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冯琳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三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这些考古新发现在溯源史前文化、农业起源、夏文化与早期国家形成发展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它们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实证。
皇朝墩遗址:更新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
皇朝墩遗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犁金园村,地处金衢盆地西侧、衢江北岸,东南方距离龙游荷花山、青碓等遗址22公里,东北方距离浦江上山遗址102公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9,300至8,000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张森向记者介绍,202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衢州市基本建设在该区域内进行考古前置调查工作,在犁金园村调查时发现一处台地,当地人称为“皇朝墩”,台地上采集到石锛、石环等文物。2023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2024年皇朝墩遗址列入“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项目。
考古勘探发现,皇朝墩遗址主体由2处台地、1条环壕及一片稻田区域组成,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1号台地位于遗址北部,地势明显高于周边,平面呈近圆形,面积约8,900平方米;2号台地位于遗址南部,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环壕周长约902米,宽约7-27米,围绕两处台地分布,并对两处台地进行分隔,整体平面呈“葫芦”形结构;环壕东侧为一片低洼区域,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230米,东西宽约7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前期植物考古工作结果显示,该区域内底部发现有高密度的水稻植矽体,疑似为稻田;另在西距遗址约500米处发现一条古河道及一处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另一处低洼区域,低洼区域底部有较厚的腐殖层分布,符合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初步推测可能为古代水塘,这些线索进一步补全了皇朝墩遗址的古环境信息。
截至目前,皇朝墩遗址总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共解剖土台1处、壕沟3段、稻田遗迹2处,灰坑柱洞等遗迹数十个,出土小件标本百余件,包括跨湖桥文化时期的陶釜、双耳陶罐、陶钵、平底盆、平底盘、陶支脚及上山文化时期的陶罐、陶壶、圈足盘、平底盆等,石器出土数量较多,以磨制石器为主,器型有斧、锛、磨石、磨盘、磨棒、穿孔石器等,确认台地、壕沟以及遗址东侧的水稻田年代均为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
上山文化得名于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约有1万年历史。跨湖桥文化得名于杭州萧山的跨湖桥遗址,距今约有8,000年历史。张森告诉记者,皇朝墩遗址不仅台地及环壕结构保存完整,且较完整地保留了稻田、外围古河道、古水塘等一系列生态格局,构成了完整的聚落景观,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遗址,揭示了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聚落,是长江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生动缩影。
考古专家表示,皇朝墩遗址在以往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现了早期稻田,证实了上山至跨湖桥文化时期已存在大规模水稻种植行为,有助于重新认识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饮食结构与生产模式,同时对研究当时的水稻种植技术、农业组织模式、水利管理方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力证明了上山文化在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草堰港遗址:书写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迁移史篇
草堰港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年代距今约7,200-6,900年,为江淮东部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也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空白。
2021年3月,兴化市信访局工作人员前往千垛镇草王村调研,无意间在一鱼塘岸堤发现许多骨骼残骸,隐约感觉到这些骨骸具有研究价值,便在岸边仔细寻找,最终获得5支较为完整的麋鹿角。经当地资深文史专家初步鉴定,认为5支麋鹿角均为亚化石标本,其中至少3支存在人类用钝器打磨加工磨损的痕迹。之后又在该地附近的鱼塘圩堤和近水岸发现众多陶片、骨器碎片、麋鹿角碎片。在东西向的圩堤上,发现大面积被扰动的文化堆积,采集到碳化菱角和芡实种子,数量众多。结合对鹿角的鉴定,当地工作人员认定此处是一处古人遗址,且年代较为久远。2022年5月,江苏省文物局正式委托南京博物院对草堰港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22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遗址展开考古发掘工作。
“草堰港遗址总面积8万余平方米,被近2米厚的自然淤积层所覆盖,特殊的低海拔湿地饱水埋藏环境使得大量有机质遗物得以完好保留。”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甘恢元说。
