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科技飞速发展,香港愈来愈多机会参与其中。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在InnoHK平台下成立跨院校的研究中心,参与嫦娥八号任务;而特区政府教育局以及本港教界也积极推动航天科普教育,种下香港学生心中的航天梦想种子。由港澳及内地60多所学校组成的航天教育学校联网,22日举办航天员进校园首场讲座活动,邀请到当年入选我国首批预备航天员、现已退役的陈全来港,与在场约400名香港中小学生分享。他根据自身经历与航天员选拔和训练,生动地为港生讲述了国家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过程,他并透过互动问答,营造了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在场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情和渴望。
是次航天员进校园邀请陈全来港主持两场讲座,吸引了117间学校共800多名中小学师生参加,首场22在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小学(长沙湾)举行。
现场逾半学童想做太空人
联网主席蔡世鸿在活动开始时询问全场学生谁梦想成为太空人时,超过一半人高举手臂。在场的陈全也积极跟进表示:“许多小朋友心中都怀抱着成为航天员的梦想。他们询问我如何才能成为航天员,需要拥有哪些条件。我很乐意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第一批航天员在选拔时的年龄范围是25岁到35岁,身高需介于1米65到1米72之间,同时需要拥有卓越的体能和耐力。”
成为航天员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接受海量的学习和训练。陈全分享,航天员必须掌握包括高等数学、电脑科学、飞行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学、宇宙航行学、火箭和太空船设计原理、结构、导航控制、设备检测以及航天医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应对太空中的各种紧急情况。此外英语水平也至关重要,甚至有清华大学的老师前来指导英语。
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包括失重、噪音和压力变化等,对人体产生多种影响,有可能引发功能紊乱和疾病。陈全指出,为确保太空工作时不受疾病影响,航天员训练亦需要学习基础解剖学、临床医学等。“有时航天员或有需要自行注射药物,甚至在地面专门支援航天任务的医生远程指导下进行小规模手术,因此必须掌握基本医学知识,以确保这些小手术不会影响飞行任务。”
勉培养从科学中探索创新精神
陈全又鼓励同学们培养从科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坚持不懈,期许他们未来有朝一日能够融入航天队伍之中。
出席活动的特区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表示,目前国家在航天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除了在运载火箭、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不断创新突破,更积极拓展国际航天合作,大大推进人类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而国家早前更发布了空间科学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展示国家致力成为太空科学强国的坚定决心。
他指出,为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局持续在中小学大力推动STEAM教育,其中新公布的小学科学科课程便加强了“国家的航天和创新科技”的学习元素,让学生建立相关的基础科创知识,并认识国家航天的发展及成就。
港生疑问 陈全解答
太空中怎么种植?
在太空主要是以无土栽培,会使用类似海绵的介质来取代土壤,再向其中添加营养液。种植环境的气压、湿度、光照和温度与地面上的环境相似。
通常会种什么菜呢?会和太空青椒(青椒种子上太空并回到地球后种出的实验作物)一样长得特别大吗?
在太空种植的蔬菜通常使用成熟或未受宇宙射线照射的种子,而不是用于实验的种子,因此形状和大小不会有和地面上的有太大差异。通常会种植小油菜、生菜和小西红柿等,生长快速、容易种植,不易受害虫侵。在太空中种植的蔬菜能直接食用,无须清洗,非常乾净。
坐在火箭里会像坐飞机一样耳鸣吗?
飞机座舱与外部始终存在0.3大气压的压差,随着高度增加,机舱压力下降,可能会造成耳朵不适,但火箭上的太空舱会保持与地面相同的气压,因此不会出现耳鸣。
返回舱是用什么材料造的?
返回舱外部材料是防晒材料和防热涂料。在高度从70公里到40公里范围内,太空舱以每秒数千米的速度穿越大气层,产生逾千度高温;若缺乏有效的防热措施,整个返回舱可能会被烧化。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23/zURNgTDtQFjCIY5qzcBg3gEZggzed6w6q7u.jpg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23/m9WrK0TMVkB82COUlDBaVy4j30LeJMOuiE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