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最近,关于本港公屋建设和解决㓥房问题有三则消息值得关注——
其一,行政长官李家超于8月2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已向他提交报告,他把最近在施政报告咨询时收到的相关意见提供给工作组,指示1个月内提交进一步研究结果,并会作全面考虑和适时公布决定。
其二, 香港房屋局长何永贤9月2日在传媒会上宣布,推出“幸福设计”指引,作为日后新建公营房屋及现有屋邨翻新的参考和设计依据。指引包括“活力健康”“绿色生活”“乐龄安居”“跨代共融”“家社互联”“城市连结”“增值上流”和“地方形象”八个幸福概念,以及衍生逾50个幸福策略及170多个设计建议。
其三,香港房屋局9月3日公布推出“简约公屋住户特别津贴试验计划”,为“简约公屋”住户提供一次性特别津贴。
这三则消息令许多市民甚感欣慰,说明李家超及特区政府在解决公屋及㓥房问题上进展不错,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基层市民的期待。
此前,政府官员多次公开表示,已觅得足够未来10年满足30.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建设的土地。可见,“用地难”已缓解,“如何建公屋?”是重点。笔者认为,建设公屋须群策群力,尤其关注以下四个重点问题。
保持定力,勿受房价下跌影响
香港楼市在全面“撤辣”后,经历了短暂的火爆,现在还是呈现下跌趋势。面对这种行情,还要不要建设大量公屋?
回想香港回归之初,首届特区政府提出“八万五计划”,即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但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房价6年内下跌达60%,许多家庭的屋宇成为负资产,“八万五计划”被迫中止。在2003年香港房价走出低谷后,公屋建设依然没有进展,导致“上楼”轮候时间越来越长。
修房造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几十年一遇”的大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更是百年之计。因此,一定要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建设公屋上不能短视。必须看到,公屋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公共产品。社会福利归社会福利,市场竞争归市场竞争,公营房屋与私营房屋是两条轨道上的产品,不能因为房价下跌,就惊慌失措,削减公屋建设计划。
这一点,香港应向新加坡学习。新加坡建国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地按计划推进“组屋”建设,不受房价涨跌影响,保持定力,住房问题才得以解决。
终极目标,饱和供应解难题
㓥房问题和公屋建设其实是“一体两面”,由于公屋轮候时间太长,人们就寻找临时住所,㓥房就有了市场。轮候时间越长,㓥房的需求量越大。
因此,解决㓥房问题,短期靠规范管理,长期靠增加公屋供应。按照香港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去年7月在理大出席公屋设计比赛开幕礼致辞时的说法,从去年算起5年内,公屋每年平均有3.17万个单位落成,相比起之前10年每年平均约1.58万个单位高出一倍。公屋轮候时间有望从2021/22年度的6.1年,下降至2026/27年度的4.5年。
从长远来看,公屋轮候时间缩减至4.5年后,并非终极目标,还应继续增加公屋供给,以达到“饱和供应”状态。也就是说,凡符合条件的人士随时可申请到公屋。这样,㓥房彻底失去市场,自然淘汰。
还应看到,香港要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公屋供应是重要的条件。其一 ,人才来港有一个观察期和适应期,这个期间不会下决心在香港置业,政府如果有过渡性保障房提供给他们,无疑增加了吸引人才的筹码。其二,香港“抢人才”计划针对的大多是大学毕业生,刚毕业的学生经济能力有限,大都无钱买房,政府提供专供这类人士的保障房,可留住更多人才。
瞄准需求,进行均衡布局
