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正式交付首家用户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标志著中国国产大飞机迈出市场运营的“第一步”,也标志著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首次拥有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对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的贺电中所写,“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承载著国家意志、民族梦想、人民期盼”。承百年夙愿、历五十年积淀、经十五载磨砺,中国大飞机终振翅高飞,开启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新征程。
文|北京 黄梦钧
定制化设计带来舒适宽敞的全新乘坐体验
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全称为“COMAC919”,“COMAC”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英文名称简写,简称中的“C”既是COMAC的首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第一个字母。
数字“9”与这架飞机有著特殊的缘分。C919中的第一个“9”意指经久耐用,“19”代表其最大载客量可达190座级。2022年12月9日,首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交付,机身前部印有“全球首架”的“中国印”标识和对应英文,飞机注册号为B-919A,“B”代表飞机的中国国籍,“919”与型号名称契合,“A”指首架之意,突显这一全球新机型全球首架的非凡意义。在C919大型客机的设计研制人员、市场运营团队和行业专家们的共同见证下,首架C919完成了从上海浦东机场至虹桥机场的“首秀”飞行,这趟旅程的航班号为MU919。“9”同音“久”,中国人以“9”之名,为这架自主研制的大飞机倾注了久久为功的期盼与天长地久的祈愿。
C919大型客机采用单通道窄体布局,座级158-192座,航程4,075-5,555公里,与目前国际航空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空客320、波音737机型同级别;具有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等特点,可满足航空公司对不同航线的运营需求。从东方航空为全球首架C919的配置来看,C919将给广大旅客带来舒适宽敞的全新乘坐体验。
首架C919大型客机在客舱内饰、旅客座椅、机载娱乐系统和飞机外部涂装方面均做了定制化设计。该架飞机采用164座的两舱布局,包括8个公务舱座和156个经济舱座,均选用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客舱座椅。公务舱座椅为全铝合金框架结构,采用摇篮式设计,后靠可达120度、前后座椅间距超过1米。在国际主要窄体机型的经济舱中,每排2组3联座椅的中间座位往往空间局促,而东方航空C919客机经济舱三联座中间座位比两边宽1.5厘米,这一人性化设计能够让旅客多一分舒适。
东方航空C919大型客机客舱过道高度达2.25米,下拉式行李舱辅以单曲圆弧造型设计,能给旅客提供更大的顶部和前方视觉空间。多种情景化照明模式、较低的噪声水平、健康清新的空气质量,能令旅客的乘坐环境更加舒适。客舱内还选装了共20个12英寸吊装显示器,支持高清1080P电影放映,这也是东航单通道机队首次引入1080P的节目装载。
除了服务旅客的软性设计外,C919大型客机还自带多项硬核制造技术。它的超临界机翼姿态优美,不仅符合工业美学,也符合气动力学,相比传统翼型可以有效减少飞行阻力,再加以先进推进系统和先进材料,碳排放更低、燃油效率更高。驾驶舱装配新一代集成式侧方操作杆,5块15.4英寸高清显示屏,先进的“静暗”设计可有效降低飞行员工作负荷。
C919大型客机从设计研制之初就紧贴市场,其各项指标与性能的不断优化来自于从航空公司收集的1万多条改进要求。接下来在执行航线运营的过程中,项目团队还会发现C919更多的优化空间,并持续推动改进,努力将C919大型客机打造为“航空公司爱买、飞行员爱飞、乘客爱坐”的商用飞机产品。

15载攻坚克难中国大飞机终于翱翔蓝天
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对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的贺电中所写,“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承载著国家意志、民族梦想、人民期盼。”
一百多年前,“冯如一号”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动力飞行史的第一页。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自主研制大飞机。1980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客机运—10在上海首次试飞成功。尔后由于经费、国防技术、民航市场等复杂因素,运—10研制计划基本停顿,仅6年之后就彻底终止。
2007年,国人的大飞机梦再度起航。当年,国务院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决定成立大型客机项目筹备组。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公司在黄浦江畔成立。2009年,中国商飞发布首个单通道常规布局150座级大型客机机型代号“COMAC919”,简称“C919”。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浦东基地正式总装下线。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圆满首飞,中国大飞机终于飞入现实!
