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梅玮
我的曾祖父梅兰芳离开我们已经六十三年了,他所创造的梅派京剧表演艺术仍受到世人尊崇。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卓越的艺术大师,曾祖父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京剧事业,不但将中国京剧推向了艺术的顶峰而且使其走向了世界,极大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和影响力。
勤奋刻苦的学艺者
1894年10月22日,曾祖父梅兰芳先生诞生在北京前门李铁拐斜街(今铁树斜街)的一个梨园世家,这条街也是谭鑫培曾经住过的地方。现在,闲来无事我也常常去那里走一走,仿佛能感受到昔日京剧艺术的繁华气息和大师们的风采。梅先生的祖父梅巧玲是著名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作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梅巧玲在生前红极一时。当时西太后爱看他在《四郎探母》中扮演的萧太后,亲切地称他为“胖巧玲”,可谓当时旦角演员之翘楚,而两房得一子的梅兰芳自然也被梅家寄予厚望。出人意料的是梅兰芳早期并没有显露出京剧艺术方面的天赋,他的姑母曾回忆说幼年的他“言不出众,貌不惊人”,“两只眼睛眼皮老是下垂”,“资质也不高”。更加令人寒心的是,他的启蒙老师在教戏时,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学生,说他“祖师爷没给你饭吃”,一赌气再也不教了。这对于一个背负著继承祖业重担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梅兰芳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和钻研,也正是这句“祖师爷没给你饭吃”,激励了他。
梅兰芳学艺勤奋刻苦,自我要求极严。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练功中度过。为了克服双眼无神的缺陷,他长期养鸽,用眼神追踪鸽子飞行的轨迹,从而练就了舞台上一双顾盼生姿的眼睛。他从不依靠天资而是靠勤勉来克服自己的不足。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骄傲,谦虚谨慎。无论是对梅家后人还是对弟子和观众,他都是诚恳地表达:“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我的学艺过程,与一般艺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不知道取巧,我也不会抄近路。我不喜欢听一些颂扬的话。”
梅兰芳的家庭在当时并不算富裕。祖父梅巧玲虽然是“同光十三绝”之一,但一生仗义疏财,并没有积累下多少财产,再加上在梅兰芳出生的那个时代,国道终衰,八国联军烧杀抢掠,清朝政府接二连三的“国丧”停演,梅家家道逐渐衰落。早年失去父母的梅兰芳被寄养在伯父梅雨田家中,梅雨田是梨园行中的“胡琴圣手”,是当时伶界大王谭鑫培的专属琴师。梅家一家人的生活都由他一人支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梅兰芳很小就演戏来分担家庭的重担。他十一岁时就已经登台,串演了《长生殿》里“鹊桥密誓”的织女;到十三四岁时,已经崭露头角。梅巧玲在梨园行有很高的声望,梅兰芳也继承了忠厚平和、谦逊恭谨的梅家家风,再加上他的勤奋刻苦、一丝不苟,使他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许多行内前辈对梅兰芳疼爱有加。
梅兰芳凭藉著甜润的嗓音,清秀的扮相,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台风,逐渐积攒了人气,引起了观众的瞩目。1911年,在北京举行的京剧演员评选活动中,梅兰芳名列探花,逐渐开始震动京城,粉丝戏迷里也不乏政界商界要员,由此梅兰芳便迅速走红。1913年,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头牌演员王凤卿为提携后辈,向戏院老板极力推荐梅兰芳主演大轴戏压台。梅兰芳深知机会重要,经仔细斟酌,选择了演唱与武打并重的刀马旦戏《穆柯寨》,并出色完成了穆桂英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风靡上海。当时街头巷尾流传著“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的俗语。之后,梅兰芳分别于1914和1916年两次赴沪演出,1916年梅兰芳在上海连演45天,声名鹊起。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了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活动,梅兰芳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被评选为“四大名旦”。1930年,《戏剧月刊》举行“四大名旦之比较”评选活动,梅兰芳以总分1,230分的成绩名列第一,成为继谭鑫培之后新一任的“伶界大王”。至此,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进入了炉火纯青的顶峰时期。同时,梅兰芳也引领著旦角演员改变了长期以来居于生行演员之下的境况。
戏剧改革的先行者
