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从前天到今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北京进行三天的会谈。这是过去一年半时间里,继维也纳、马耳他、曼谷三次“王沙会”之后的第四次会谈。舆论对此次会谈有不同角度的解读。其实,要准确理解“王沙会”用意,首先应听听他们两人怎么说。
27日,王毅和沙利文共同会见中外媒体记者。王毅说: “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是中美双方的共同职责,也是此次战略沟通的主要任务。期待双方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就此进行深入沟通,推动中美关系朝著旧金山愿景克服干扰、排除障碍,真正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沙利文说:“拜登总统致力于负责任地管理美中关系,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并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期待通过此次战略沟通,同中方就广泛议题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
显然,王毅和沙利文并非为一时一事而“会”,而是为了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聚焦战略性、实质性、建设性,走到了一起。
“战略认知”事关全局和长远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此次会晤,王毅的头衔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没有提外交部长一职。这表明,他代表的是中国国家主席和最高决策层;沙利文的职务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表明,他代表的是美国总统,属于智囊团队,与布林肯、耶伦等不同。
“王沙会”重点聚焦什么战略问题呢?首先是“战略认知”,就是彼此如何认识对方。
拜登政府把中国明确为“最大竞争对手”和“21世纪最大地缘政治挑战”。中国认为中美是“合作伙伴”,中美应抛弃传统大国冲突对抗的逻辑,建立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新型大国关系,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双赢。
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崛起必然取代美国的地位、重塑国际秩序。这个观点的其背后是“对抗思维”:非黑即白,非友则敌。美国不少政客认为,人性本恶,若不把后来者“摁住”,后来者总有一天就会把自己“打趴”。自美国坐上“世界老大”的宝座后,就成了“修理世界老二”的“专业户”。英国、德国、前苏联、日本都被美国打压下去了,现在目标是中国。
在中国人看来,中国崛起是中国之福,也是世界之幸。这个观点的背后是“和合理念”:“君子和而不同”“和气生财”“协和万邦”。中国人认为人性本善,只要一心向善,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以“和平、和睦、和善”为目的,以“合作”为手段,发展国与国的关系,追求世界大同。
“战略认知”事关全局和长远。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讲到:“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发展”。“王沙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树立正确对华认知”,正是从认知层面入手,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围绕中美主要矛盾展开会谈
此次“王沙会”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美国总统竞选进入关键时刻,拜登政府在任期不足5个月时间里,会不会折腾点事?二是中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大战略下会不会有新动作?
以上担心固然有一定道理,但要看到以下两点:从美国来看,若民主党的哈里斯当选下届总统,将会延续拜登“结盟遏制”的对华政策;若共和党的特朗普当选下届总统,将会重演“蛮横强压”的对华逻辑。二者的本质相同,只是手法不同而已。从中国来看,中国希望专心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国不惹事,但如果有谁碰触中国核心利益,中国也不怕事。
从长远来看,中美之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崛起与美国担心中国崛起会取代美国地位的之间的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作用下,双方的冲突基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台湾问题。美国实施“模糊战略”,一方面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一方面支持和武装“台独”势力;中国坚决反对,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坚定不移。
二是“国安泛化”问题。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进行经济和科技封锁,不惜违反WTO规则;中国反对“小院高墙”,坚决维护自身的发展权利。
三是南海问题。美国以“维护航行自由”的名义介入南海,挑唆相关国家挑战中国主权;中国坚决反对域外国家插手,主张域内国家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争端。
“王沙会”围绕中美主要矛盾进行沟通磋商,双方旨在亮明底线,以免发生战略误判。
管控分歧和交换意见并重
中美元首去年在旧金山会晤之后,双方外交、财经、执法、气候变化团队以及两军都在保持沟通,两国官方建立或恢复了2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民间往来也在增加。“王沙会”是管总的,会谈确定了大原则,其他工作组才会沟通顺畅;因此,此次会谈应该是管控分歧和交换意见并重。
一是台湾问题重申红线。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至今唯一没有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国家,绝不容忍“台独”,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利益,美国必须尊重。
二是南海问题明确原则。“南海纠纷”是历史形成的,只能由域内国家通过谈判加以和平解决,域外力量没有权利插手干预。这是中国的立场原则。
三是国家安全与经济活动要有边界。如果正常的经济活动受到干扰,不仅会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也会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双方应该形成共识。
四是针对国际局势交换意见。中国对俄乌局势、巴以局势的一贯立场是“劝和促谈”,美国的“战争与和平”理念与中国不同,应该进行沟通。同时,美国向乌克兰、以色列提供武器,中国从未向任何冲突一方提供武器,但美国却指责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经贸合作,并制裁相关企业,也毫无道理。
王毅说:“希望这次会谈一如既往,是战略性的,也是实质性的,当然同时也应该富有建设性。”所谓“战略性”是明确大方向、大原则;所谓“实质性”,是对具体问题形成共识;所谓“建设性”,是找到破解难题的新路径,有创新之处。
中美关系尚未企稳;它的走向事关香港长远发展。两国关系继续朝著“稳下来,好起来”的方向发展,有利于香港当好“超级联络人”和“超级增值人”。因此,香港各界对这次“王沙会”高度关注、充满期待。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发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29/B0PODPPVtUZ43JqrVsCKqZ6aWoMdxSzsyvZ.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从前天到今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北京进行三天的会谈。这是过去一年半时间里,继维也纳、马耳他、曼谷三次“王沙会”之后的第四次会谈。舆论对此次会谈有不同角度的解读。其实,要准确理解“王沙会”用意,首先应听听他们两人怎么说。
