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汉权
本年度特首《施政报告》,当中“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纲要,清楚突出中国历史(以下简称“国史”)学习的重要性。国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集体印记,透过教育,潜移默化,能让年轻一代产生文化、身份与价值最深层的认同;这就是中央政府提倡坚持“四个自信”(理论、道路、制度、文化),当中文化自信是必由之路。
钱穆启示:了解历史了解今天
看香港目前新高中学制下报读DSE中国历史科的现况。根据香港考评局的数据,2024年全港约五万多名文凭试考生中,仅有约一成学生报考中国历史科,有6,346人,即有接近九成的考生,自升高中后,就得与中史科绝缘,情况绝不理想。钱穆先生曾提出一个问题:“若我们不了解过去的五千年,又何能了解今天的中国?”在此问题上延伸思考,若年轻人不了解国史,又何能理解“中国人”这个身份?又如何了解自己根之所在?
在特首公布新一年度《施政报告》之前,教育评议会已就《施政报告》提出9项建议,其中一项包括在高中开设“中国历史及文化科”必修科(免公开试)。建议发报再经过媒体报道,确实引起各方关注。有赞同建议的,认为能借此整合中史的教育,可加深高中学生文化情感与国家认同;也有持异议的,并指如果不设考试,学生就不会认真对待学习。言论自由的社会,当可互相尊重。
但笔者想提出,国民教育的根本,实源于国史教育,由此而衍生国学、国情乃至国安的重要教育课题。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铿锵有力指出:“所谓对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因此推动国史教育是理所当然、有正当性的,以及必要性且不能寄生于他科里学习。只不过学界对于如何推动、尤其是否需要必修、考试等等问题仍要取得更大的共识。
《施政报告》指出教育局会“继续强化中小学的中国历史和国家地理教育”,正正与高中中史科必修(免公开试)建议的本质相同。但需要留意,香港的高中学生如今要应付四科(中、英、数及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独立必修必考的核心科目,倘若将目前繁多深邃的中国历史选修科改为必修必考之第五科,在有限的资源及课时空间内,对教师亦或学生来说,压力大,难消化。
因此建议提出高中中史科必修(免公开试)即每周只设一节课,师生不必为了考试温习得焦头烂额,学校也可以在教育局订立的简要课程大纲下,因应校本校情并多元可行,调校高中中史必修课,从而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研习国史,将国史教育普及化并优化。在建议下,每一位高中生都能连续三年接受国史教育,如是,加上小学常识科(下学年开始分拆为人文科及科学科,从小一及小四开始推行)、初中中国历史科必修,连续12年,学习我国五千年厚积的历史及文化特色,借此增强文化情感与国家认同。这样“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中小学生的整合国史学习系统将被建立。
其实,“一国雨制”之下的香港,在学校以外,民间社会及教育团体也有采用不用考试的方式,推动国史、国学、国情及国安的教育。以国史教育中心(香港)为例,中心与其他好些社会团体、办学团体及媒体合作,每年举办年度中国历史人物选举,从认识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并由此衍生出不同的修己为人为学的精神,以及这些历史人物对人文、民族与国家付出的巨大贡献,为年轻学生树立楷模。青史记:“学莫贵乎近其人”。由专家学者合议挑选五位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为候选人,供学生自由参与投票。
例如上届选举以“怡情审美·永续动能”为主题,挑选了五名文人雅士为候选人,回应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定位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需求为目标,以“怡情审美·永续动能”为主题,进行人物选举。本届选举活动则以“护疆守土,安国惠民”为主题,并挑选了历史上五名武将为候选人,回应社会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需求。从历届年度中国历史人物选举的参与情况看,选举的有效票数从第一届的37,900票增加近3倍,至上届2023年逾十万多票,可见以选举这种有趣且不用考试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国史,更能够让学生投入其中,以趣味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这证明了社会团体、办学团体、媒体三方合作助力推行中国历史教育课程的成功,更证明了中史科必修(免公开试)也能让学生投入学习当中,从轻松的历史中了解中华文化,加强年轻人的身份认同。
参考体育课 必修选考两者并存
国史教育中心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到以自由式参与,透通“4E”(Education 教育,Experience 经历,Engagement 参与,Exposition 奖励)的教育互动过程,确实让不少学生主动回到研习中国历史的轨迹之上,心怀家国,从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上构筑对自身根源脉络的了解,对民族情、国家爱的培育产生深切的联系感与责任感!最后,笔者要补充,若然高中中史独立必修不用考试方案可落实的同时,仍要保留现今选考中史公开试的科目,让喜欢挑战并对中史研习进深的学生选择,这正如今天高中体育课一样,必修不考公开试与选考应来难度甚高公开试的,两者业存,庶几近矣!
(作者系教育评议会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来自:《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