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上周五(8日),一个特别的会议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在深圳召开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座谈会。
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高度重视此次座谈会。除夏宝龙主任亲自主持会议外,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周霁;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出席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还有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的两位副主任刘光源、尹宗华和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的多位局长。
应邀出席座谈会的香港企业家有29位。受邀者分为四大部分,一是本港主要财团、家族各有一位代表,如:盈科拓展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泽楷、恒基主席李家杰、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新世界行政总裁马绍祥等;二是本港主要地产企业各有一位代表,如:丽新发展主席林建岳、信和置业副主席黄永光、南丰集团董事长梁锦松、九龙仓主席吴天海、瑞安房地产主席罗康瑞、嘉里建设主席郭孔华等;三是本港经济界、金融界代表人士,如: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信德集团行政主席何超琼、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等;四是本港主要商会负责人,如: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贝钧奇、香港总商会会长陈瑞娟、厂商会会长卢金荣、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陈祖恒等。
特区政府多名司局长也出席座谈会,包括: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发展局局长宁汉豪等。
座谈会上,与会工商界人士逐一发言,围绕如何以实际行动推动香港更好发展深入交流,提出建议。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夏宝龙说,香港工商界和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重要回信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共同建设美好香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更好发挥作用。
夏宝龙对香港工商界和企业家提出六点希望:要坚持以港为家、倚港兴业,巩固住、提升好香港传统优势;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坚定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长远发展规划,拓展发展新空间;坚守企业社会责任,为增进民生福祉多作贡献;坚定爱国护港,面向海外讲好香港故事,维护好香港国际形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贡献国家的同时推动香港更好发展。
这个座谈会开了7个半小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释放出的许多信息值得关注和重视。
守住香港这个“根”
座谈会上,夏宝龙重点讲了“以港为家、倚港兴业”。简单的八个字,背后蕴含著对香港发展内外环境的深邃观察和思考。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这是中央对当今世界局势的基本判断。眼下,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又增加了一个因素: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7任总统,将于明年1月就任。与民主党的拜登相比,共和党的特朗普对华强硬表现得更为明显,他在上个任期的2018年挑起了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在即将开始的4年任期内,注定不会消停。
中央出大招推动经济上行——这是中国经济近来最令人关注的热点。“9·26”以来,中央从财政、金融等多点发力,打出组合拳,推动经济增长;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则致力于做强发展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要看到世界局势不确定性的风险,同时看到中国的确定性。夏宝龙的讲话释放出强烈信息:面对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特别是美国在贸易领域的打压,香港工商界、企业家应守住香港这个“根”。“风大”而“根稳”,无所畏惧;“风大”而“根不稳”,则如一叶飘萍,前途莫测!
夏宝龙所讲“以港为家”,就是希望工商界、企业家真正把香港当成安心立命之所,不要一看到香港经济困难就想著“跑路”,一看到香港经济形势好转又开始“回流”,这样反复折腾,对于香港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都不利。
夏宝龙所讲“倚港兴业”,就是希望工商界、企业家依靠香港发家致富。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经营好自己的“基本盘”,才能进退有据,游刃有余,香港就是大家的“基本盘”。
夏宝龙表示,国家发展好,香港发展好,工商界和企业家的事业就能发展更好。他说:“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希望大家坚定对国家、对香港发展的信心。
向“新”而行路更宽
夏宝龙讲到“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触及了香港的“短板”和“痛点”,出席此次座谈会的都是香港重量级的企业家,经营的大都属于传统产业。
夏宝龙说,要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加大创科资源投入,壮大创科产业规模。他以“研发投入”这个关键指标为例,用清𥇦的数据提醒大家要看到差距:香港的研发投入在经济当中的比重仅为1.07%,世界发达经济体平均为2.73%,中国内地平均为2.65%,深圳的这个指标是5.8 %,北京则超过了6%。
香港拥有不错的家底,在经济上行、遍地机遇的时候,“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特别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果仍然依靠垄断资源的方式来赚钱,观念就大大落后了!
