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行政长官李家超本月16日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后,“低空经济”遂成为本港的热词之一。
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制订低空经济发展策略和行动计划,推动法规改革和部署基础设施建设。香港社会各界和市民对行政长官及特区政府主动作为的做法普遍给予肯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少市民表示,行政长官及特区政府大力发掘经济新增长点,这是以实际行动锐意改革、奋发进取、造福民众。
在李家超发布今年施政报告后,仅仅过了一周,深圳发展低空经济有了新动作。本月23日,美团开通无人机福田口岸航线,港人通过微信或美团手机应用程序即可预订食品和饮品,同时支持港澳手机登记的用户下订单,亦可透过WeChat Pay HK以港元付款,甚至在过关前完成订购,出关即可到口岸旁指定降落点取走外卖,最快10分钟即可。
对于这样的便利,有人惊呼“太好了!”,也有人认为,无人机用于外卖,这与“新质生产力”相去甚远,属于“低端经济”,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的确,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低空经济的认识,正是从无人机表演、送外卖这些“低端”角度切入的;但这并不意味著无人机只能干这些活,更不能把“低空经济”的概念狭隘化。低空经济作为刚刚起步的新经济形态,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需要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认识,低空经济不是低端经济,香港要敢想敢乾,切不可错失良机。
低空经济的“含金量”不低
低空经济是指一般于1000米以下空域进行的低空经济活动。笔者认为,认识低空经济须聚焦三个字:广,长,新。也就是:涉及范围广、产业链长、产业形态新。
其一,涉及范围广。低空经济是以支持各类航空器低空飞行与运营而建立的综合经济形态。其中,低空经济的“主角”是各类航空器(包括无人机和有人驾驶乘坐的航空器),“配角”是与之相关的综合服务,包括天上的飞行器飞行和通讯保障,也包括地上的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等。
其二,产业链长。从产业链上游看,主要涉及原材料及部件,包括航空部件、航空发动机、航空材料等;从产业链中游看,包括低空飞行器的总装集成,比如消费级无人机、工业无人机、民用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汽车等产品;从产业链下游看,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应急救援、消防灭火、物流配送、旅游观光、电力巡检、气象观察、农业植保、治安管理等。
其三,产业形态新。低空经济具有融合性强的鲜明特征。航空器+互联网+大数据+新能源+新基建+⋯⋯,低空经济融合了多个产业。不仅如此,低空经济还将推动许多行业改变原有的运作方式。比如,现在的“快递小哥”大都是“骑手”,未来大多数变为“无人机操作手”。
低空经济是中国经济“新引擎”
在经历了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狂飙式的交通大基建之后,中国“基建狂魔”的下一个发力点在哪里?低空经济!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今年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提出了“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和“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时下,全国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2024年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中国民航局预估,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
有专家表分析,低空经济的“三个万亿”市场分别是:上游的无人航空器生产制造,中游的通信网络、导航、监管系统等,下游的低空行业应用场景。
现在,各发达国家都在发展低空经济,只是各自的重点不同。美国的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规范,强化其产业领先地位;欧盟的重点是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立法一致性和监管统一化;英国的重点是提升全社会对低空飞行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技术普及;新加坡的重点是低空技术在城市应用场景的探索,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从现在的情况看,中国低空经济的最大短板是基础设施。以通用机场普及率为例,中国国土面积与美国基本相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9月,美国机场数量高达20061个,中国机场近700个。由此可以预测,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中国最近几年低空经济的发力重点。
香港不能输在起跑线
从全球范围来看,低空经济处于初创时期,没有哪一个国家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我国内地把低空经济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打造,香港这个时候适时布局,应该说时机正好。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低空经济的四个著力点:开拓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修订相关法规、与内地对接 、研究部署低空基础建设。笔者认为,这四点抓住了要害。
其一,开拓应用场景旨在“开篇”。香港虽然地盘不大,但人口密集、经济活跃、文化繁荣,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很多,现在可知的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配送、测量、建筑保养、航拍、汇演和搜救,若按照“低空+”的理念谋划,还可发掘更多应用场景。
其二,修订相关法规著眼“破局”。在技术条件具备后,放宽“超视距飞行”和无人机重量和载货限制,这样可以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其三,与内地对接可激活两地资源。施政报告提出:“与内地商讨共同建设低空跨境航线、出入境及清关安排和基础设施配套等”。这有利于打通香港和内地的市场,未来,香港的低空经济的收益不仅是来自香港,还将来自内地的庞大市场。
其四,基础建设筑牢产业根基。飞行器的低空活动,涉及到起降场地、通讯保障、航线设计、安全管理等诸多环节,把这些基础设施做好,则产业根基牢固。
由此可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工作重点,这体现出“有为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满足于当好“守夜人”,而是主动出击,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特区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的致辞中有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坚信,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作为当家人、第一责任人,一定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以更有力举措推动香港由治及兴;我们坚信,广大企业家和工商界一定会顺应发展大势、积极抢抓机遇,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开辟发展新领域;我们坚信,香港社会各界一定会团结一致拼经济、谋发展,齐心协力共建香港美好家园,为香港由治及兴添砖加瓦、发光发热”。
夏主任提及“努力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开辟发展新领域”,这是勉励和鞭策。低空经济发展潜力无限,香港社会应敏锐地认识到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尤其是企业家和工商界应该抢抓新机遇,做强发展动能。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29/uir0z7lOHOSNVkBl6w707V1s8kFDivPfl10.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行政长官李家超本月16日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后,“低空经济”遂成为本港的热词之一。