成名后,梅兰芳每场演出都有丰厚的收入,养家糊口绰绰有余,甚至远远超过了预想。然而梅兰芳并没有满足于金钱的收入,而是毅然决然地继续向新的艺术高峰前进。他首先想到的是要让京剧的地位获得提升,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让京剧艺术为推动社会前进起到一定作用。当时,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梅兰芳去上海演出时,受到当地进步戏剧工作者夏月润、欧阳予倩等人的影响。回北京后,他开始排演时装新戏,如《孽海波澜》《宦海潮》《一缕麻》《邓霞姑》等,内容大抵为揭露官场黑暗、反对封建婚姻和同情下层人民。梅兰芳先生曾说:“觉得我们自己唱的老戏,都是取材于古代史实,虽然有些戏的内容是有教育意义的,观众看了,也能多少起一点作用,可是,如果直接取材于现代的时事,编成新戏,看的人岂不更亲切有味?收效许比老戏更大……”这些时装新戏的排演符合了当时观众的需求。梅兰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京剧逐渐从“士大夫”的“玻璃罩”中解放出来,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欢迎,蔚为一时风气。
时装新戏的排演,是梅兰芳先生京剧改革的开始,紧接著,他又尝试排演了一系列古装新戏,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洛神》等,以及以红楼梦内容为题材的红楼戏,如《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俊袭人》等。这些新剧目,体现著梅先生提高京剧艺术层次、为京剧寻找出路的初心。
今天的京剧舞台华丽优美,演员的服饰色彩鲜艳,化妆惟妙惟肖,可是在旧社会,戏曲舞台可不像今天这样动人。梅兰芳潜心研究京剧的舞美、演员的服饰化妆,对舞台色彩搭配、布景设置也十分重视。
在布景设置方面,梅兰芳在排演《洛神》的最后一场时使用了山水画的布景,并在台上搭起高台,不仅便于表演,还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他接受了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意见,并在深入理解《洛神赋》原篇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人间不常见的奇峰、怪石、瑶草、奇花等,并勾勒出金银线框来烘托神话气氛,使《洛神》的舞台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演员的服饰上,梅兰芳也做了深入研究。京剧舞台上服装的讲究很多,特别是颜色搭配一定要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例如,“褶子”是戏中人物的便服。梅兰芳认为,《铡美案》中秦香莲是一位普通民女,所以应该穿素褶子,而《游园惊梦》中杜丽娘的服饰就应该是花褶子,因为她是贵族家庭的大家闺秀。梅兰芳对演员穿戴的盔头,鞋靴以及随身佩戴的许多小饰品也作了改良。《贵妃醉酒》中杨贵妃所带的凤冠就要与宫廷中贵妃的身份相适应,是依据明代真凤冠的大致模样所定做的。而杨贵妃所穿的服饰也基本上符合明朝官服的制度。《霸王别姬》中能够充分体现项羽西楚霸王身份的黑蟒服饰,也是梅兰芳经过考证才决定运用的。古时,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龙纹的黄袍,其他官员只能穿蟒袍,而之所以让项羽穿黑蟒,是因为梅兰芳认为这样可以体现出项羽性格的粗犷豪放。
梅兰芳在扮相改革方面最大的贡献是首创古装戏中的“古装”扮相,他在演新编的“神仙戏”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麻姑献寿》等,以及“红楼戏”中的《黛玉葬花》等时,为了更确切地描绘出剧中人物的形象,仿照画上的发髻创造了“古装头”,由两张大贴片代替了小片子,并在额前加上一绺“刘海”,头的后面由“头套”代替了“绵廉子”。这些改动让京剧人物更加美丽动人,也使当时的京剧由早期的只听不看,发展成为了声色并重的高雅艺术形式。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实践者
梅兰芳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与实践,净化了京剧的舞台,丰富了旦角角色的表现力,不光使京剧变得越来越高雅,越来越贴近观众,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外国人对京剧的态度,让京剧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20世纪初,外国人对京剧的态度非常冷淡、厌恶,甚至有人认为进入戏园子是一种耻辱,而因为梅兰芳,京剧让外国人刮目相看了。
1919年,梅兰芳应东京帝国剧场的邀请赴日演出,一时间轰动日本。1924年,梅兰芳再次出访日本,这次出访之后,梅兰芳为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美国。随后几年便进入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谁也不知道此时出访美国是大获成功还是血本无归,但梅兰芳先生怀著让中国京剧走向世界的远大理想,在1930年1月,带领剧团毅然决然踏上了赴美的旅程。令人欣慰的是,美国的演出场场爆满,街头巷尾人人争说“梅郎”,报界连日纷纷刊载赞誉文章,一时出现了“梅兰芳热”,不仅文艺界极为震动,也引起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各大学都争先恐后请梅兰芳来校,或参加戏剧座谈会、或作学术报告、或参观、或表演、或参加宴会等。在赴美演出的过程中,波莫那大学以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均授予了梅兰芳文学博士的荣誉头衔。
1935年,梅兰芳访问苏联,会见了当时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并列为三大戏剧表演体系。梅兰芳将我国的京剧艺术领进了世界戏剧的殿堂,可以说他是将中国京剧有组织有规模、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和宣传到世界的第一人。
一生爱国的践行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再一次陷入战争的阴云笼罩之下。作为一位爱国的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为启迪民智、激发人民抗敌救国的热情,排演了《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等一系列宣传精忠报国、以不畏外敌入侵、誓死抗敌的巾帼英雄为女主角的爱国剧目,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不仅如此,他在战争的岁月里以身作则,充分体现出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作为一位爱国艺术家所具备的凛凛正气。