27日,王毅和沙利文共同会见中外媒体记者。王毅说: “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是中美双方的共同职责,也是此次战略沟通的主要任务。期待双方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就此进行深入沟通,推动中美关系朝著旧金山愿景克服干扰、排除障碍,真正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沙利文说:“拜登总统致力于负责任地管理美中关系,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并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期待通过此次战略沟通,同中方就广泛议题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
显然,王毅和沙利文并非为一时一事而“会”,而是为了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聚焦战略性、实质性、建设性,走到了一起。
“战略认知”事关全局和长远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此次会晤,王毅的头衔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没有提外交部长一职。这表明,他代表的是中国国家主席和最高决策层;沙利文的职务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表明,他代表的是美国总统,属于智囊团队,与布林肯、耶伦等不同。
“王沙会”重点聚焦什么战略问题呢?首先是“战略认知”,就是彼此如何认识对方。
拜登政府把中国明确为“最大竞争对手”和“21世纪最大地缘政治挑战”。中国认为中美是“合作伙伴”,中美应抛弃传统大国冲突对抗的逻辑,建立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新型大国关系,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双赢。
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崛起必然取代美国的地位、重塑国际秩序。这个观点的其背后是“对抗思维”:非黑即白,非友则敌。美国不少政客认为,人性本恶,若不把后来者“摁住”,后来者总有一天就会把自己“打趴”。自美国坐上“世界老大”的宝座后,就成了“修理世界老二”的“专业户”。英国、德国、前苏联、日本都被美国打压下去了,现在目标是中国。
在中国人看来,中国崛起是中国之福,也是世界之幸。这个观点的背后是“和合理念”:“君子和而不同”“和气生财”“协和万邦”。中国人认为人性本善,只要一心向善,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以“和平、和睦、和善”为目的,以“合作”为手段,发展国与国的关系,追求世界大同。
“战略认知”事关全局和长远。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讲到:“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发展”。“王沙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树立正确对华认知”,正是从认知层面入手,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围绕中美主要矛盾展开会谈
此次“王沙会”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美国总统竞选进入关键时刻,拜登政府在任期不足5个月时间里,会不会折腾点事?二是中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大战略下会不会有新动作?
以上担心固然有一定道理,但要看到以下两点:从美国来看,若民主党的哈里斯当选下届总统,将会延续拜登“结盟遏制”的对华政策;若共和党的特朗普当选下届总统,将会重演“蛮横强压”的对华逻辑。二者的本质相同,只是手法不同而已。从中国来看,中国希望专心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国不惹事,但如果有谁碰触中国核心利益,中国也不怕事。
从长远来看,中美之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崛起与美国担心中国崛起会取代美国地位的之间的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作用下,双方的冲突基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台湾问题。美国实施“模糊战略”,一方面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一方面支持和武装“台独”势力;中国坚决反对,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坚定不移。
二是“国安泛化”问题。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进行经济和科技封锁,不惜违反WTO规则;中国反对“小院高墙”,坚决维护自身的发展权利。
三是南海问题。美国以“维护航行自由”的名义介入南海,挑唆相关国家挑战中国主权;中国坚决反对域外国家插手,主张域内国家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争端。
“王沙会”围绕中美主要矛盾进行沟通磋商,双方旨在亮明底线,以免发生战略误判。
管控分歧和交换意见并重
中美元首去年在旧金山会晤之后,双方外交、财经、执法、气候变化团队以及两军都在保持沟通,两国官方建立或恢复了2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民间往来也在增加。“王沙会”是管总的,会谈确定了大原则,其他工作组才会沟通顺畅;因此,此次会谈应该是管控分歧和交换意见并重。
一是台湾问题重申红线。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至今唯一没有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国家,绝不容忍“台独”,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利益,美国必须尊重。
二是南海问题明确原则。“南海纠纷”是历史形成的,只能由域内国家通过谈判加以和平解决,域外力量没有权利插手干预。这是中国的立场原则。
三是国家安全与经济活动要有边界。如果正常的经济活动受到干扰,不仅会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也会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双方应该形成共识。
四是针对国际局势交换意见。中国对俄乌局势、巴以局势的一贯立场是“劝和促谈”,美国的“战争与和平”理念与中国不同,应该进行沟通。同时,美国向乌克兰、以色列提供武器,中国从未向任何冲突一方提供武器,但美国却指责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经贸合作,并制裁相关企业,也毫无道理。
王毅说:“希望这次会谈一如既往,是战略性的,也是实质性的,当然同时也应该富有建设性。”所谓“战略性”是明确大方向、大原则;所谓“实质性”,是对具体问题形成共识;所谓“建设性”,是找到破解难题的新路径,有创新之处。
中美关系尚未企稳;它的走向事关香港长远发展。两国关系继续朝著“稳下来,好起来”的方向发展,有利于香港当好“超级联络人”和“超级增值人”。因此,香港各界对这次“王沙会”高度关注、充满期待。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发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29/B0PODPPVtUZ43JqrVsCKqZ6aWoMdxSzsyv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