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制订低空经济发展策略和行动计划,推动法规改革和部署基础设施建设。香港社会各界和市民对行政长官及特区政府主动作为的做法普遍给予肯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少市民表示,行政长官及特区政府大力发掘经济新增长点,这是以实际行动锐意改革、奋发进取、造福民众。
在李家超发布今年施政报告后,仅仅过了一周,深圳发展低空经济有了新动作。本月23日,美团开通无人机福田口岸航线,港人通过微信或美团手机应用程序即可预订食品和饮品,同时支持港澳手机登记的用户下订单,亦可透过WeChat Pay HK以港元付款,甚至在过关前完成订购,出关即可到口岸旁指定降落点取走外卖,最快10分钟即可。
对于这样的便利,有人惊呼“太好了!”,也有人认为,无人机用于外卖,这与“新质生产力”相去甚远,属于“低端经济”,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的确,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低空经济的认识,正是从无人机表演、送外卖这些“低端”角度切入的;但这并不意味著无人机只能干这些活,更不能把“低空经济”的概念狭隘化。低空经济作为刚刚起步的新经济形态,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需要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认识,低空经济不是低端经济,香港要敢想敢乾,切不可错失良机。
低空经济的“含金量”不低
低空经济是指一般于1000米以下空域进行的低空经济活动。笔者认为,认识低空经济须聚焦三个字:广,长,新。也就是:涉及范围广、产业链长、产业形态新。
其一,涉及范围广。低空经济是以支持各类航空器低空飞行与运营而建立的综合经济形态。其中,低空经济的“主角”是各类航空器(包括无人机和有人驾驶乘坐的航空器),“配角”是与之相关的综合服务,包括天上的飞行器飞行和通讯保障,也包括地上的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等。
其二,产业链长。从产业链上游看,主要涉及原材料及部件,包括航空部件、航空发动机、航空材料等;从产业链中游看,包括低空飞行器的总装集成,比如消费级无人机、工业无人机、民用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汽车等产品;从产业链下游看,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应急救援、消防灭火、物流配送、旅游观光、电力巡检、气象观察、农业植保、治安管理等。
其三,产业形态新。低空经济具有融合性强的鲜明特征。航空器+互联网+大数据+新能源+新基建+⋯⋯,低空经济融合了多个产业。不仅如此,低空经济还将推动许多行业改变原有的运作方式。比如,现在的“快递小哥”大都是“骑手”,未来大多数变为“无人机操作手”。
低空经济是中国经济“新引擎”
在经历了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狂飙式的交通大基建之后,中国“基建狂魔”的下一个发力点在哪里?低空经济!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今年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提出了“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和“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时下,全国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2024年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中国民航局预估,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
有专家表分析,低空经济的“三个万亿”市场分别是:上游的无人航空器生产制造,中游的通信网络、导航、监管系统等,下游的低空行业应用场景。
现在,各发达国家都在发展低空经济,只是各自的重点不同。美国的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规范,强化其产业领先地位;欧盟的重点是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立法一致性和监管统一化;英国的重点是提升全社会对低空飞行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技术普及;新加坡的重点是低空技术在城市应用场景的探索,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从现在的情况看,中国低空经济的最大短板是基础设施。以通用机场普及率为例,中国国土面积与美国基本相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9月,美国机场数量高达20061个,中国机场近700个。由此可以预测,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中国最近几年低空经济的发力重点。
香港不能输在起跑线
从全球范围来看,低空经济处于初创时期,没有哪一个国家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我国内地把低空经济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打造,香港这个时候适时布局,应该说时机正好。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低空经济的四个著力点:开拓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修订相关法规、与内地对接 、研究部署低空基础建设。笔者认为,这四点抓住了要害。
其一,开拓应用场景旨在“开篇”。香港虽然地盘不大,但人口密集、经济活跃、文化繁荣,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很多,现在可知的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配送、测量、建筑保养、航拍、汇演和搜救,若按照“低空+”的理念谋划,还可发掘更多应用场景。
其二,修订相关法规著眼“破局”。在技术条件具备后,放宽“超视距飞行”和无人机重量和载货限制,这样可以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其三,与内地对接可激活两地资源。施政报告提出:“与内地商讨共同建设低空跨境航线、出入境及清关安排和基础设施配套等”。这有利于打通香港和内地的市场,未来,香港的低空经济的收益不仅是来自香港,还将来自内地的庞大市场。
其四,基础建设筑牢产业根基。飞行器的低空活动,涉及到起降场地、通讯保障、航线设计、安全管理等诸多环节,把这些基础设施做好,则产业根基牢固。
由此可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工作重点,这体现出“有为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满足于当好“守夜人”,而是主动出击,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特区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的致辞中有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坚信,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作为当家人、第一责任人,一定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以更有力举措推动香港由治及兴;我们坚信,广大企业家和工商界一定会顺应发展大势、积极抢抓机遇,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开辟发展新领域;我们坚信,香港社会各界一定会团结一致拼经济、谋发展,齐心协力共建香港美好家园,为香港由治及兴添砖加瓦、发光发热”。
夏主任提及“努力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开辟发展新领域”,这是勉励和鞭策。低空经济发展潜力无限,香港社会应敏锐地认识到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尤其是企业家和工商界应该抢抓新机遇,做强发展动能。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29/uir0z7lOHOSNVkBl6w707V1s8kFDivPfl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