1937年,随著七七事变的发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火燃到了祖国的内陆。上海沦陷之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也逐渐高涨,梅兰芳留居香港,坚决不为日伪敌人演出。梅兰芳蓄起胡子,不再登台,当然,他这样做是冒著生命危险的。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接连三次注射了伤寒针,发起近四十度的高烧,卧病在床。从艺的人都知道,这种针对嗓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很可能以后都要告别舞台甚至付出生命。我的玖爷爷(梅葆玖先生)每每与我谈到这一点时,总是带著无比的崇敬。他告诉我,曾祖父面对担心他的妻子说道,“事到如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还有什么可怕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梅兰芳认识到只有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才能使他的艺术大放异彩。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梅兰芳已年过半百,加上经历战争的洗礼,他的身体已经不再健硕。但1952年,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率团奔赴朝鲜战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期间,梅兰芳深深地被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打动,他的《在和英雄的朋友和亲人相处的日子里》一文中写道:“用什么字眼能够形容在朝鲜看到我们祖国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时的感动呢?在六十年的生活经验里,我几乎找不到一个相同的例子。在寒冷的北朝鲜初冬的季节里,这些年轻的健壮的面孔红红的可爱的战士们,背著枪守卫在英雄的朝鲜土地上,警惕的保卫著和平。看到他们不由得教人想起我们祖国人民这几年来幸福美好的生活,想起祖国规模宏大的经济建设,想到自己今后更该以多大的努力为祖国工作才能报答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些三年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战士们。”他虽然不能像志愿军战士那样冲锋陷阵,但他可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和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不懈努力。所以,他不辞辛劳地为在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们做慰问演出,虽然每场演出都要演四五出大戏,体力消耗极大,但是梅兰芳并没有怨言,而且十分愉快。
从朝鲜回国之后,梅兰芳又接著在丹东、沈阳、锦州等地向胜利归国的志愿军战士再次做慰问演出。1954年,他又奔赴广州,为守卫祖国南大门的解放军战士做慰问演出,作为一位花甲老人,还能够以满腔的热情为战士们频繁演出,正体现了他那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精神。
在梅兰芳的艺术生涯中,塑造正气凛然的爱国艺术形象占据著他艺术构思与创作的较大部分。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他特地编演《穆桂英挂帅》一剧。当时,他已六十五岁,仍然扮演青衣兼刀马旦两种角色的穆桂英。因为穆桂英的浩然正气与爱国情怀,与梅兰芳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在《穆桂英挂帅》这出戏中,穆桂英不是一位英姿飒爽、英勇威猛而且年轻气盛的巾帼英雄,而是一位饱经忧患、退隐闲居的家庭妇女。在剧中,她对宋王朝丧失了信心,但当帅印摆在她面前时,经过思想斗争,她最终高捧帅印,成为统帅三军的大元帅,再度出征。这都是梅兰芳个人经历在戏曲角色上的嵌入。
穆桂英的浩然正气和博大胸怀,正是这出戏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一主题,梅兰芳在内容上作了精心编排,在唱腔设计、身段动作及场面设计等方面也都作了细心研究。在第五场《捧印》这场戏中,梅兰芳大胆采用哑剧的表演形式,运用身段舞蹈的变化让观众从更深层次理解穆桂英的思想变化以及为了保家卫国义无反顾的思想脉络。当穆桂英将帅印高高捧起并高唱“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这句豪言壮语时,观众的心自然就被深深感动了。在我过去与玖爷爷的日常会面中,他最喜欢唱的也是这段戏,我知道玖爷爷是在践行他对曾祖父一生的承诺:凡是梅家的子孙,无论何时,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改;无论何地,一心为国的情怀不能丢!
(作者系梅兰芳曾孙,梅兰芳纪念馆馆员,北京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文中图片均来自梅兰芳纪念馆,本文刊发于《紫荆》杂志2024年11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1/3/xfnTYrdmPOKK8mQXERNtUEDRwIrlfkwV0sR.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