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鸣:习近平论金融强国 给香港诸多启迪

屠海鸣:习近平论金融强国 给香港诸多启迪

日期:2024-01-18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屠海鸣

前天上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这是1999年以来、时隔25年后再次以金融为主题进行研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愈走愈宽广。”

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论述精辟、内涵丰富。习主席以“6个强大”勾画出金融强国的基本轮廓: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习主席特别强调:“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习主席指出了以开放促金融强国建设的总体思路,其中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

金融业是香港的主要支柱,对于香港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习主席论金融强国建设,给香港诸多启迪。

制度型开放 利港做强金融业

习主席指出:“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精简限制性措施,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制度型开放是最彻底、最全面的开放。习主席讲话释放出强烈讯号: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和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一样,开放的大门愈开愈大!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情况比较复杂,中央对金融领域的开放长期持谨慎态度。去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制度型开放”才成为金融领域的热词。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相脗合。习主席此次再次强调“制度型开放”,可见中央对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已经下了决心。

事实上,去年以来,内地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已经开始提速。首先,在行业开放上,中国证监会实现了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取消的限制。其次,在产品开放上,推动国际指数“纳A”比例不断提升,持续扩大期货期权特定品种开放,实现在华外资银行参与境内国债期货市场交易,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等。

中央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对于香港来说是利好消息。这意味着中央会进一步支持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同时,香港金融机构进入内地市场的机会更大。内地拥有超大规模市场,而且还处于不断成长之中,香港金融业要做大做强,开辟内地市场绝对是“一盘好棋”。

习主席指出:“规范境外投融资行为,完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

习主席再次强调“规范”二字,意味着今后将不断完善境外投融资的规定,让内地企业到境外上市的过程更加透明,结果也更加可预期。

境外上市公司涉及境内、境外法律与监管政策的多重适用,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赴境外上市面临的风险也更大。近年来,个别中国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事件,有的过度“加杠杆”,借助境内外市场盲目融资扩张,最终“爆雷”;个别企业严重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给投资者造成惨重损失。随着中国扩大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新发展格局的加速构建,经济整体情况呈上升趋势,企业到境外投融资的需求会逐步上升,让其合法合规地到境外投融资,才有助于高质量发展,这也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题中要义。

规范境外投融资 港可当“高参”

在谈及“对‘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时,习主席用了“完善”二字。这意味着过往的金融支持还有待完善。中国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中国的绝大部分投资也是成功的,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法治环境不同、民风民俗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加之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金融支持“一带一路”也出现了一些不成功的案例。

习主席强调“完善金融支持”,就是要遵循市场逻辑,重法治、守规则、观大局、察细节,每一笔投资都必须严密论证,科学决策,不能盲目乐观,心存侥幸。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丰富的国际投资经验,在内地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时,应发挥好“高参”(即为决策者献策)的作用,帮助内地企业提升投资质量。

互联互通机会多 港应主动拓展

习主席指出:“要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这些年来,中央一直支持香港金融市场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先后开通了“深港通”、“沪港通”,为内地居民和香港居民投资理财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产品;去年3月,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符合有关条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股票被纳入港股通股票标的。目前,共有1,400多家中资企业在港交所上市,这些企业的市值占港股总市值的7成,交易量达到8成。

习主席再次强调“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预示着香港金融业的新机遇已经来临。一方面,中央在谋划“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时,会把香港作为首先考虑的对象,给予“先行先试”的机会,香港具有“捷足先登”的优势;另一方面,“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加强跨境贸易外汇便利化政策供给。比如:支持更多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结算业务,让更多“信用好、规模小、笔数多”的中小企业享受政策红利。香港的金融机构应抓住这一波政策机遇,开拓内地业务。

总之,“互联互通”是一个大课题,香港应主动作为,系统梳理一下,香港和内地金融领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打通?哪些地方可以进行制度创新?哪些方面能以“香港之长,补内地之短”?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把“互联互通”这篇文章做大、做好。

加强金融监管 港须尽应有之责

习主席指出:“要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关键在于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

资本必须有序规范地流动,才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正面效益。习主席用“6个强大”描述“金融强国”,“强大的金融监管”是其中之一。习主席用“长牙带刺”来形容“金融监管”,说明中央对金融监管空前重视。

从过往情况来看,某些不法分子把境外投融资作为“洗钱”途径,给国家和民众造成惨痛损失。一旦事发,在境外追究其法律责任很困难。因此必须防患未然,把监管落实在境内外投融资的各个环节。

加强金融监管,对于香港来说也具有现实意义。香港作为“自由港”,货币自由兑换、自由进出,这有利吸引和留住资本,但香港决不能成为“洗钱中心”,不能为了一时之利,而自损“金漆招牌”。香港是“自由港”,更是法治社会,香港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发挥“自由港”优势,否则这样的优势也不会长久。

总体来看,香港的金融监管体系是管用的,也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石。如今国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香港应献计出力,助力国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强,则经济强。习主席阐述金融强国的“6个强大”的定位,令香港各界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习主席关于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的新观点、新阐述,蕴含着香港发展的历史机遇。

行政长官李家超本月12日在深圳前海东亚银行大厦开幕典礼上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重视巩固和发挥香港金融服务的优势,在传统的证券、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业,以及新兴的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等,香港的国际化市场、产品和人才,都可为大湾区金融开放创新作出积极贡献,为国家高水平开放贡献港商力量。”李家超的这一表述体现了香港的责任担当。相信香港必能抓住金融强国建设的机遇,乘势而上,不负国家,不负时代!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李家超: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一”舰编队访港 展雄姿亮风采
驻港国家安全公署:香港特区国安法治绝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李家超:助力国家中医药“走出去”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
打开看看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