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建辉
2024年9月28日非常荣幸受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2024年港澳台侨国庆招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会上表示,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更好发展。中共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和衷共济、共襄盛举。海外侨胞和归侨侨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连结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桥梁纽带。
作为港澳侨胞,我们要响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如王沪宁主席所讲,团结海内外侨胞,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瀑聚智慧、凝聚力量。75周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今年7月15日,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我们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


75年来,中国从积贫积弱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126万亿元,占世界总量的16.9%,稳居世界第二位。这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75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奇迹。1979-2023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的平均增速。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202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3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为66.2%,人口流动更趋活跃、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是助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我国人均GDP仅119元,属于低收入国家行列。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94万元,相较1952年年均增长6.5%,按汇率折算约为1.27万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和划分标准,202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1.34万美元,已经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是个农业国,195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著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二、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2012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5.5%,首次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23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1%、38.3%、54.6%,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第二产业在加快转型升级,第一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对外货物贸易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195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11.3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9万亿美元,1979-2012年均增长16.6%。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国际市场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1.0%,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5.94万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4%。
75周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座标更是序曲,“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精辟阐明改革与发展的辩证关系。2023年9月习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在产业中该应用的具象和现实体现,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对于我作为一个香港企业家来说,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需要顶层设计和科技资源的深度整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中国现代化新时期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一国两制”的特殊政策下一直在发挥香港所长,对接国家所需,紧跟大陆发展机遇。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和倡议深入实施,为香港源源不断注入强劲发展动能。香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背景下由治及兴。盼运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特别是结合福建对台工作“二十一条”对台湾同胞形成科学科技引领,发展高科技新质生产力助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香港是东西方各民族各文化大融合的海岛,盼能“因地制宜”结合福建厦门海岛经济,发挥“香港所长”相关特色海岛文化,运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团结世界华人华侨,推动福建作为对台前沿,且进一步开展海岛文化中最重要的邮轮产业,“对应国家所需”引进海外新质生产力高科技、新技术,有创造性的新能源合作,借鉴海外邮轮各种经验,应用海岛文化与邮轮产业共同推进闽南文化与两岸三地及世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推动以游轮产业先行先试,提高新质生产力落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9月28日亦参加《全国台联国庆参访活动》深入学习中国高质量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计划2020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至本世纪中叶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统筹力、组织力,中国式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艰巨性、复杂性超过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感悟家国情怀,响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侨务政策的支持,今年9月团结号召港澳台侨胞共同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努力奔走,为深化改革现代科技与与技术,共同探讨为祖国的投资产业一起出谋划策,作为港澳侨胞,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相关贡献。
2024年9月作为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参与了相关会议。作为曾经参加过战争的军人,福建厦门是我的故乡,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厦门更是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盛会之一)每年的举办地,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在深化粤港澳台大湾区合作,盼福建能结合香港强化国内国外港澳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9月24日中国远洋科考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抵达香港。9月26日有幸受邀到“蛟龙号”参访,进一步近距离观察学习“蛟龙号”整体构造以及在深海采集的生物及生态样本,了解科学家们在船上的科研工作。这是“深海一号”科考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访问香港,在港开展系列活动。香港各界当日于尖沙咀海运码头举行欢迎仪式,庆祝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顺利完成。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此次参访“蛟龙号”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更全新的认知提升,坚定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探索以最新前沿科技团结华人华侨投资国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


9月20日,2024年第二十二届北京白鹭高帝杯外交官高尔夫慈善邀请赛、第二十二届北京高帝杯台商高尔夫慈善邀请赛在东方天星华普休闲健身俱乐部举行,来自外交界、企业界、体育界等社会各界的约百名爱心人士相聚球场,在打球健身的同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盼能从基层开始积极推动两岸三地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约定,推动成立山区、沿海、香港、台湾、华人华侨区域 “百村联盟”。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推动成立相关联盟对两岸三地文化经济风俗进行示范性的探讨,特别是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于两岸的交流融合,并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致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发展。

2024年9月18日第22届《北京晚报高帝杯慈善高尔夫邀请赛》在东方天星华普休闲健身俱乐部举行,来自企业界、体育界、新闻界和文艺界等社会各界百余位爱心人士相聚球场,在打球健身的同时,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北京晚报高帝杯慈善高尔夫》创办于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最早由北京晚报和厦门高帝集团共同发起。高帝集团董事长陈建辉介绍说:“2003年因非典疫情,为强身健体使得大家都希望去到体育场,投入到运动中去获得健康,在这个背景下,高帝集团当时作为一家生产高尔夫体育器材的民族企业,有幸与北京晚报合作,组织了第一届高帝杯高尔夫赛。”如今主办方高帝集团是一家集房地产、酒店开发、国际投资健康产业等多元化的创新型集团企业。2003年第一届比赛至2024年第22届累计超过3000余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筹集善款超30万全部捐献给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长期宣导并致力体育运动和慈善事业,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相关贡献。