向“新”而行,工商界、企业家应主动进军新兴产业。夏宝龙提醒大家,今日之世界非昨日之世界,香港也不能仅靠传统优势“一招鲜、吃遍天”,要积极识变求变应变,打造新优势。事实上,特区政府已经布局新兴产业。李家超在上月公布的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对于香港来说,这是一个诱人的“蛋糕”,香港地盘不大,但人口密集、消费层级高,若香港与广东、澳门联动,则可做好整个大湾区的“低空经济”市场。香港的工商界、企业家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抢抓的新机遇。
向“新”而行,香港的传统产业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夏宝龙指出,香港的零售业、旅游业、餐饮业,在创造新的消费场景、降低消费成本、提升消费体验,以及创造新业态方面,与国内国外许多城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他还提出,要想方设法加快旅游业态升级,用好香港1180公里海岸线和263个岛屿,根据实际发展康养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邮轮旅游等。正如夏宝龙所言,香港的旅游业态升级是当务之急,应探寻旅游业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港。
要当“实干家”、“行动派”
夏宝龙在谈及“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共同建设美好香港”时说:“工商界、企业家不要当‘评论家’、不要做‘旁观者’,要当‘实干家’、要做‘行动派’”。
如何“实干”?怎样“行动”?夏宝龙特别讲到“坚定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长远发展规划,拓展发展新空间”。香港地域狭小,发展产业受限,夏宝龙以北部都会区建设为例,讲到这个区域的不少土地在地产企业手中,应该积极参与北都区建设,建设住宅、建设产业、建设基础设施,不能明目张胆地“囤地”,待价而沽;如果耽误北都区的开发建设,令香港的整体利益受损,也会令这些企业的长远利益受损。
夏宝龙在讲到“坚守企业社会责任,为增进民生福祉多作贡献”时举例说,香港的水电和燃气价格偏高,市民出行成本、小孩子教育成本都偏高,工商界、企业家应该看到这些民生忧难,支持特区政府降低市民生活成本,多为市民做一些实事。
夏宝龙在讲到“维护好香港国际形象”时说,面对外部势力持续对香港抹黑攻击,香港工商界、企业家要发挥国际联系广的优势,积极举办各类国际交流活动,邀请更多外国友人来港实地考察,亲眼见证香港的活力与魅力。
夏宝龙的分析站位高、视野宽、接地气、有哲理,令大家加深了对香港发展内外环境、机遇和挑战的认识,香港工商界、企业家反响积极。座谈会后,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目前,亚洲和香港的经济都不在巅峰时期,企业家更应该挺身而出”。他还说:“作为香港工商界一员自己有责任用实际行动去支持香港政府,一起携手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只是经济,也应多为民生福祉做贡献。只有整体香港社会环境的提升,才能令企业有长远发展”。
夏宝龙对香港工商界、企业家说的一番话,既直击矛盾和问题,又为大家打气鼓劲;既有思辨性、针对性,又有前瞻性、可操作性,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关心关爱,承载著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厚望。在香港由治及兴的进程中,尤其需要多听这样的真心话、诚心话、暖心话。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发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1/12/cBprbwitZbJIszBRz4zof4tFjbivq7KEHpC.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上周五(8日),一个特别的会议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在深圳召开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座谈会。
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高度重视此次座谈会。除夏宝龙主任亲自主持会议外,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周霁;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出席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还有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的两位副主任刘光源、尹宗华和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的多位局长。
应邀出席座谈会的香港企业家有29位。受邀者分为四大部分,一是本港主要财团、家族各有一位代表,如:盈科拓展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泽楷、恒基主席李家杰、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新世界行政总裁马绍祥等;二是本港主要地产企业各有一位代表,如:丽新发展主席林建岳、信和置业副主席黄永光、南丰集团董事长梁锦松、九龙仓主席吴天海、瑞安房地产主席罗康瑞、嘉里建设主席郭孔华等;三是本港经济界、金融界代表人士,如: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信德集团行政主席何超琼、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等;四是本港主要商会负责人,如: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贝钧奇、香港总商会会长陈瑞娟、厂商会会长卢金荣、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陈祖恒等。
特区政府多名司局长也出席座谈会,包括: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发展局局长宁汉豪等。
座谈会上,与会工商界人士逐一发言,围绕如何以实际行动推动香港更好发展深入交流,提出建议。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夏宝龙说,香港工商界和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重要回信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共同建设美好香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更好发挥作用。
夏宝龙对香港工商界和企业家提出六点希望:要坚持以港为家、倚港兴业,巩固住、提升好香港传统优势;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坚定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长远发展规划,拓展发展新空间;坚守企业社会责任,为增进民生福祉多作贡献;坚定爱国护港,面向海外讲好香港故事,维护好香港国际形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贡献国家的同时推动香港更好发展。
这个座谈会开了7个半小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释放出的许多信息值得关注和重视。
守住香港这个“根”
座谈会上,夏宝龙重点讲了“以港为家、倚港兴业”。简单的八个字,背后蕴含著对香港发展内外环境的深邃观察和思考。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这是中央对当今世界局势的基本判断。眼下,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又增加了一个因素: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7任总统,将于明年1月就任。与民主党的拜登相比,共和党的特朗普对华强硬表现得更为明显,他在上个任期的2018年挑起了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在即将开始的4年任期内,注定不会消停。
中央出大招推动经济上行——这是中国经济近来最令人关注的热点。“9·26”以来,中央从财政、金融等多点发力,打出组合拳,推动经济增长;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则致力于做强发展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要看到世界局势不确定性的风险,同时看到中国的确定性。夏宝龙的讲话释放出强烈信息:面对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特别是美国在贸易领域的打压,香港工商界、企业家应守住香港这个“根”。“风大”而“根稳”,无所畏惧;“风大”而“根不稳”,则如一叶飘萍,前途莫测!
