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江海宗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服务大局,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上谱写了崭新篇章。
“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9月20日上午,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人民政协的历史贡献。
坚持人民政协成立初心
北京,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沐浴在晨风中的全国政协礼堂庄严雄伟。这座建于1954年的新中国早期重要建筑,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场所,见证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礼堂大门正上方高悬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会徽上一颗五角星鲜红夺目,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齿轮和麦穗表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和缎带表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大联合……
1948年4月30日,党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正确主张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热烈响应,标志著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后,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9年9月21日,新中国成立前夕,600多位来自全国各方面的代表经过漫漫长夜,冲破重重阻挠,怀著对光明未来和美好时代的无限憧憬齐聚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毛泽东同志在会上的讲话豪情满怀:“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不再是被人欺辱的民族了!”
特邀代表宋庆龄的发言激情澎湃,更是道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心声:“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标志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75年来,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初心如磐,成长与发展的每一步历程,都镌刻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实印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用“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2013年1月1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首次来到全国政协礼堂出席新年茶话会,与各界人士代表欢聚一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勉励人民政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连续12年,同一地点,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人民政协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工作的倾心关注,还体现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委员们的共商国是、亲切交流中。
政协委员代表性强、联系面宽、覆盖面广,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交流的话题十分广泛。从科技体制改革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从粮食安全到生态环境保护,从教育医疗到社保体系,从文艺创作和学术创新到纵论新型政党制度,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都涵盖其中。
从出席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和成立75周年大会,到每年出席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从每年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到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出席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开、闭幕会,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人民政协工作,深刻阐述事关人民政协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2014年起,党中央每年听取全国政协等党组工作汇报,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201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被写入宪法;同年,政协章程修改也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人民政协的首要工作原则。
2019年召开的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历史上、人民政协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召开的政协工作会议。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还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以及《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法规、重要文件,对新时代政协工作作出制度安排。
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部工作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
“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第一年,828名中共党员委员同1,157名党外委员建立联系。”
制定和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将年度协商计划、常委会工作报告、全体会议等重要工作、重要事项及时向党中央请示,确保全国政协在党的领导下有效开展工作。
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制度、工作台账、督查机制。对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批示和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文件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
抓大事、议大事,研究部署全国政协各项工作,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程序转化为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决定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政治共识;对重要协商议政活动,政协党组专题听取机关党组和各专委会分党组工作情况汇报。
建立健全联系各界委员的制度机制和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机制,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沟通交流、联系联谊,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第一年,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开展“一对一”谈心交流403人次,组织党外委员专题视察11次,828名中共党员委员同1,157名党外委员建立联系。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政协共培训全国政协委员、地方各级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超过1.4万人次。”
全国政协和政协机关建立了“第一议题”制度等多种学习制度、丰富了学习形式,充分展示了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方面的“广覆盖”和“深加工”,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9月20日,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召开后,当天下午,中共全国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9月23日上午,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政协党组部署。
10月9日至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京召开,一个重要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十四届全国政协以来,通过全国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席会议、学习座谈小组、专门委员会主任会议暨学习研讨班、委员专题学习研讨班、各级政协干部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政协共培训全国政协委员、地方各级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超过1.4万人次。
同时,每季度举办理论研讨会是十四届全国政协的一个创新举措。2024年以来,全国政协办公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要课题,每季度举行理论研讨会,在理论研究中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理解,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更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携手前进。
“党员委员与党外委员的联系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展,通过讲党课、谈心谈话等形式,把党的主张有效转化为广大委员的共识。”
首次召开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建立每年一次的中共党员常委会议制度,建立党员常委履职点评制度,成立全国政协党的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党建同履职结合越来越紧密。在重大会议活动、视察考察调研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已成常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成为履职活动中一以贯之的导向,与委员谈心谈话日益深入。
党组自身建设迈上新的水平。在落实全国政协党组工作部署、谋划推进履职工作过程中,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切实增强高度的政治意识,把好把牢政治关。机关党组会议议事决策功能强化,专委会分党组会议的频次和规范性明显提升。
党员委员发挥作用更加积极有效。党员委员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党员委员与党外委员的联系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展,通过讲党课、谈心谈话等形式,把党的主张有效转化为广大委员的共识。
75年历史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人民政协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作者系国家部委研究员,本文刊发于《紫荆》杂志2024年11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29/5xvmMT0gUqEoXgUPoYq8FhmTd9BDgIC47Ou.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