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2024年施政报告,回顾了上任以来在“一国两制”实践、政府治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改革成果。报告明确,香港将依托“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利用其国际城市地位、资金、人员及资讯的自由流通,独特的制度环境,巩固并提升国际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的国际地位。为此,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涵盖跨政策统筹、金融深化、海运发展、科教融合、人才引进、湾区合作、及“八大中心”建设及惠民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策略与具体措施。
一、政策优势与经济发展
报告强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得益于其全面开放的国际环境、资金、人员及资讯的自由流通,以及独特的立法、司法、税制、货币和金融制度。这些优势为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国际金融与跨境金融
作为全球排名第三、投资环境排名第一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政府将持续深化改革:
1.深化“互联互通”:报告提出深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离岸人民币业务,增强全球金融影响力。
2.跨境金融便利化:通过与内地货币互换协议及提升人民币清算系统夜间跨境服务能力,进一步便利全球结算。
3.强化风险管理中心地位:通过基建投资资本要求丰富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吸引更多海内外自保公司落户。
4.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放宽住宅物业投资限制,即日起容许投资住宅物业(成交价为5000万元或以上),投资于房地产获计算入投资总额上限为1000万元。并将允许通过全资私人公司投资计入合资格金额,以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
三、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地
为吸引和留住国际高端人才,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1.吸引与留住人才:更新“人才清单”、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画”,高才通首次签证期限延长至三年,新增9所内地院校至认可大学名单等。
2.人才服务与支持: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支持,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四、教育与创科发展
报告高度重视教育与创科发展的融合:
1.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与人才的融合发展。
2.鼓励深造与国际交流:推出“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计画”,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3.创科产业投资与引导:设立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优化“创科创投基金”,推进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建设,聚焦先进制造等领域,发挥港投公司“耐心资本”力量,为香港的创新生态系统注入新活力。
五、其他重点领域发展
报告还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文体旅深度融合、北部都会区作为发展引擎及多项民生措施。
专家视角:
香港太平绅士、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薛博然对施政报告深感振奋。他指出,施政报告不仅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为创科和人才集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通过深化与大湾区内地城市融合,构建更高水准互联互通,香港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
在国际金融方面,深化“互联互通”与丰富离岸人民币业务,将提升香港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促进跨境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香港将吸引更多环球资金在港集聚与管理。例如私募基金将开拓新销售管道,并与中东等地大型主权基金合作,为资产管理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机遇。与此同时,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放宽政策,也将为香港房地产的复苏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在创新科技发展方面,“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与InnoHK研发平台建设、吸引国际初创加速器入驻,将引领市场资金流动、为创新生态注入强劲动力,加速创科成长与转化。同时,发展低空经济、推进通讯科技、新能源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些措施将共同为香港的创新生态系统注入新的活力。
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政府特设“教育、科技与人才委员会”,旨在促进教育、科技与人才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强化育才机制、汇聚人才资源及推动科技创新,形成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为精准对接香港发展需求,该委员会将更新“人才清单”,确保人才精准匹配。同时,为拓宽高端人才的引进范围,“高端人才通行证计画”已新增13所国内外顶尖高校至认可名单,并将首签有效期延长至三年,体现港府长期吸纳人才的决心。此外,政府还放宽了“一般就业政策”与“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学历要求,并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创新实施主动邀请机制,诚邀全球顶尖及领军人才赴港发展。
据悉,自2024年11月起,高端人才通行证计画将再增9所内地知名院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太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使符合该计画的内地院校总数达到22所。
薛博然坚信,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必将能在金融、创科、人才集聚及湾区发展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https://minio.bau.com.hk/zjsp/6LWj0DMwbzLRzImaijMGk8VOwf63NxwK.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10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2024年施政报告,回顾了上任以来在“一国两制”实践、政府治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改革成果。报告明确,香港将依托“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利用其国际城市地位、资金、人员及资讯的自由流通,独特的制度环境,巩固并提升国际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的国际地位。为此,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涵盖跨政策统筹、金融深化、海运发展、科教融合、人才引进、湾区合作、及“八大中心”建设及惠民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策略与具体措施。
一、政策优势与经济发展
报告强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得益于其全面开放的国际环境、资金、人员及资讯的自由流通,以及独特的立法、司法、税制、货币和金融制度。这些优势为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国际金融与跨境金融
作为全球排名第三、投资环境排名第一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政府将持续深化改革:
1.深化“互联互通”:报告提出深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离岸人民币业务,增强全球金融影响力。
2.跨境金融便利化:通过与内地货币互换协议及提升人民币清算系统夜间跨境服务能力,进一步便利全球结算。
3.强化风险管理中心地位:通过基建投资资本要求丰富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吸引更多海内外自保公司落户。
4.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放宽住宅物业投资限制,即日起容许投资住宅物业(成交价为5000万元或以上),投资于房地产获计算入投资总额上限为1000万元。并将允许通过全资私人公司投资计入合资格金额,以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
三、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地
为吸引和留住国际高端人才,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1.吸引与留住人才:更新“人才清单”、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画”,高才通首次签证期限延长至三年,新增9所内地院校至认可大学名单等。
2.人才服务与支持: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支持,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四、教育与创科发展
报告高度重视教育与创科发展的融合:
1.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与人才的融合发展。
2.鼓励深造与国际交流:推出“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计画”,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3.创科产业投资与引导:设立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优化“创科创投基金”,推进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建设,聚焦先进制造等领域,发挥港投公司“耐心资本”力量,为香港的创新生态系统注入新活力。
五、其他重点领域发展
报告还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文体旅深度融合、北部都会区作为发展引擎及多项民生措施。
专家视角:
香港太平绅士、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薛博然对施政报告深感振奋。他指出,施政报告不仅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为创科和人才集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通过深化与大湾区内地城市融合,构建更高水准互联互通,香港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
在国际金融方面,深化“互联互通”与丰富离岸人民币业务,将提升香港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促进跨境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香港将吸引更多环球资金在港集聚与管理。例如私募基金将开拓新销售管道,并与中东等地大型主权基金合作,为资产管理行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机遇。与此同时,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放宽政策,也将为香港房地产的复苏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在创新科技发展方面,“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与InnoHK研发平台建设、吸引国际初创加速器入驻,将引领市场资金流动、为创新生态注入强劲动力,加速创科成长与转化。同时,发展低空经济、推进通讯科技、新能源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些措施将共同为香港的创新生态系统注入新的活力。
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政府特设“教育、科技与人才委员会”,旨在促进教育、科技与人才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强化育才机制、汇聚人才资源及推动科技创新,形成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为精准对接香港发展需求,该委员会将更新“人才清单”,确保人才精准匹配。同时,为拓宽高端人才的引进范围,“高端人才通行证计画”已新增13所国内外顶尖高校至认可名单,并将首签有效期延长至三年,体现港府长期吸纳人才的决心。此外,政府还放宽了“一般就业政策”与“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学历要求,并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创新实施主动邀请机制,诚邀全球顶尖及领军人才赴港发展。
据悉,自2024年11月起,高端人才通行证计画将再增9所内地知名院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太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使符合该计画的内地院校总数达到22所。
薛博然坚信,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必将能在金融、创科、人才集聚及湾区发展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https://minio.bau.com.hk/zjsp/6LWj0DMwbzLRzImaijMGk8VOwf63Nxw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