夏宝龙所讲“以港为家”,就是希望工商界、企业家真正把香港当成安心立命之所,不要一看到香港经济困难就想著“跑路”,一看到香港经济形势好转又开始“回流”,这样反复折腾,对于香港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都不利。
夏宝龙所讲“倚港兴业”,就是希望工商界、企业家依靠香港发家致富。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经营好自己的“基本盘”,才能进退有据,游刃有余,香港就是大家的“基本盘”。
夏宝龙表示,国家发展好,香港发展好,工商界和企业家的事业就能发展更好。他说:“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希望大家坚定对国家、对香港发展的信心。
向“新”而行路更宽
夏宝龙讲到“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触及了香港的“短板”和“痛点”,出席此次座谈会的都是香港重量级的企业家,经营的大都属于传统产业。
夏宝龙说,要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加大创科资源投入,壮大创科产业规模。他以“研发投入”这个关键指标为例,用清𥇦的数据提醒大家要看到差距:香港的研发投入在经济当中的比重仅为1.07%,世界发达经济体平均为2.73%,中国内地平均为2.65%,深圳的这个指标是5.8 %,北京则超过了6%。
香港拥有不错的家底,在经济上行、遍地机遇的时候,“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特别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果仍然依靠垄断资源的方式来赚钱,观念就大大落后了!
向“新”而行,工商界、企业家应主动进军新兴产业。夏宝龙提醒大家,今日之世界非昨日之世界,香港也不能仅靠传统优势“一招鲜、吃遍天”,要积极识变求变应变,打造新优势。事实上,特区政府已经布局新兴产业。李家超在上月公布的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对于香港来说,这是一个诱人的“蛋糕”,香港地盘不大,但人口密集、消费层级高,若香港与广东、澳门联动,则可做好整个大湾区的“低空经济”市场。香港的工商界、企业家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抢抓的新机遇。
向“新”而行,香港的传统产业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夏宝龙指出,香港的零售业、旅游业、餐饮业,在创造新的消费场景、降低消费成本、提升消费体验,以及创造新业态方面,与国内国外许多城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他还提出,要想方设法加快旅游业态升级,用好香港1180公里海岸线和263个岛屿,根据实际发展康养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邮轮旅游等。正如夏宝龙所言,香港的旅游业态升级是当务之急,应探寻旅游业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港。
要当“实干家”、“行动派”
夏宝龙在谈及“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共同建设美好香港”时说:“工商界、企业家不要当‘评论家’、不要做‘旁观者’,要当‘实干家’、要做‘行动派’”。
如何“实干”?怎样“行动”?夏宝龙特别讲到“坚定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长远发展规划,拓展发展新空间”。香港地域狭小,发展产业受限,夏宝龙以北部都会区建设为例,讲到这个区域的不少土地在地产企业手中,应该积极参与北都区建设,建设住宅、建设产业、建设基础设施,不能明目张胆地“囤地”,待价而沽;如果耽误北都区的开发建设,令香港的整体利益受损,也会令这些企业的长远利益受损。
夏宝龙在讲到“坚守企业社会责任,为增进民生福祉多作贡献”时举例说,香港的水电和燃气价格偏高,市民出行成本、小孩子教育成本都偏高,工商界、企业家应该看到这些民生忧难,支持特区政府降低市民生活成本,多为市民做一些实事。
夏宝龙在讲到“维护好香港国际形象”时说,面对外部势力持续对香港抹黑攻击,香港工商界、企业家要发挥国际联系广的优势,积极举办各类国际交流活动,邀请更多外国友人来港实地考察,亲眼见证香港的活力与魅力。
夏宝龙的分析站位高、视野宽、接地气、有哲理,令大家加深了对香港发展内外环境、机遇和挑战的认识,香港工商界、企业家反响积极。座谈会后,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目前,亚洲和香港的经济都不在巅峰时期,企业家更应该挺身而出”。他还说:“作为香港工商界一员自己有责任用实际行动去支持香港政府,一起携手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只是经济,也应多为民生福祉做贡献。只有整体香港社会环境的提升,才能令企业有长远发展”。
夏宝龙对香港工商界、企业家说的一番话,既直击矛盾和问题,又为大家打气鼓劲;既有思辨性、针对性,又有前瞻性、可操作性,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关心关爱,承载著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厚望。在香港由治及兴的进程中,尤其需要多听这样的真心话、诚心话、暖心话。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发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1/12/cBprbwitZbJIszBRz4zof4tFjbivq7KEHp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