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家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什么异议,但在使用各类降血脂药物过程中,如果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值的时候,不少患者担心血脂长期过低会不会给身体带来什么伤害?
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不同的人群LDL-C降低的水平是不同的,如果LDL-C水平低于指南推荐的极高风险人群下限,如低于0.8mmol/L(25-30 mg/dL),现阶段可以认为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
一般人群:健康人群的LDL-C目标通常建议<2.6 mmol/L(100 mg/dL。
高风险人群(如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建议进一步降低至<1.8 mmol/L(70 mg/dL)甚至更低 <1.4mmol/L(55 mg/dL),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极高风险人群(如反复心梗、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部分指南支持将LDL-C降至<1.0 mmol/L(40 mg/dL)。
— LDL-C过低的潜在风险—
尽管LDL-C水平“过低”的具体数值尚无共识,但极低水平(如<0.8mmol/L(25-30 mg/dL)可能与以下潜在问题相关:
出血性中风风险:一些临床研究提示,极低LDL-C水平可能与出血性卒中风险相关,但因为证据强度有限,且混杂因素较多(如高血压、抗凝药物使用等),目前尚没达成一致的意见。
激素合成障碍:LDL-C参与类固醇激素(如性激素、皮质醇)和细胞膜合成,但人体通常能通过其他机制代偿,罕见因LDL-C过低直接导致相关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影响:早期观察性研究曾推测极低LDL-C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但后续临床试验(如他汀类研究)未证实这一关联。
营养吸收问题:极低LDL-C可能伴随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E)吸收减少,但临床意义不明确。
安全性证据
临床试验数据:多项研究(如IMPROVE-IT、FOURIER)表明,即使LDL-C降至<30 mg/dL,心血管获益持续增加,且未显著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遗传学研究:先天性低LDL-C人群(如PCSK9基因突变)通常寿命较长,且心血管疾病风险极低,未发现明确健康危害。
结论与建议
目前证据支持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积极降低LDL-C,即使达到极低水平(如<40 mg/dL)总体是安全的,至于安全下限,目前研究并没有相关证据。
降血脂治疗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共病史、药物耐受性)调整目标,并监测潜在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肌肉症状)。
不必因担忧LDL-C“过低”而停止治疗,但需确保营养均衡和定期随访。
目前,尽管临床实践更关注如何安全有效地降低LDL-C,并且没有设定严格的下限。但当不同风险患者LDL-C水平已达到了指南推荐的最低标准时,没有必要继续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更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