一架飞机交付使用,需要取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单机适航证。首飞成功后,C919又经历了5年时间的充分考核和试验,展示其在特殊条件或状态下的性能极限。2022年9月29日,C919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11月29日,取得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12月9日,获颁单机适航证。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15年的攻坚克难,C919大型客机横空出世,标志著中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是中国大飞机事业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2022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发来贺电。贺电指出,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飞机事业一定要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大飞机事业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亲自登上展示样机。2022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并参观项目成果展览,充分肯定C919大型客机研制任务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他同时叮嘱大家,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一以贯之、善始善终、久久为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大突破,加快规模化和系列化发展,扎实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预计最早今春投入商业载客运营
新年伊始,随著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完成交付,国产大飞机事业正式迈出民航商业运营的关键“第一步”,开启了规模化和系列化发展的新征程。由于C919是全球首发机型,在获得中国民航局初始批准的基础上,还要开展空机试飞,以对飞机的运行安全性、维修可靠性以及各项运行保障能力进行验证和确认。
首架C919大型客机已于2022年12月26日开始验证飞行,计划在9条航线上累计飞行100小时。在验证飞行日,它将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飞往北京首都、北京大兴、成都天府、西安、广州、海口、武汉、南昌、济南等航点,并于当天返回上海虹桥机场。验证飞行将模拟整个航班的运行过程,包括签派放行、旅客登机、飞行员操作、机务维修等。完成航线验证飞行后,中国民航局将对验证结果进行审定和检查,确认东方航空公司具备安全运行C919大型客机的能力后,颁发相应运营许可。
从培养提供C919首个机组、为C919首飞伴飞,到对C919的设计优化、维修优化提供支持,东方航空全力以赴深度参与了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过程,不断推动产业链合作创新,与中国商飞携手探索C919大型客机的商业运营新实践。
作为全球首家运营国产大飞机的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在2021年3月与中国商飞正式签署了首批5架C919购机合同。东航首架C919大型客机顺利完成验证飞行后,有望最早于今年春季满足民航局规章要求,投入商业载客运营。而东航首批C919订单中的其余4架,将在未来2年间陆续交付。
根据东航的初步安排,该5架C919大型客机引进后,将以上海为主要基地,加密上海至北京大兴、广州、深圳、成都、厦门、武汉等优质精品航线,旅客可以在这些航线率先体验国产大飞机。
截至2022年底累计获得1,035架订单
C919大型客机的成功研制、交付使用,令我国向航空强国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实际上,在这条探索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的发展道路上,C919不仅仅是一架飞机,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我国航空产业链合作创新、加速了民航运输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正加速显现。
大飞机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一架大飞机通常有300万至500万个零件,涉及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发展。通过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中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新材料、先进动力、现代制造等领域技术的集群性突破,提升了国内商用飞机机体结构、机载系统、材料和标准件配套能级,中国商用飞机产业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延伸。
大飞机是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器”。大飞机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运营,为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不少新技术新成果,提供了独特的应用场景,并发挥了科技创新集聚效应,形成了支撑国产商用飞机发展的能力平台。在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推动下,中国商用飞机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一批公司级试验室及研究机构。中国商飞在上海建设的大飞机创新谷,以C919大型客机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为牵引,累计有100余个科研项目入谷,集聚众多创新人才,建立了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创新平台。
大飞机是航空产业协同发展的“推进器”。在国产大飞机的巨大带动作用下,目前上海、江西、陕西、山东等多地,已从商用飞机新材料、零部件研制到试验试飞、服务培训等各领域著手,规划和建设产业园区。在上海临港,大飞机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集设计、制造、试飞、配套于一体的民用航空产业布局,将有助于降低航空工业配套成本,缩短总装、试飞周期;有助于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吸引全球供应链在上海集聚,加强研发设计、总装制造、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预计到2035年,依托大飞机产业园形成的产业配套,将支撑中国商飞200架以上大型商用飞机的年生产能力,带动航空产业年产值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推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
长期以来,全球民用大型客机市场由波音和空客两大生产商占据主导地位。随著中国C919大型客机的交付使用,这一垄断格局有望被打破。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未来20年全球将有超过41,429架新客机交付,价值约6.1万亿美元(以2020年目录价格为基础),到2040年,预计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45,397架;其中,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以2020年目录价格为基础);到2040年,中国的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比例为22%,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表示:“在这种增量的情况下,完全能够容纳我们第三家、第四家的市场,市场是合作共赢的,我们的客户也需要有更多的选择。”
C919大型客机已引来众多国际关注,多家航空公司都在抢著“买买买”。据上海市科委发布的《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C919大型客机累计获得32家客户的1,035架订单。中国商飞透露,订单主要以国内航空公司与租赁公司为主,也有来自美国GECAS航空租赁公司、德国普仁航空公司和泰国都市航空公司的海外订单。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玉金表示,C919大型客机必将提速扩产,抢占市场份额,未来五年规划年产能达到150架。
当前,伴随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形势以及中国对疫情防控举措的最新调整,民航业复苏回暖势头明显。恰在此时,C919大型客机从全面研制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将迎来更广阔市场和崭新机遇,也将为全球航空市场和航空旅客带来一流的“中国制造”产品与服务体验。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3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1/iuqxEHa36J0aj1NJ5POlh229qEjHAP3JXSA.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