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在大湾区试点城市推出“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等新安排,便利香港投资者。
国家持续高水平对外开放,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率先受惠。商务部与香港特区政府昨日签署《CEPA服务贸易协议》修订。

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对香港服务提供者的准入门槛,范围涵盖旅游、电视、电影、金融、建筑工程等多个行业,部分将在大湾区率先实施。



“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增招商吸引力
今次在大湾区试点城市推出“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等新安排,便利香港投资者,有关修订协议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
《修订协议二》在《服务贸易协议》中新增“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作为便利香港投资者的措施。
支持大湾区试点城市注册的港资企业,在不违反国家法律强制性规定且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协议选择使用香港或澳门法律为合同适用法;以及支持在大湾区珠三角九市注册的港资企业,选择香港或澳门为仲裁地。
新增条文扩大了现行“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措施的适用范围。其中,“港资港法”由在深圳前海试行,扩大至大湾区试点城市;“港资港仲裁”由在内地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延伸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

此外,《修订协议二》在大部分领域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须在香港从事实质性经营三年的年期规定,让初创企业更早享受CEPA优惠待遇,更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企业和人才落户香港,增加本地就业、推动香港经济发展、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吸引邮轮选择香港作母港
修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惠及香港旅游服务业。过往外国人组团经香港入境广东省,只限10个城市,如今覆盖整个广东省,相信外国旅客更有意欲到中国旅游,而旅行社在编排行程上更方便。至于修订CEPA协议中,提及支持邮轮运输企业依法安排挂靠内地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航线。旅议会主席徐王美伦举例,内地客经香港乘坐邮轮前往日本,原需签证两次,而在新协议下,旅客只需签证一次。国内旅客只持有第三方国(地区)的邮轮船票,则可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日后可更好发挥香港的旅游优势。

三项创新与加强对接制度
港资港法 港资港仲裁
——新增“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便利香港投资者的措施
“本地规制”承诺
——新增“本地规制”的承诺,让企业提供服务时,省却繁琐规则和降低贸易成本
惠初创 吸外资
——大部分服务领域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须在香港实质性经营三年的年期规定,惠及香港初创企业,吸引外来投资
这次对CEPA的修订,是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深化两地经贸交流合作,更体现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关爱。
例如,针对过去香港服务业北上所面对的难题,以及“大门开了,小门不开”等情况,这次修订作出了回应,为香港服务业打开了内地的市场大门。修订协议涵盖多个重要制度创新,包括新增“港资港法”、“港资港仲裁”,让港商可按熟悉的法律签署合同,更可选择以香港作为仲裁地。这有利巩固香港国际法律及仲裁中心的地位,也是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体现。
香港的对外开放地位也将因为此次修订而得到强化,有利更好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现在香港最重要的是如何用好中央的惠港政策,继续积极主动有所作为。
来源:大公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