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冯琳)北京报道:9月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等有关进展。
据介绍,9月11日至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将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共同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本次会议已经列入了去年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将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四个领域推动开展一批务实合作项目,促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提质升级、深化拓展,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紫荆杂志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有关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请问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方面,目前都取得了哪些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果?
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主持工作)盛莉回答指出,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知识产权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国内有关部门在2016年和2018年先后举办两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习近平主席专门向2018年会议致贺信,希望与会各方加强对话,扩大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使用知识产权,共同建设创新之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在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的指引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知识产权领域得到广泛认同。
二是合作布局不断拓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政府间协议。2023年,发起并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被纳入中国—中亚机制。持续推进中国—东盟机制性交流,成功举办第14届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深入推进金砖国家、中蒙俄、中非、中拉等多边和小多边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与共建国家的双边合作,截至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与57个共建国家签署了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三是合作取得务实成果。3项知识产权合作成果被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积极推进与共建国家在知识产权政策沟通、人员培训、学位教育、知识产权审查、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2013年以来,面向共建国家举办50余次培训班,累计培训1300余名共建国家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录取来自50余个国家的230名学员参加“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先后向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出专家开展交流和培训,支持共建国家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特别是,推动了中国发明专利在柬埔寨直接登记生效,老挝认可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果,与泰国稳步开展了“3+3”地理标志互保试点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与18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开展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成为10个共建国家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的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盛莉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深化拓展“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扎实推进各项务实合作项目,有力支撑我国与共建国家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9/4/XFKAXPdZ1sjBXhyCis5zMgAgzhWX1P1MgR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