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立法会议员黄锦辉教授公布《人工智能+策略》建议书,促请特区政府因应人工智能的发展,部署人工智能的策略和应用,为香港未来经济和民生各政策范畴,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今年两会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大工作任务之首,视其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部署,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香港同样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而人工智能在新质生产力下,正是推动机制体制改革的重要工具。
黄锦辉在8月份向行政长官提交的《2024年施政报告建议书》中,已提出了制订《人工智能+策略》的提议。为了提出更具体建议,他分析了香港现时各项人工智能的政策,并参考了北京、新加坡和韩国推动人工智能策略的倡议,撰写了一份《人工智能+策略》建议书,提出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助力企业抢占人工智能新高地。
黄锦辉提出AI+三大愿景及17项推动AI+发展的建议。
三大愿景
一、引领香港成为卓越的AI研发和应用的先进城市;并推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联通融合。二、政府担当促进者(Enabler)的角色,创建优良生态环境;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改善市民生活质素,为经济带来新动力;以及,三、确保个人与企业从人工智能发展中获益,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洪流淘汰。
至于17项推动AI+发展的建议分为三大范畴,一是促成AI+政策略落实执行;二是赋能本地人工智能发展;三是保障中小微企与个人分享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红利。
为促成AI+策略落实执行,特区政府应
(1)AI+主责部门:指定“数码办”为推动AI+策略的主责部门,落实策略的执行;
(2)成立AI+发展策略委员会:邀请学者、专家和业界翘楚就香港AI+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3)建立AI+数据管治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确保数据安全;
(4)确立AI+焦点应用范畴:优先选择专注AI技术成熟,而且服务需求殷切的领域,例如教育、医疗、社福和建筑等,同时鼓励商界和非政府组织应用。
(5)引进办应重点考虑引进AI+龙头企业,营造优良的人工智能生态环境。
要为本地AI+发展赋能,当局应考虑
(6)在创新科技署辖下增设AI+研发中心:加强本港AI研发和成果落地的效益;
(7)AI+open source:优化开放数据和开源程式运作,便利中小企和非政府组织采用;
(8)AI+国际数据交易所:设立国际数据交易所,整合分散资料,实现资料流通,满足人工智能系统对优质数据的需求,发挥香港联通世界的角色,提升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9)AI+算力:加快超算中心兴建和持续为算力作长远规划;
(10)AI+电力:确保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电力供应充足而稳定;
(11)策划AI+零增碳行动,采用低碳能源,实现碳中和目标。
保障中小微企与个人分享到AI+经济红利,
当局应
(12)AI+的职场运用:率先为公务员提供人工智能认识和应用培训课程,敦促他们在施政善用人工智能,提高施政效率。在企业层面,必须鼓励各职场应用人工智能的技能,同时为可能被取代职位的人员,提供转职和技能提升准备,培训基层员工,避免出现大量失业情况;
(13)在AI+发展策略委员会下设AI+人力资源评估小组,每年评估人工智能人手需求,以及预测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工种和职位变化;
(14)AI+人才培育:政府应与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调整大学学科,设立专门的人工智能课程和培训计划,培训未来社会所需人才;
(15)AI+Buy:政府优先采购本地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以推动本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这不仅能够支持本地企业,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16)AI+初创:建议建立专门部门协助初创企业融资,以及出售其产品及服务的平台,营造理想的成长环境,让初创企业得以蓬勃发展;
(17)AI+资助:更新和扩展现有的“科技券”计划,特别是资助私营企业的人工智能应用。这些资助应优先考虑采用本地研发的产品和服务,以支持本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