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鸣:从“一带一路”论坛看香港特区政府思路之变

屠海鸣:从“一带一路”论坛看香港特区政府思路之变

日期:2023-09-19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屠海鸣

三年疫情期间,香港与内地、与世界几乎隔绝;作为“超级联络人”,长时间“失联”损失是惨重。今年,疫消云散,香港终于重返国际舞台。而此时,外部的发展环境已发生了许多变化,香港特区政府如何调整思路、改变策略、推动发展?国内外都很关注。

今年,恰逢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上周,由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论坛有很多亮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论坛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行政长官李家超致开幕词;中央港澳办副主任、香港中联办主任郑雁雄发表致词;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个代表团出席,参会人员逾6000人,安排项目对接会800余场,签署政府间及企业间合作备忘录20份。论坛参会人数、活动场次、签署备忘录数量均超历届,可谓盛况空前。

除了上述亮点,透过这次高峰论坛可以看出,特区政府审时度势,积极调整思路,主动改变策略,力图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推动香港发展进入新境界、新层次、新领域。

首设“金融篇章”,做强投资融资

丁薛祥副总理对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四点希望”,其中一点是:“完善金融服务,畅通融资渠道。”这是看准了金融是香港的一张王牌。特区政府闻风而动,首打“金融牌”。对于金融服务,香港有条件和基础,也是利人利己之举。

国际金融中心公认“纽伦港”的排序,在“一带一路”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香港的金融服务能力首屈一指。任何一个金融中心,其背后必须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香港的背后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内地。因此,香港完全能够、也理应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内地通过香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港直接投资累计额均约1.6万亿美元,分别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5.9%、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5.6%。香港打好“金融牌”,也有利于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显然,特区政府已经意识到打好“金融牌”的重大意义。这次论坛首设“金融篇章”,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银行家、企业家频繁互动,探讨合作事宜。从论坛释放的讯号看,特区政府已经或准备在以下三处发力:

第一,促进投融资方和项目营运方通过香港平台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上市融资、银团贷款、私募基金、债券融资、风险管理、保险等服务。

第二,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资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绿色项目在香港平台发债融资。

第三,完善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渠道,推动两地资本市场进一步互联互通,助力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参与重大项目,做优专业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的头二十年,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头戏”,沿线国家和地区将会启动一批重大项目,这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在此次论坛的主题构建、嘉宾邀请、演讲发言、分组交流中,均设置了这些内容。

放眼“一带一路”沿线,在专业服务上能与香港比肩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除金融之外,香港在法律、海运、航空、贸易、会计、咨询、管理等领域的服务水平堪称国际一流。为此,特区政府唱起了“重头戏”。

比如,香港的普通法制度与英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相通,法律环境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目前,亚非法协在港设立香港区域仲裁中心,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落户香港,“全球百大律所”半数以上在港设有分所,世界主要仲裁机构均在港设有代表处,香港仲裁机构的裁决获得143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认和执行。

又比如,香港采用国际标准会计准则,拥有会计、簿记、核数及税务顾问服务机构6310家、雇员33280人。

从此次论坛释放的讯号看,特区政府已看到“大基建”蕴藏的大机遇,会在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其一,为“一带一路”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可行性及风险评估、研发、融资,以及规划、设计、建造、监理、管理等专业服务。

其二,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有关环境影响评估、绿色建筑和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及服务,促进建设项目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

其三,推动内地和香港在讯息、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建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的工程承保与劳务合作。

其四,为“一带一路”大型基建项目提供保险及再保险专业服务,推动内地企业在香港成立专属自保公司,为其海外业务安排保险,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其五,加快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

首设“中东专场”,拓展经贸网络

政府对于发展调整思路、改变策略,也开始在一些重要领域闻风而动、弩箭离弦了。此次高峰论坛上,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争取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并与更多国家和经济体商讨签订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

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今年以来,李家超先后率团出访沙特和阿联酋两个中东国家,访问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个东盟国家,这次论坛特意首设“中东专场”。

这些讯息表明,特区政府开始风驰电掣,致力于拓展经贸网络,把香港作为进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前沿平台。

作为“超级联络人”,香港拥有覆盖全球的国际联系网络,空运连接全球220多个目的地,每周300多个海运班轮通达全球450个港口。根据《DHL全球互联互通性指数2022》报告,香港的互联互通深度位列全球第四;香港是世贸组织创始成员、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260多个国际协议和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中拥有成员地位;国际企业驻港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和当地办事处达到8978家。香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国际经贸联络”上发挥更大作用。从目前的态势看,特区政府将从三个方向发力。

一是多“入群”、快“进圈”。积极参与国家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力争尽快加入RCEP,加紧与相关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在香港成立地区总部。

二是“并船出海”。共同组织香港企业与内地企业出国考察、推介和招商,让两地企业共同寻找“一带一路”新机遇。

三是积极拓展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扩大合作范围。

首设“青年专章”,促进民心相通

“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题中要义。中央一直重视这一点,丁薛祥副总理在本次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也再次提及。

“一带一路”建设十年以来,总体推进态势不错,但是美国基于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和恐惧,抹黑“一带一路”从未停止,致使个别国家产生动摇情绪。

特区政府审时度势,调整了着力点、共振点。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应大有作为。此次论坛首次设立“青年专章”,吸引了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参与讨论,这对于促进民心相通大有裨益。

在具体做法上,特区政府有意推进以下工作:鼓励香港高校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高等院校合作,吸引共建国家的学生来港升学及进修;向东盟以外的国家推广“一带一路奖学金”计划;增加香港青年在共建国家中资企业的实习计划;支持香港艺术机构参与在共建国家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宣传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等等。

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是疫情后香港成功举办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活动,这次活动的巨大反响和成效,是特区政府能够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背景下,坚定了用好自身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的底气,相信通过思路的改变、策略的调整,香港会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关键节点,在贡献国家、贡献“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原刊于香港《信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李家超: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一”舰编队访港 展雄姿亮风采
驻港国家安全公署:香港特区国安法治绝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李家超:助力国家中医药“走出去”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
打开看看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