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港纸》曾多次报道,不少脏乱不堪的杂物屋成为了社区的一大困扰。这些屋主因不愿丢弃旧物,又不断拾荒式地收集废品,导致家中凌乱不堪,卫生条件很差,最终演变成“垃圾屋”。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附近邻居的不满,更引发了公众对火警及卫生问题的担忧。表象之下,《港纸》持续关注这一涉及老年贫困、精神健康、政府治理等多层面的复杂议题。
议员接手个案 囤积情况有所改善
在今年年初,东区区议员林永祥接手了一个典型个案。一位住在鲗鱼涌的70岁婆婆因囤积杂物成癖,家中杂物、垃圾堆积如山,每晚只能睡在杂物上,与儿子关系紧张,更影响了邻居的正常生活。面对这一困境,林永祥积极介入,耐心与婆婆沟通协调,最终获得了她的同意,开始清理杂物。
林永祥联系了社会福利署和食物环境卫生署,政府部门随即联系上了义工组织,他们帮助婆婆清理杂物。经过多方努力,共清理出了两个5.5吨货车的杂物。在清理出足够的空间后,林永祥区议员办事处立即协助处理漏水问题,并跟进后续的家居维修安排。
近期,《港纸》记者再度跟随林永祥探望这位婆婆,发现室内仍有一定数量的杂物,但已明显减少,屋内有了可通行的道路,异味也消失了。林永祥表示,观察到婆婆在马路上拾东西的行为也有所减少,这说明已有大幅度的改善。同时,林永祥也提出了对政府回收点的期望,他希望政府能增设回收点,让长者能就近回收物品,既能解决部分收入问题,又能减少其将物品带回家的现象。
囤积行为不等于囤物症
需科学认知与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表现出囤积行为的人都患有囤物症。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定义,囤物症是一种特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持续性的囤积行为,这些行为会对个人的生活造成显著的困扰或功能障碍。
囤积行为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包括其他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生理疾病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因此,在处理囤积行为时,需要科学认知并避免以强硬手法进行干预。
精神科专科医生张汉奇曾指出,“莫名的情感依附”可能是囤积症患者最大的特点。患者对某些物品产生强烈的情感依附,即使这些物品已经破旧不堪或毫无价值。如果强行丢弃这些物品,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安甚至翻脸。
由于囤积症的定义还比较新,暂时还没有一套标准的治疗方法。但一些方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如使用血清素和认知行为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是首先让患者产生病识感,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然后逐渐教会他们丢弃一部分物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囤积症大多是累积多年的问题,不容易纠正。一般来说,患者越年轻且愿意接受心理治疗,囤积的行为就越容易改变。
解决囤积问题小贴士
1、喜欢购物的人在购物前要想清楚,思考一下所购物品是“想要”还是“必要”,是否生活必需品。最好不要即日购买,可待一晚再想清楚。
2、学习“断舍离”概念,即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事物、脱离对物质的执著。可以考虑将物品转赠给有需要的人士或进行循环回收。
3、为即将舍弃的物品拍照留念,以另一种形式进行保存。
4、学习管理压力,如通过做运动、瑜伽或其他喜欢的方法减压,避免通过疯狂购物或囤积物品来寄托心理。
同时建议,家人不宜私下清理爱囤积人士的物品,以免令他们感到受伤害、出现愤怒或沮丧情绪,或会令双方关系破损。
来源:地区报《港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