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田雨汀
近期,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肠道是常见衣原体感染中被忽视的“天然生态位”。在感染宫颈、口腔、咽喉、眼睛等部位后,衣原体会在肠道内建立一个隐形储存库,持续存活下去,等条件合适时再给全身制造麻烦。其实,临床发现,除衣原体外,肥胖、肝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都和肠道脱不开关系。
肠道堪称健康“大主管”
人的肠道主要有小肠、大肠两部分,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则属于大肠。成年人的肠道长度可达6~8米,布满了褶皱,展开后面积相当于一个网球场,各种组织、细胞、微生物因此都“有处可藏”,辅助肠道完成各种工作。
核心“营养加油站”。小肠位于中腹,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连,是消化吸收的最重要场所。食物经口腔咀嚼、碾磨和胃部“粗加工”后,便会倒入小肠;在小肠的蠕动作用下,食糜与多种消化液“搅拌均匀”,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会被分解为更易吸收的小分子,然后穿过肠壁进入血液,为机体供能。
终端“废物处理厂”。食物的营养被小肠“吃干榨净”后,未被吸收的残渣被运送至大肠。大肠会将其排出体外,堪称机体的终端“废物处理厂”,80%以上的毒素都经此排出。然而,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增长、妊娠等生理改变,常造成肠道堵塞,粪便滞留在体内,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刺激,便可引发炎症;毒素无法排出,时间长了还会被送回小肠重吸收、进入血液,牵连更多组织器官。
强大“免疫防护线”。肠道掌管着70%以上的免疫细胞,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肠道黏膜是一道物理屏障,可阻止有害物质渗入,其上的三种淋巴组织和数以亿计的免疫细胞负责实时监测和消灭病原体,预防感染;扎根在肠道黏膜上的肠道菌群,可刺激淋巴组织发育,“筑牢”肠道黏膜,还可将毒素局限在肠腔内,减轻炎症反应。一旦肠道功能失调,免疫功能随之下降,就会让病原体“趁虚而入”。
复杂“菌群集合点”。肠道菌群的“人员”复杂,种类达400种以上,有些是本土的,比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可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合成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些是外来的,大多是有害菌,比如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数量过多可引发腹泻、肠炎;还有些是“墙头草”,肠道环境稳定时会帮着有益菌对抗有害菌,一旦菌群失衡,便会趁火打劫,跟着增殖失控。
繁忙“激素分泌员”。胃口好不好、代谢快不快,都与肠道激素息息相关。肠道激素均由黏膜中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合成,虽然这类细胞只在肠道上皮占比1%,但分泌的各种激素会参与多项生理过程,比如控制食欲和饱腹感、调节胃肠运动、刺激胰岛素分泌等。
直达“信息联络处”。肠道有人体“第二大脑”之称,不仅因为肠道黏膜广泛分布着神经网络,还与一条“高速信息公路”——“肠-脑轴”相关。通过迷走神经,肠道和大脑直接相连,大脑可直接调控肠道运动,肠道激素也可通过血液直达大脑。紧张焦虑就拉肚子,心情差、睡不好就没食欲,就是情绪通过大脑影响肠道的表现;抑郁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则与肠道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为什么“万病始于肠”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万病始于肠”的观念;19世纪,俄罗斯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也证实了“死亡始于结肠”。“所谓病从口入,广义来讲,是强调消化系统与全身关系密切。”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朱海航说,肠道“小问题”可能带来“大麻烦”。
有害菌干扰代谢。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常见代谢病均与肠道密切相关。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不仅总体菌群数量更少,益生菌减少得更明显,有害菌占上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刘大铭表示,菌群紊乱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糖代谢,比如控制血压和代谢的胃肠肽类激素可改变机体对脂肪、盐的吸收,从而引发高血脂、高血压,促进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肠分子攻击大脑。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等脑病和肠道的关联,与“肠-脑轴”不无关系。近日,深圳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研究团队在《神经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指出,肠道内某种蛋白质分子可自发聚集,并通过迷走神经播散至大脑,造成神经元死亡、肠道功能紊乱、 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让人易患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人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与结肠癌风险升高有关。如果绝经后女性的肠道菌群更多样,雌激素水平更高,乳腺癌风险就会更低。此外,肠道健康与机体炎症有直接联系,而炎症与癌症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约1/5癌症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不乏有来源于肠道的。