考古发现房址、灰坑、灰沟、水井等遗迹200余处。其中,房址分为木构建筑与芦苇建筑两大类;灰坑集中分布于发掘区西部,部分用芦苇席铺底,一定数量的灰坑内填埋有木板或圆木。目前已出土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陶器中釜占主导地位,其次为罐、钵;骨器数量众多、打磨精美,其中鹿角靴形器已出土300多件;木器有钻木取火器、纺轮、浮漂等,其中钻木取火器为目前国内所见最早。遗址发现的动植物遗存极为丰富,炭化植物遗存以水稻为主,动物骨骼遗存主要为家养动物猪和野生动物鹿、獐等,是研究江淮东部史前生产经济稻作农业发展与传播的绝佳样本。
通过前期考古勘探、年代学研究和环境考古研究得知,距今8,500年前,草堰港遗址所在区域地面比现在低10米左右,在这8,500年间,随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升降以及长江、淮河等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遗址区域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在距今7,200年前遗址区域为滨海湿地,是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宜居之地,草堰港先民选择在此定居,种植水稻、狩猎采集、繁衍生息数百年。随著再次遭遇海侵,随后变成受海洋影响的潟湖,不再适宜人类生存,草堰港先民被迫迁徙至地势更高的地区。甘恢元介绍,“所以在遗址上能够看见1.5至2米厚的淤积层,其中既有海相沉积也有湖相沉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区域再次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陆地,在周边形成了以龙虬庄、蒋庄、南荡等为代表的龙虬庄至良渚/龙山时期的遗址,如今,遗址东距黄海直线距离已达百余公里。”
考古专家指出,草堰港遗址的兴衰及区域内史前文化的发展进程正是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性之间关系的生动体现,对于当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草堰港遗址文化面貌新颖、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塑造了淮河下游史前文化和社会面貌,是完善江淮东部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印证。
八里桥遗址:保卫夏王朝王都的重要核心聚落
八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潘河西岸,因八里桥而得名。这里地处南阳盆地东北隅,扼守中原地区经南阳盆地进入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区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武志江告诉记者,八里桥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700-1,600年前后,是豫南地区已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线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在“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支持下,2022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在八里桥遗址开展系统考古工作,更新了对遗址边界、内部形态、文化属性及遗址形成年代的认识。
目前勘探表明,八里桥遗址现存面积135万平方米,是一处大型环壕聚落,平面呈长方形,遗址北、西、南侧分布有壕沟,东部以潘河为界,南环壕残长750米,西环壕长约1,800米,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至四期,潘河东岸亦发现有大面积同期文化遗存。
八里桥遗址内探明有沟类遗存11条,将遗址南部划分为相对完整的5个区域,目前主要对大型夯土建筑区和手工业遗存区进行了发掘。其中,大型夯土建筑区面积约48,000平方米,1号基址位于一处长方形夯土台基中部,坐北朝南、四周有廊、前有庭院。主体建筑南北进深12、东西宽31米,面积372平方米;南侧有2处门道,宽1.5米,门道处用碎石子铺垫。周围发现有祭祀坑,出土有陶器、玉器、绿松石器等遗物。2号基址与1号基址东西并列,形制相似,目前仅揭露出西南角。手工业遗存区发现有墙垣和冶铜相关遗存。墙垣经多次修筑,底部有人祭现象,南墙保存较好,目前探明长度约190米;中部发现有大面积灰黑土堆积,出土有铜炼渣与炉壁等冶铜遗存,为寻找冶铜手工业作坊提供了线索。
考古专家表示,八里桥遗址功能区划完备、有夯土建筑区、手工业区、墙垣、道路等设施,亦出土有玉器、卜骨、绿松石嵌片、冶铜遗存等高等级遗物,彰显出八里桥遗址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地位,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
八里桥遗址形成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正是夏王朝开始向外扩张的关键时期。二里头文化越过方城垭口进入南阳盆地,兴建一大批二里头文化聚落,并在垭口附近建立大型聚落八里桥遗址用于对南方的控制,保障王都的安全,是夏王朝在关键时期关键节点设立的关键遗址。遗址绿松石和冶铸铜器遗物的出土,表明八里桥遗址应是资源转运道路上重要的一处枢纽。
八里桥遗址在聚落布局、功能区划、陶器组合和器物形态以及精神生活方面与二里头遗址保持高度一致,深刻地体现出八里桥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存在著高度的内在关联。
此外,考古专家指出,二里头时代的聚落研究主要集中在二里头遗址,次级中心聚落如望京楼遗址、大师姑遗址聚落布局不甚明了。八里桥遗址多网格布局与大型建筑的考古发现展现了二里头时代地方城邑的内部建设模式,填补了该时期中小型城邑布局规划研究的空白。
(文中图片均来自新华社,本文刊发于《紫荆》杂志2024年11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1/8/LQ9j09aIZlO9UbrRWaQqRcwMYS86tVLehyt.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