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岳衡
行政长官李家超最新施政报告中提出进一步优化证券市场的一揽子措施,体现出对香港国际领先股票融资中心的重视。对香港而言,直接融资方式占比高、重要性突出,因此股票市场是否繁荣对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提升非常重要。
今年前三季度香港证券交易所在全球IPO总额排名中位列第四,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重拾升势。如果顺势而为,叠加二级市场增加流动性、提升估值的各项措施,相信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近期内地在货币、财政、监管以及吸引长线资金入市等方面发力,希望通过搞活股票市场来激发市场活力,形成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向循环。相应地,香港也应发挥独特优势,采取更多措施吸引优质公司赴港上市,优化港股市场结构,从基本面上提升吸引力。
10月18日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发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股票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包括加快和资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这对于内地优质公司以首次上市或二次上市进入港股市场形成利好。在此基础上,建议协调内地分管监管部门给予更多支持,在境内的备案端加快流程,提升整体上市效率。
本次施政报告宣布设立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以引导市场资金投资于新兴和未来产业,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以政府基金鼓励创科产业,与内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呼应,建议进一步畅通股权投资、基石投资、IPO上市以及耐心资本投资链条,强化港股市场的“创科板”。
另外,对接国际优质企业方面,可考虑针对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优质企业,吸引赴港进行二次上市并降低纳入沪深港通范围的要求,如果是特别优质稀缺标的,可考虑提供绿色审批通道、费用补贴等方面的服务。
此外,应当优化退市机制,结合国家目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经济发展脱虚向实的战略导向,制定更为量化的退市标准和条件,达到条件的根据规则逐步退市。配合退市规则的清晰,同步建设场外交易市场,为退市企业提供流通和缓冲平台,也保障普通持股者的权益。
与此同时,香港也要加强与内地的协调沟通,加强内地的政策支持,包括争取中证监在企业上市备案审批过程中,优先引导批准头部企业来港上市。
总体而言,通过调结构、提质素,提升对海内外资金的吸引力和估值水平,加之内地更好的协调支持,相信港股市场定能行稳致远、再攀高峰。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22/CV7eJThnpGaTgHvADCQ4fog92s4LArnzHsz.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