机体应激损肝脏。肝脏兼具消化、解毒功能,分泌的胆汁可帮助肠道分解和吸收脂肪,清除肠道吸收的有害物质。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会触发免疫反应,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进皮质醇的分泌,并抑制肝糖原异生,肝脏的解毒能力被压制,长期如此可影响肝功能。而且,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肝细胞也会受损,加重肝功能损伤。
此外,便秘是不少中老年人的“通病”,也是一些高发疾病的诱因之一,不仅会影响局部血管,造成肛裂、痔疮,甚至可诱发缺血性肠病(肠中风),远端血管也会受影响,出现脑中风、心梗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肠治”才能久安
暴饮暴食、喜食高油高盐或辛辣刺激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会让肠道超负荷运转;缺乏运动、久坐久站、排便不规律,会降低肠道蠕动频率,使有害物质堆积;长期滥用药物或随意服用保健品,会扰乱肠道菌群,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摧毁肠道健康。“想要养好病,要先养好肠。”朱海杭强调,健康平衡、功能强大的肠道,需要全方位呵护。
“喂”好肠道菌群。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益生元的天然食物,比如土豆、芋头、苹果、桃、燕麦、大豆、酸奶、魔芋等,能促进有益菌生长。这些食物可放入一日三餐,做到粗细搭配,保证蔬果、全谷物和豆类的摄入量,常吃蓝莓、牛油果、鱼类、坚果等抗炎食物;每天饮水不要少于1.5升。
朱海杭提醒,“肠道也很娇弱。”进餐时要细嚼慢咽,避免饥一顿饱一顿;不吃生冷、不卫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轻易尝试从来没吃过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食品,以及加工肉制品。
帮肠道减减压。规律作息、睡眠充足时,肠道也能得到充分休息,有助功能恢复,从而增强抗病能力;平时也要多运动,不仅能加快肠道蠕动,排出“毒素”,还可改善情绪,促进“肠-脑轴”的正向互动。
识别报警信号。肠道出问题时,常会给出一些信号。偶有打饱嗝、泛酸、腹胀、腹泻、便秘等“小警报”,表示问题通常不严重,注意休息、调整饮食即可,必要时可居家治疗,家中最好常备多潘立酮、小檗碱、开塞露、乳酸菌和助消化药物。一旦出现急症或较严重问题,肠道往往会给出突然腹痛、便血、剧烈呕吐等“大警报”,患者需立即停止手头上的所有事、不再进食,出血者保持平躺,腹痛者可先尝试排便,若症状未好转,需及时就医。“切忌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避免加剧胃肠道痉挛。”朱海杭强调。
受访专家: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朱海杭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刘大铭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9/6jU3xBRhaXFuqlojT23w4ddacUbRSc6dPuH.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 田雨汀
近期,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肠道是常见衣原体感染中被忽视的“天然生态位”。在感染宫颈、口腔、咽喉、眼睛等部位后,衣原体会在肠道内建立一个隐形储存库,持续存活下去,等条件合适时再给全身制造麻烦。其实,临床发现,除衣原体外,肥胖、肝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都和肠道脱不开关系。
肠道堪称健康“大主管”
人的肠道主要有小肠、大肠两部分,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则属于大肠。成年人的肠道长度可达6~8米,布满了褶皱,展开后面积相当于一个网球场,各种组织、细胞、微生物因此都“有处可藏”,辅助肠道完成各种工作。
核心“营养加油站”。小肠位于中腹,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连,是消化吸收的最重要场所。食物经口腔咀嚼、碾磨和胃部“粗加工”后,便会倒入小肠;在小肠的蠕动作用下,食糜与多种消化液“搅拌均匀”,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会被分解为更易吸收的小分子,然后穿过肠壁进入血液,为机体供能。
终端“废物处理厂”。食物的营养被小肠“吃干榨净”后,未被吸收的残渣被运送至大肠。大肠会将其排出体外,堪称机体的终端“废物处理厂”,80%以上的毒素都经此排出。然而,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增长、妊娠等生理改变,常造成肠道堵塞,粪便滞留在体内,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刺激,便可引发炎症;毒素无法排出,时间长了还会被送回小肠重吸收、进入血液,牵连更多组织器官。
强大“免疫防护线”。肠道掌管着70%以上的免疫细胞,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肠道黏膜是一道物理屏障,可阻止有害物质渗入,其上的三种淋巴组织和数以亿计的免疫细胞负责实时监测和消灭病原体,预防感染;扎根在肠道黏膜上的肠道菌群,可刺激淋巴组织发育,“筑牢”肠道黏膜,还可将毒素局限在肠腔内,减轻炎症反应。一旦肠道功能失调,免疫功能随之下降,就会让病原体“趁虚而入”。
复杂“菌群集合点”。肠道菌群的“人员”复杂,种类达400种以上,有些是本土的,比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可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合成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些是外来的,大多是有害菌,比如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数量过多可引发腹泻、肠炎;还有些是“墙头草”,肠道环境稳定时会帮着有益菌对抗有害菌,一旦菌群失衡,便会趁火打劫,跟着增殖失控。
繁忙“激素分泌员”。胃口好不好、代谢快不快,都与肠道激素息息相关。肠道激素均由黏膜中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合成,虽然这类细胞只在肠道上皮占比1%,但分泌的各种激素会参与多项生理过程,比如控制食欲和饱腹感、调节胃肠运动、刺激胰岛素分泌等。
