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今日揭幕 新展览介绍东江纵队港深两地抗战历程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今日揭幕 新展览介绍东江纵队港深两地抗战历程

日期:2024-09-10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香港海防博物馆于今年九月三日正式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并推出专题展览「携手抗敌:东江纵队在深港地区的抗战活动」,市民九月四日起可免费入场参观。

香港海防博物馆于九月三日正式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并举行「携手抗敌:东江纵队在深港地区的抗战活动」专题展览开幕典礼。展览九月四日起开放给予公众参观。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揭幕典礼致辞时表示,九月三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香港特区政府特别在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别具历史意义的日子,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揭幕,彰显特区铭记祖国人民团结抗敌的历史使命,亦缅怀舍身护国的抗日英烈及遇难同胞。

他表示,特区政府正全力推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市民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通过抗战历史的常设和专题展览,加强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和体会艰苦的抗战岁月和抗日英烈的贡献。

行政长官李家超于九月三日出席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揭幕典礼。图示李家超(右五)、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秘书长王松苗(左五)、外交部驻香港特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右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副司令员谭志伟海军少将(左四)、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右三)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右一)与其他嘉宾主持揭幕仪式。

其他揭幕典礼的主礼嘉宾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秘书长王松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副司令员谭志伟海军少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李慧琼、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教授、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署长刘明光及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张锐森。

图示李家超(后排右四)、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秘书长王松苗(后排左五)、外交部驻香港特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后排右三)、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副司令员谭志伟海军少将(后排左四)、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后排右二)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后排右一)与其他嘉宾和抗战老战士合照。

博物馆内现有的四个有关抗战历史的展览厅「声影说抗战」、「日本侵华.携手抗敌」、「日军侵港」及「抗日游击队与敌后活动」组合命名为「抗战主题展览厅」,并透过展出大量历史图片及文物,以及多媒体节目,展示抗战历史和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敌后活动,彰显其重要贡献。改设后,由特区政府授予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嘉奖状(复制品)与《阵亡战士名册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名单,也展示在博物馆接待大楼入口位置,以突显其重要性。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的首个专题展览,以东江纵队成员在香港及深圳地区的抗战历程为主题,由康文署及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杨润雄在展览开幕典礼上致辞时感谢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一直协助馆方与内地文博机构协调,亦感谢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及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为专题展览的筹备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宝贵意见,使展览得以更全面展示东江纵队的英勇事迹,是香港与内地大湾区城市合作推广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的重要里程碑。

其他开幕典礼主礼嘉宾包括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巡视员陈绍华、刘明光、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长吴育添、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长张紫歆、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刘智鹏教授、苏彰德教授、「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委员(历史政经文化分组)彭韵僖、林珍及张锐森。

图示(左起)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张锐森、「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委员(历史政经文化分组)彭韵僖、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刘智鹏教授、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长吴育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巡视员陈绍华、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馆长张紫歆和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教授在典礼上合照。

新展览展出的珍贵展品及历史图片影像包括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成员在抗战时所用的布袋、毛毡及手枪、东江纵队出版的机关报《前进报》(复制品)、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在香港出版的第一期《大地画报》,及由漫画家丁聪创作的《东江百日杂忆》漫画图片和由林珍借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亦有老战士们亲述当年战事的珍贵口述历史纪录。展览由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及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共同筹划,康文署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协办,香港地方志中心为支持机构。展期至明年七月二日。

要让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成为更优秀的本地抗战历史教育基地,必须结合政府公共资源和民间的力量合作推动发展。博物馆今日起开展为期一年的「抗战文物征集行动」,鼓励市民捐赠与抗战及东江纵队相关的物件及历史照片等,以供博物馆日后筹办抗战专题展览和研究之用。

此外,博物馆将推出一系列公众活动,其中包括九月举行的抗战小绘本工作坊、十月一日的国庆日升旗典礼暨步操表演,以及十月二十六日及十一月十六日下午一至五时的博物馆探索日。博物馆亦会与香港公共图书馆合作于九月至明年二月期间举办「抗战@图书馆」系列外展活动,透过展览、工作坊及抗战书籍展示等节目,提升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抗战历史的兴趣和认识。有关展览及活动的详情,请浏览hk.waranddefence.museum,或致电2569 1500查询。

康文署一直积极推广中国历史和文化,透过举办多元化的节目和活动,让市民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想获得更多资讯,请浏览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图示展品──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成员在抗战时所用的布袋。
图示展品──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成员在抗战时所用的毛毡。
图示展品── 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版的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复制品)。
图示展品──美军M1911A1手枪,以及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在香港出版的第一期《大地画报》,画报内容宣传抗日救亡。
图示展品──漫画家丁聪创作的《东江百日杂忆》(亦称《东江纵队一百天》)漫画图片。
图示展品──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借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连木盒。
图示展品──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新闻报》报道日本正式向盟军投降,以及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三日《香港日报》的报道。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五一假期开启返程模式 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投资界春晚来袭!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五大焦点全梳理
陈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滨 推动无处不旅游
外籍游客、外语导游、外国博主……多视角讲述“China travel”独特记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