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 陈清霞
香港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高端,应利用特有优势、更大作为服务国家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更好助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对香港的必然要求,也是香港的应尽职责。
香港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大有可为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推动和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这给香港坚持“一国两制”制度,深层次参与全面深化改革,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实现由治及兴,把香港建设得更好,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指明方向,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的重要法宝,面对纷繁复杂、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香港必须与时俱进,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持续改革、积极进取实现香港更好发展。这样才能立足国家对外开放前沿高端,以特有优势、更大作为服务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更好助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对香港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尽职责。
以特有优势助推制度型开放。《决定》提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这一重要部署是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著力点,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有力举措,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香港制度型开放领先,规则、规制、标准等与国际接轨,城市治理、管治及机制体制,既体现规则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又具有自身特色和特点,运作通畅,成熟定型。香港超前、高度的开放思维观念,引导、推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对外开放。这对我国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对接,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经验,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路径和做法经验,对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重要作用。
以独特作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决定》提出,“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在于结合大湾区经济特色优势,促进不同制度、机制和货币的区域优势互补,推动制度型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打造开放、包容、多元发展的示范样板。香港既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又承担“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职责,还是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特有通道。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优势突出。尤其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香港所发挥的作用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具有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得天独厚的条件。香港更深层次参与大湾区建设,与广东、深圳深入进行金融、司法、科技等方面机制体制创新探索,与珠三角城市深度合作共同“走出去、引进来”,与大湾区各方面联手提升国际化程度,更好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致力将大湾区建设成为最具引领作用、占据发展先机的区域,进一步提升区域开放高地的带动作用。
以更优条件吸引聚集国际高端人才。《决定》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高地”。香港具备吸引全球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其他各类高端要素资源流入的条件,在区域性或全球性经济、金融、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发展引领中的作用很重要。近年特区政府增加对科技创新投资、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实施见到成效。香港凭借法治基础牢固、市场自由度较高、税制简单税负较低、公共管治和公共服务高效、基础设备完备、专业服务国际化、营商环境优质等,吸引外来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资金的优势凸显。尤其在当前国际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情形下,香港充分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资本与市场、技术与产业及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的桥梁作用,更能在全球范围内吸纳我国受到各种条件制约而难以取得的技术、人才和资金,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高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持和保障。
“超级联系人”升级版发挥更大作用
《决定》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安排,对香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提出更高要求。香港需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快推进由治及兴,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巩固提升特有优势,把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发挥的更好。
持续巩固、建设、完善“八大中心”。国家对香港“八大中心”定位,既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充分发挥香港特有优势和作用。日前《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3》调查报告显示,在世界43个参评知名城市中,香港名列第4,比上一年度上升2位,表明香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站稳脚跟,逆势而上,巩固、提升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八大中心”建设的推进还不够平衡,有的在以往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巩固、提升,有的需要加快整体规划、完善配置、突出时效,有的功能作用、创新举措仍需强化和加强。香港凸显优势在国际金融中心,面对新情况新任务,进一步强化连接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纽带作用,顺畅内外金融交互渠道,优化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金融链接机制,助力内地高层次金融开放。加强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连接内地资本和国际资本,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资金支持。持续打造主导型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维持内外金融市场有效互动。积极创新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风险管理服务,帮助“一带一路”项目降低风险、提高项目可行性和成功率。只有把“八个中心”建设好并不断巩固、提升,才能更好发挥和体现香港在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强化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优势。香港具有联通和服务世界的功能,聚集国际城市高端要素,在全球和区域经济等领域有著重要影响,保持、发展国际交往领先,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就应持续增强吸引力、影响力和联通力。进一步提升宜居和宜业程度,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使医疗服务资源更加充足、医疗服务更加公平;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生活成本和租金水平,降低创业启动成本;加大对于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业态的支持力度,降低初创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强吸引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著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积极提供办公场所、公共服务等方面更为便利条件,吸引更多外国经贸机构和跨国公司在港设立办事部门和区域总部,不断扩大影响力。采取更有力举措提升联络各国、沟通世界的互联能力,加速数字网络布局,提供更便捷、更适宜的营商环境;加强交通联通配置、优化,彰显更高质量的服务;增多、提升召开国际会议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拓展、扩大商务交往,不断强化联通力。使香港更好发挥国家联通外部世界重要枢纽的作用。
结合香港特有优势,进一步提质增效。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高水平专业服务与高端人才配套等,发挥了连接内地与世界各国、促进资本和贸易全球流动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超级联系人”作用。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取得更大成就,要求香港“超级联系人”提质增效,以升级版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香港特有优势,锚定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突破点、关键点,制定有力举措攻坚克难;聚焦产业项目管理、生产性服务管理和创新研发能力等,提供高端专业服务和咨询服务;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金融、税收等领域多边合作,持续积累资源能力;发挥“两头在外”功能,成为支持我国企业海外营销业务、海外工厂和平台建设的中心,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对外开放走深走实作出更大努力。
健全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长期以来,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发挥的作用显著、成效突出,积累、摸索了成功做法和工作模式。推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香港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势在必行。一些与香港开展交流合作成果丰硕的省市,建立健全高层次工作机制,搞好顶层设计,有组织、有规划、有目标地开展合作,把香港作用发挥到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香港高端专业服务界与内地同业合作比较广泛,在此基础上定向建立行业、专业协会或机构,形成系统机制运作规范化、制度化。国家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抓手是与国际规则对接,香港制度型开放提供参考借鉴。由国家部委牵头,选择相关自贸区与香港建立合作机制,深入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对接探索,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管理改革、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推出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9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9/2/U6eAZlPAvV8uPQ7GZrq3rXlEgGM5uFN51gr.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香港 陈清霞
