案件,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教育案例。它让我们看到了法治的公正执行、社会秩序的恢复以及市民对国家安全重要性认识的提升。我坚信,在国安法的指引下,香港将更好地平衡国家安全与言论自由的关系,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作者为香港广西社团总会秘书长、深水埗区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