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毅可
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充分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矢言把香港发展成「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喜讯。此外,李家超明确把香港第三家医学院定位为「为增加医生,并配合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创新枢纽」,这更为研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 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上佳的发展舞台。何解?让我细说道来。
人工智能的出现,令往后的世界将会由三种人组成:即女人、男人和可以跟人交流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令人与机器之间更紧密协作,将会推动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深远影响将远超过互联网的出现,势必重组人类社会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这是一次重大的范式转移。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香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紧密相连。随着港版ChatGPT最近完成开发和试用后,将会逐步向全港市民开放使用,香港亦将加速跨进人工智能年代,各行各业都要拥抱这股直卷全球的大潮。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集中探讨人工智能可以如何透过提高医疗行业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协助香港应对医生不足及人口老龄化问题。
香港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一点也不比内地的大城市逊色。内地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如商汤、思谋、第四范式都源自香港。行业中的一些海内外龙头企业如百度、汉森机器人、思科、科大讯飞等,亦已相继来港设立国际或地区总部,令香港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得以快速形成中。
更重要的是,去年10月, 特区政府便早着先机,果断投资,组成由科大牵头,成员包括港大、中大、理大、城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合作成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简称HKGAI, 有人戏称为「香港仔」),专注研发面向香港本地的语言大模型。如今在InnoHK研发中心同事的努力下,香港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及对话写作服务平台,亦即所谓的港版 ChatGPT。由于是项工作是由科大领军,所以科大亦投资近2.5亿元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令科大拥有领先亚洲的人工智能运算能力。
港版 ChatGPT深具战略意义
ChatGPT (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可译为「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是美国公司 OpenAI 于2022年11月30日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背后是用世界上几乎可以获得的所有文字数据训练、具有万亿参数的大型语言模型(下称「大模型」),我们可以透过ChatGPT利用日常的自然语言对话来跟计算机互动,为我们做多种文字工作,例如产生文章、回答问题、为长篇文章做摘要等等。ChatGPT亦可以为我们进行高层次创作,例如撰写歌曲、创作剧本等。
未来,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其对话方式和能力必然愈来愈像人。
从输入来说,它不仅会听,还能看;从模型来讲,现在它会理解,慢慢地它还会思辨。思辨和理解是不一样的,思辨需要有价值观,它会跟你辩论,它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且会向你证明。不像现在的ChatGPT,你问问题,机器回答你而已。未来,大模型可以问你问题,甚至反驳你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主观意志。
从输出方面来说,它不仅会表达,未来还会有行动。 这就是所谓的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它可以行动,比如看见东西要掉下去了,机器知道怎样把它接住。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会愈来愈融入我们的生活。
为了保持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必须拥有深具自己特色的 ChatGPT 平台,否则发展人工智能自主创新等重要战略目标便无从谈起。事实上,今年7月9日, 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便向用户宣布,由当天起限制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的用户使用其平台。幸好一如前述,香港早就做好了准备,如今港版 ChatGPT已在政府内部试验运行中,辅助公务文书的写作。这就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年6月命名的「公务员文书辅助系统」。我们有信心港版 ChatGPT 很快便可向全港市民开放使用。
港版 ChatGPT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有了基础语言大模型(可分别支援广东话、普通话及英文)后,我们可以为不同行业度身订做所谓的「垂直应用大模型」,贡献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早就订立了八个科研项目,其中包括专用于医疗行业的「医学基础大模型」。
(作者为科大首席副校长)
https://minio.bau.com.hk/zjsp/ZHD8GjVLut1vTPksy99iWED3O1btcvwu.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郭毅可
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充分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矢言把香港发展成「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喜讯。此外,李家超明确把香港第三家医学院定位为「为增加医生,并配合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创新枢纽」,这更为研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 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上佳的发展舞台。何解?让我细说道来。
人工智能的出现,令往后的世界将会由三种人组成:即女人、男人和可以跟人交流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令人与机器之间更紧密协作,将会推动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深远影响将远超过互联网的出现,势必重组人类社会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这是一次重大的范式转移。
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香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紧密相连。随着港版ChatGPT最近完成开发和试用后,将会逐步向全港市民开放使用,香港亦将加速跨进人工智能年代,各行各业都要拥抱这股直卷全球的大潮。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集中探讨人工智能可以如何透过提高医疗行业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协助香港应对医生不足及人口老龄化问题。
香港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一点也不比内地的大城市逊色。内地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如商汤、思谋、第四范式都源自香港。行业中的一些海内外龙头企业如百度、汉森机器人、思科、科大讯飞等,亦已相继来港设立国际或地区总部,令香港的人工智能生态圈得以快速形成中。
更重要的是,去年10月, 特区政府便早着先机,果断投资,组成由科大牵头,成员包括港大、中大、理大、城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合作成立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简称HKGAI, 有人戏称为「香港仔」),专注研发面向香港本地的语言大模型。如今在InnoHK研发中心同事的努力下,香港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及对话写作服务平台,亦即所谓的港版 ChatGPT。由于是项工作是由科大领军,所以科大亦投资近2.5亿元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令科大拥有领先亚洲的人工智能运算能力。
港版 ChatGPT深具战略意义
ChatGPT (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可译为「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是美国公司 OpenAI 于2022年11月30日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背后是用世界上几乎可以获得的所有文字数据训练、具有万亿参数的大型语言模型(下称「大模型」),我们可以透过ChatGPT利用日常的自然语言对话来跟计算机互动,为我们做多种文字工作,例如产生文章、回答问题、为长篇文章做摘要等等。ChatGPT亦可以为我们进行高层次创作,例如撰写歌曲、创作剧本等。
未来,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其对话方式和能力必然愈来愈像人。
从输入来说,它不仅会听,还能看;从模型来讲,现在它会理解,慢慢地它还会思辨。思辨和理解是不一样的,思辨需要有价值观,它会跟你辩论,它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且会向你证明。不像现在的ChatGPT,你问问题,机器回答你而已。未来,大模型可以问你问题,甚至反驳你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主观意志。
从输出方面来说,它不仅会表达,未来还会有行动。 这就是所谓的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它可以行动,比如看见东西要掉下去了,机器知道怎样把它接住。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会愈来愈融入我们的生活。
为了保持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必须拥有深具自己特色的 ChatGPT 平台,否则发展人工智能自主创新等重要战略目标便无从谈起。事实上,今年7月9日, 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便向用户宣布,由当天起限制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的用户使用其平台。幸好一如前述,香港早就做好了准备,如今港版 ChatGPT已在政府内部试验运行中,辅助公务文书的写作。这就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年6月命名的「公务员文书辅助系统」。我们有信心港版 ChatGPT 很快便可向全港市民开放使用。
港版 ChatGPT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有了基础语言大模型(可分别支援广东话、普通话及英文)后,我们可以为不同行业度身订做所谓的「垂直应用大模型」,贡献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早就订立了八个科研项目,其中包括专用于医疗行业的「医学基础大模型」。
(作者为科大首席副校长)
https://minio.bau.com.hk/zjsp/ZHD8GjVLut1vTPksy99iWED3O1btcvw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