公屋选址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中心城区寸土寸金,且早已高楼林立,寻找公屋用地并不容易;在偏远地区建设公屋,基层市民不愿去居住。这是两难选择。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北部都会区空间庞大,那里可建设大批公屋,“上楼难”问题要彻底解决,必须等到“北都区”建设有起色的时候才行。这种观点比较偏颇,公屋要瞄准市民的需求,居住公屋的人士有多少在“北都区”上班呢?如果住在“北都区”,上班在港岛,岂不是加剧了城市拥堵、增加了通勤成本?因此,公屋选址应避免过度集中,以“分散均衡”的原则来布局。
香港可以借鉴上海的思路。上海曾规定,开发商向政府提供总建筑面积占比5%的限定价格商品房,作为人才公寓等用途。建成后,由政府有关部门按该地块住宅楼盘销售均价的60%进行回购,产权属于政府,开发商仅是代建。
试想,开发商为了卖房,选择的地段不会差,也会修建一些配套设施,且各开发商建造的楼盘分布在不同区域,这样一来,社会保障房也就分布城市的不同区域,避免了过度集中和位置偏远两个问题。
理念开放,多造幸福社区
今年2月,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来港调研时,到深水埗参观了香港首个“社区客厅”项目。夏宝龙称赞“社区客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切实针对㓥房户的难点痛点,帮助㓥房户解决生活所需,值得推广。
夏宝龙对“社区客厅”的充分肯定启示我们,㓥房和公屋虽小,但打造“幸福社区”的空间很大,应以开放理念打造幸福社区。今后随著公屋供应量的整体增加,每个社区都应腾出适当空间,打造“公共厨房”“公共餐厅”“公共洗衣房”“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等等。家里空间狭小,让居民多到公共区域活动,不仅提升了幸福指数,还增加了邻里互动,有利于建设共融社会。
以开放理念打造幸福社区,应让社区居民成为“设计者”。近日,房屋局局长何永贤透过媒体向市民介绍“幸福设计”指引,市民非常关注,还提出了很多建议。下一步,应广纳民意,让更多市民参与“幸福社区”的建设。
公屋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如何进一步群策群力,以上四点是关键和重点,特区政府若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视野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著一届干”,相信终有成效。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9/5/OacUpDb5zaGLuHYLO1JY0cRAwLsfYoC2XvY.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最近,关于本港公屋建设和解决㓥房问题有三则消息值得关注——
其一,行政长官李家超于8月2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已向他提交报告,他把最近在施政报告咨询时收到的相关意见提供给工作组,指示1个月内提交进一步研究结果,并会作全面考虑和适时公布决定。
其二, 香港房屋局长何永贤9月2日在传媒会上宣布,推出“幸福设计”指引,作为日后新建公营房屋及现有屋邨翻新的参考和设计依据。指引包括“活力健康”“绿色生活”“乐龄安居”“跨代共融”“家社互联”“城市连结”“增值上流”和“地方形象”八个幸福概念,以及衍生逾50个幸福策略及170多个设计建议。
其三,香港房屋局9月3日公布推出“简约公屋住户特别津贴试验计划”,为“简约公屋”住户提供一次性特别津贴。
这三则消息令许多市民甚感欣慰,说明李家超及特区政府在解决公屋及㓥房问题上进展不错,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基层市民的期待。
此前,政府官员多次公开表示,已觅得足够未来10年满足30.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建设的土地。可见,“用地难”已缓解,“如何建公屋?”是重点。笔者认为,建设公屋须群策群力,尤其关注以下四个重点问题。
保持定力,勿受房价下跌影响
香港楼市在全面“撤辣”后,经历了短暂的火爆,现在还是呈现下跌趋势。面对这种行情,还要不要建设大量公屋?