香港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高端,应利用特有优势、更大作为服务国家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更好助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对香港的必然要求,也是香港的应尽职责。
香港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大有可为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推动和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这给香港坚持“一国两制”制度,深层次参与全面深化改革,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实现由治及兴,把香港建设得更好,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指明方向,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的重要法宝,面对纷繁复杂、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香港必须与时俱进,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持续改革、积极进取实现香港更好发展。这样才能立足国家对外开放前沿高端,以特有优势、更大作为服务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更好助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对香港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尽职责。
以特有优势助推制度型开放。《决定》提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这一重要部署是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著力点,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有力举措,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香港制度型开放领先,规则、规制、标准等与国际接轨,城市治理、管治及机制体制,既体现规则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又具有自身特色和特点,运作通畅,成熟定型。香港超前、高度的开放思维观念,引导、推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对外开放。这对我国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对接,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经验,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路径和做法经验,对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重要作用。
以独特作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决定》提出,“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在于结合大湾区经济特色优势,促进不同制度、机制和货币的区域优势互补,推动制度型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打造开放、包容、多元发展的示范样板。香港既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又承担“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职责,还是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特有通道。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优势突出。尤其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香港所发挥的作用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具有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得天独厚的条件。香港更深层次参与大湾区建设,与广东、深圳深入进行金融、司法、科技等方面机制体制创新探索,与珠三角城市深度合作共同“走出去、引进来”,与大湾区各方面联手提升国际化程度,更好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致力将大湾区建设成为最具引领作用、占据发展先机的区域,进一步提升区域开放高地的带动作用。
以更优条件吸引聚集国际高端人才。《决定》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高地”。香港具备吸引全球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其他各类高端要素资源流入的条件,在区域性或全球性经济、金融、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发展引领中的作用很重要。近年特区政府增加对科技创新投资、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实施见到成效。香港凭借法治基础牢固、市场自由度较高、税制简单税负较低、公共管治和公共服务高效、基础设备完备、专业服务国际化、营商环境优质等,吸引外来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资金的优势凸显。尤其在当前国际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情形下,香港充分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资本与市场、技术与产业及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的桥梁作用,更能在全球范围内吸纳我国受到各种条件制约而难以取得的技术、人才和资金,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高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持和保障。
“超级联系人”升级版发挥更大作用
《决定》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安排,对香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提出更高要求。香港需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快推进由治及兴,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巩固提升特有优势,把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发挥的更好。
持续巩固、建设、完善“八大中心”。国家对香港“八大中心”定位,既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充分发挥香港特有优势和作用。日前《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3》调查报告显示,在世界43个参评知名城市中,香港名列第4,比上一年度上升2位,表明香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站稳脚跟,逆势而上,巩固、提升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八大中心”建设的推进还不够平衡,有的在以往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巩固、提升,有的需要加快整体规划、完善配置、突出时效,有的功能作用、创新举措仍需强化和加强。香港凸显优势在国际金融中心,面对新情况新任务,进一步强化连接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纽带作用,顺畅内外金融交互渠道,优化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金融链接机制,助力内地高层次金融开放。加强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连接内地资本和国际资本,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资金支持。持续打造主导型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维持内外金融市场有效互动。积极创新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风险管理服务,帮助“一带一路”项目降低风险、提高项目可行性和成功率。只有把“八个中心”建设好并不断巩固、提升,才能更好发挥和体现香港在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强化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优势。香港具有联通和服务世界的功能,聚集国际城市高端要素,在全球和区域经济等领域有著重要影响,保持、发展国际交往领先,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就应持续增强吸引力、影响力和联通力。进一步提升宜居和宜业程度,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使医疗服务资源更加充足、医疗服务更加公平;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生活成本和租金水平,降低创业启动成本;加大对于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业态的支持力度,降低初创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强吸引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著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积极提供办公场所、公共服务等方面更为便利条件,吸引更多外国经贸机构和跨国公司在港设立办事部门和区域总部,不断扩大影响力。采取更有力举措提升联络各国、沟通世界的互联能力,加速数字网络布局,提供更便捷、更适宜的营商环境;加强交通联通配置、优化,彰显更高质量的服务;增多、提升召开国际会议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拓展、扩大商务交往,不断强化联通力。使香港更好发挥国家联通外部世界重要枢纽的作用。
结合香港特有优势,进一步提质增效。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高水平专业服务与高端人才配套等,发挥了连接内地与世界各国、促进资本和贸易全球流动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超级联系人”作用。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取得更大成就,要求香港“超级联系人”提质增效,以升级版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香港特有优势,锚定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突破点、关键点,制定有力举措攻坚克难;聚焦产业项目管理、生产性服务管理和创新研发能力等,提供高端专业服务和咨询服务;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金融、税收等领域多边合作,持续积累资源能力;发挥“两头在外”功能,成为支持我国企业海外营销业务、海外工厂和平台建设的中心,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对外开放走深走实作出更大努力。
健全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长期以来,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发挥的作用显著、成效突出,积累、摸索了成功做法和工作模式。推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香港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势在必行。一些与香港开展交流合作成果丰硕的省市,建立健全高层次工作机制,搞好顶层设计,有组织、有规划、有目标地开展合作,把香港作用发挥到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香港高端专业服务界与内地同业合作比较广泛,在此基础上定向建立行业、专业协会或机构,形成系统机制运作规范化、制度化。国家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抓手是与国际规则对接,香港制度型开放提供参考借鉴。由国家部委牵头,选择相关自贸区与香港建立合作机制,深入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对接探索,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管理改革、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推出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9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9/2/U6eAZlPAvV8uPQ7GZrq3rXlEgGM5uFN51g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