2024年9月9日到9月11日第十七届世界华商大会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今次大会以“擘划新序 共创新局”为主题,将汇聚全球4000位企业领袖、专家与学者,为各方交流、互鉴与合作搭建有效平台。
今年的世界华商大会召集人组织兼秘书处、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全球华商的经济合作不应局限于双向交流,而是应该走向多元合作,避免政治风险。“比如,马来西亚可以跟英国和中东合作,中东也可以跟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合作。这种多元化合作模式,有助于避免一些政治性的看法,在推动全球华商的经济合作方面也更加务实。”
蔡冠深接受专访时指出,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凭藉“一国两制”的独特地位,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的桥梁作用。“香港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中国政府定位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金融、贸易和创新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为全球华商提供无与伦比的机遇和平台。”香港拥有全球领先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科技创新方面不仅是引进外资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桥梁。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卢成全表示,华商和商会建立了强有力的商业网络,成为政府和商界之间的重要桥梁。他说,世界正处于关键转折点,亟需政府和企业界展现前瞻性思维,采取跨国界的协调行动,应对全球挑战。未来期盼在香港国际软法促进总会可以配合更多的法学专家和软法专家,共同推进以红十字人道主义为中心的亚太地区及南太平洋区域共同发展,制定相关友好和平的各种规则规范,对高科技产业及其他相关联新时代科技,以现中国式现代化配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2024年9月8日上午,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投资链接世界”为年度主题的洽谈会,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主题方式。投洽会践行全球发展倡议,著眼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以双向投资促进助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致力于打造双向投资促进、权威信息发布和投资趋势研讨三大平台,已发展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盛会之一,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吸引了119个国家和地区参会参展,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约占八成。2024年9月11日,以“投资链接世界”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闭幕,据初步统计,688个项目在大会期间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额达4889.2亿元。

2024年9月4-5日,陈建辉主席和邱建新董事长共同参加,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工商协进会、澳门中华总商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经贸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台北市成功召开。香港中华总商会为两岸和平发展和推动经济多方发展、多边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论坛以“十届有成 携手向前”为主题,汇聚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工商界领袖,共同分享与探讨新形势下四地经贸合作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挑战与机遇。此次论坛向港澳台工商界充分展示了大陆在经济发展与科技研发领域的成效与发展潜力,增进了两岸四地同胞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探讨了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此次论坛的两大主题“AI”与“绿色转型”,不仅反映了全球发展的趋势,也凸显了对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相信借此论坛之契机,两岸四地能把握两大趋势,发挥优势互补的增效作用,抢占全球市场商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这两个时代主题不仅会改变社会发展方向,也给工商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澳门具有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优势,澳门特区政府正积极推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澳门中华总商会将积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未来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在高新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互补合作。
香港中华总商会曾智明副会长在致辞中分享了在新经济格局下的四点观察,并提出香港可在协同打造更强的区域供应链、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及推动绿色经济方面发挥作用,推动海峡两岸和港澳工商界在新时代探索更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新空间。
韩国瑜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在中华文化孕育下,“地缘”“人缘”“商缘”聚合,合作潜力无穷。他特别提到,该论坛自2012年举办至今,已成为两岸工商界的年度盛会。本届论坛设置主题“人工智能”及“企业永续”,如今正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产业界、科技界及学界精英共探合作的最佳时机。
协同打造更强的区域供应链、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及推动绿色经济方面发挥作用,推动海峡两岸和港澳工商界在新时代探索更多元化的区域合作新空间。海峡两岸暨港澳经贸论坛由中国工经联、香港中华总商会、工商协进会和澳门中华总商会于2012年共同发起,每年一届,四方轮流承办。论坛旨在凝聚民间力量,增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工商界的互动交流,推动两岸四地经贸与产业合作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第十届论坛交流了经贸信息,传递了同胞情谊,加固了友好桥梁。论坛期间,港澳台三地企业家多次提出,今后要加强与内地、与大陆联系,拓展平台,增加来往,为两岸经贸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作出更多贡献。
论坛自2012年创办以来,在中央港澳办、中央台办和商务部等部门的指导与参与下,已成为为数不多由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工商协会主办的高规格机制性品牌活动,在持续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工商界深度参与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携手打造更加紧密融合的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发挥著重要作用。海峡两岸暨港澳经贸论坛等活动在台湾举办,不但能让两岸产业探索出更多合作路径,更能让双方以经贸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创造更多对话空间,进而营造有利两岸和缓的氛围。两岸经贸论坛,携手向前,共创繁荣新篇章!
(作者系国际软法促进总会主席、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永远名誉主席兼常务副会长)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0/4/wa0MtUwHueyowQJDd4KycHUPDjQrtS8c8cX.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