直达“信息联络处”。肠道有人体“第二大脑”之称,不仅因为肠道黏膜广泛分布着神经网络,还与一条“高速信息公路”——“肠-脑轴”相关。通过迷走神经,肠道和大脑直接相连,大脑可直接调控肠道运动,肠道激素也可通过血液直达大脑。紧张焦虑就拉肚子,心情差、睡不好就没食欲,就是情绪通过大脑影响肠道的表现;抑郁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则与肠道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为什么“万病始于肠”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万病始于肠”的观念;19世纪,俄罗斯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也证实了“死亡始于结肠”。“所谓病从口入,广义来讲,是强调消化系统与全身关系密切。”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朱海航说,肠道“小问题”可能带来“大麻烦”。
有害菌干扰代谢。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常见代谢病均与肠道密切相关。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不仅总体菌群数量更少,益生菌减少得更明显,有害菌占上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刘大铭表示,菌群紊乱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糖代谢,比如控制血压和代谢的胃肠肽类激素可改变机体对脂肪、盐的吸收,从而引发高血脂、高血压,促进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肠分子攻击大脑。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等脑病和肠道的关联,与“肠-脑轴”不无关系。近日,深圳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研究团队在《神经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指出,肠道内某种蛋白质分子可自发聚集,并通过迷走神经播散至大脑,造成神经元死亡、肠道功能紊乱、 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让人易患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人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与结肠癌风险升高有关。如果绝经后女性的肠道菌群更多样,雌激素水平更高,乳腺癌风险就会更低。此外,肠道健康与机体炎症有直接联系,而炎症与癌症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约1/5癌症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不乏有来源于肠道的。
机体应激损肝脏。肝脏兼具消化、解毒功能,分泌的胆汁可帮助肠道分解和吸收脂肪,清除肠道吸收的有害物质。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会触发免疫反应,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进皮质醇的分泌,并抑制肝糖原异生,肝脏的解毒能力被压制,长期如此可影响肝功能。而且,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肝细胞也会受损,加重肝功能损伤。
此外,便秘是不少中老年人的“通病”,也是一些高发疾病的诱因之一,不仅会影响局部血管,造成肛裂、痔疮,甚至可诱发缺血性肠病(肠中风),远端血管也会受影响,出现脑中风、心梗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肠治”才能久安
暴饮暴食、喜食高油高盐或辛辣刺激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会让肠道超负荷运转;缺乏运动、久坐久站、排便不规律,会降低肠道蠕动频率,使有害物质堆积;长期滥用药物或随意服用保健品,会扰乱肠道菌群,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摧毁肠道健康。“想要养好病,要先养好肠。”朱海杭强调,健康平衡、功能强大的肠道,需要全方位呵护。
“喂”好肠道菌群。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益生元的天然食物,比如土豆、芋头、苹果、桃、燕麦、大豆、酸奶、魔芋等,能促进有益菌生长。这些食物可放入一日三餐,做到粗细搭配,保证蔬果、全谷物和豆类的摄入量,常吃蓝莓、牛油果、鱼类、坚果等抗炎食物;每天饮水不要少于1.5升。
朱海杭提醒,“肠道也很娇弱。”进餐时要细嚼慢咽,避免饥一顿饱一顿;不吃生冷、不卫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轻易尝试从来没吃过的食物;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食品,以及加工肉制品。
帮肠道减减压。规律作息、睡眠充足时,肠道也能得到充分休息,有助功能恢复,从而增强抗病能力;平时也要多运动,不仅能加快肠道蠕动,排出“毒素”,还可改善情绪,促进“肠-脑轴”的正向互动。
识别报警信号。肠道出问题时,常会给出一些信号。偶有打饱嗝、泛酸、腹胀、腹泻、便秘等“小警报”,表示问题通常不严重,注意休息、调整饮食即可,必要时可居家治疗,家中最好常备多潘立酮、小檗碱、开塞露、乳酸菌和助消化药物。一旦出现急症或较严重问题,肠道往往会给出突然腹痛、便血、剧烈呕吐等“大警报”,患者需立即停止手头上的所有事、不再进食,出血者保持平躺,腹痛者可先尝试排便,若症状未好转,需及时就医。“切忌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避免加剧胃肠道痉挛。”朱海杭强调。
受访专家: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朱海杭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刘大铭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9/6jU3xBRhaXFuqlojT23w4ddacUbRSc6dPu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