回想香港回归之初,首届特区政府提出“八万五计划”,即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但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房价6年内下跌达60%,许多家庭的屋宇成为负资产,“八万五计划”被迫中止。在2003年香港房价走出低谷后,公屋建设依然没有进展,导致“上楼”轮候时间越来越长。
修房造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几十年一遇”的大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更是百年之计。因此,一定要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建设公屋上不能短视。必须看到,公屋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公共产品。社会福利归社会福利,市场竞争归市场竞争,公营房屋与私营房屋是两条轨道上的产品,不能因为房价下跌,就惊慌失措,削减公屋建设计划。
这一点,香港应向新加坡学习。新加坡建国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地按计划推进“组屋”建设,不受房价涨跌影响,保持定力,住房问题才得以解决。
终极目标,饱和供应解难题
㓥房问题和公屋建设其实是“一体两面”,由于公屋轮候时间太长,人们就寻找临时住所,㓥房就有了市场。轮候时间越长,㓥房的需求量越大。
因此,解决㓥房问题,短期靠规范管理,长期靠增加公屋供应。按照香港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去年7月在理大出席公屋设计比赛开幕礼致辞时的说法,从去年算起5年内,公屋每年平均有3.17万个单位落成,相比起之前10年每年平均约1.58万个单位高出一倍。公屋轮候时间有望从2021/22年度的6.1年,下降至2026/27年度的4.5年。
从长远来看,公屋轮候时间缩减至4.5年后,并非终极目标,还应继续增加公屋供给,以达到“饱和供应”状态。也就是说,凡符合条件的人士随时可申请到公屋。这样,㓥房彻底失去市场,自然淘汰。
还应看到,香港要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公屋供应是重要的条件。其一 ,人才来港有一个观察期和适应期,这个期间不会下决心在香港置业,政府如果有过渡性保障房提供给他们,无疑增加了吸引人才的筹码。其二,香港“抢人才”计划针对的大多是大学毕业生,刚毕业的学生经济能力有限,大都无钱买房,政府提供专供这类人士的保障房,可留住更多人才。
瞄准需求,进行均衡布局
公屋选址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中心城区寸土寸金,且早已高楼林立,寻找公屋用地并不容易;在偏远地区建设公屋,基层市民不愿去居住。这是两难选择。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北部都会区空间庞大,那里可建设大批公屋,“上楼难”问题要彻底解决,必须等到“北都区”建设有起色的时候才行。这种观点比较偏颇,公屋要瞄准市民的需求,居住公屋的人士有多少在“北都区”上班呢?如果住在“北都区”,上班在港岛,岂不是加剧了城市拥堵、增加了通勤成本?因此,公屋选址应避免过度集中,以“分散均衡”的原则来布局。
香港可以借鉴上海的思路。上海曾规定,开发商向政府提供总建筑面积占比5%的限定价格商品房,作为人才公寓等用途。建成后,由政府有关部门按该地块住宅楼盘销售均价的60%进行回购,产权属于政府,开发商仅是代建。
试想,开发商为了卖房,选择的地段不会差,也会修建一些配套设施,且各开发商建造的楼盘分布在不同区域,这样一来,社会保障房也就分布城市的不同区域,避免了过度集中和位置偏远两个问题。
理念开放,多造幸福社区
今年2月,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来港调研时,到深水埗参观了香港首个“社区客厅”项目。夏宝龙称赞“社区客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切实针对㓥房户的难点痛点,帮助㓥房户解决生活所需,值得推广。
夏宝龙对“社区客厅”的充分肯定启示我们,㓥房和公屋虽小,但打造“幸福社区”的空间很大,应以开放理念打造幸福社区。今后随著公屋供应量的整体增加,每个社区都应腾出适当空间,打造“公共厨房”“公共餐厅”“公共洗衣房”“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等等。家里空间狭小,让居民多到公共区域活动,不仅提升了幸福指数,还增加了邻里互动,有利于建设共融社会。
以开放理念打造幸福社区,应让社区居民成为“设计者”。近日,房屋局局长何永贤透过媒体向市民介绍“幸福设计”指引,市民非常关注,还提出了很多建议。下一步,应广纳民意,让更多市民参与“幸福社区”的建设。
公屋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如何进一步群策群力,以上四点是关键和重点,特区政府若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视野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著一届干”,相信终有成效。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9/5/OacUpDb5zaGLuHYLO1JY0cRAwLsfYoC2Xv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