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请求,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邀请中央宣讲团来港宣讲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区政府昨日分别在政府总部及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两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与会者超过1200人。来港宣讲的中央宣讲团成员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
两场宣讲会均由行政长官李家超主持。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在宣讲会上致辞。上午在政府总部举行的宣讲会的出席人员包括特区政府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司法界代表,以及重要法定机构负责人;下午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宣讲会面向社会各界,包括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主要政团社团代表,以及工商界、专业界、教育界、传媒界及青年代表,全程由香港电台和政府网站直播。
沈春耀、王文涛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决定》,深入宣讲了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重大原则,重点解读了《决定》提出的重大措施和任务要求,系统讲解了中共中央对做好下半年工作的重要部署,对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指导意见。
李家超在宣讲会发言时表示,要理解三中全会《决定》重要性,对香港未来发展意义,把握机遇,进一步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高度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优势,在推动自身发展,及与内地高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致力寻求政策机制、体制的创新突破,持续巩固和提升自身优势,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为促进国家和香港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努力。
郑雁雄在致辞时指出,《决定》涉及香港的改革措施分量很重,饱含中央的关爱、眷顾与厚望重托,为香港更好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战略支点,为香港由治及兴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香港是改革开放的全程参与者、全情贡献者、全面得益者,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级的超级联系人、财富聚宝盆,具备了实现更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精神力量。
透过聆听宣讲,本港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更深刻认识到: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香港应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自身更好地发展,并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改革开放是更好发展的法宝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沈春耀在解读这个观点时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总是落后于时代,改革开放后,中国才真正赶上了时代步伐。
改革推动了开放,开放为改革注入活力。在改革和开放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社会各界活力迸发,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伟力。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6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三中全会把改革开放定义为“法宝”,这再次启示我们,改革开放也是香港实现更好发展的“法宝”。纵观香港的发展之路,每到关键时刻都能“逢变必兴”,正是缘于革除积弊,激发内生动力;敞开胸怀,迎接八面来风。
如今的香港,再次处于历史关头。从内部看,香港的产业结构单一,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悬殊,年轻人向上流动困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不足。从外部看,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对香港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香港作为一个细小、且外向型特征非常明显的经济体,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必须有忧患意识。向未来看,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以超乎人们想像的速度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而香港在创新科技领域并未走在世界前列!
世界在变化,香港怎么办?沈春耀、王文涛的宣讲给香港社会各界的体会是: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香港管治团队和社会各界须居安思危,凝聚共识,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更好发展的法宝。
聚焦“四个更”提升开放水平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七部分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王文涛在宣讲全会精神时讲到,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可从“四个更”来理解“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第一,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的开放;第二,更加积极的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第三,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开放;第四,更好促进合作共赢的开放。
香港是否需要进一步开放?答案是肯定的。香港的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开放的空间。比如,香港正在努力争取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旦加入该组织,意味着香港向各成员开放市场,各成员向香港开放市场。
那么,香港如何进一步推进开放?应结合国家开放重点,在“四个更”上发力。
其一,聚焦“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的开放”发力。香港市场经济发达,规则规制与国际接轨,应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内地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
其二,聚焦“更加积极的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发力。“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和进博会,都是国家自主开放的体现,已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香港应利用这些公共平台,推介“香港通道”“香港超级联络人”“香港超级增值人”等品牌,为外资进入内地、内资走向世界提供专业服务。
其三,聚焦“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开放”。新质生产力涉及到许多“新赛道”,需要扩大开放合作,营造开放创新生态,香港应围绕“新质生产力所需”提升开放水平,不仅为自己、也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优越环境。
其四,聚焦“更好促进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力。三中全会强调,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资金优势;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平台优势;香港背靠中国内地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通道优势。
香港如何在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体制中贡献力量?沈春耀、王文涛的宣讲给香港各界的体会是: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中,香港须依据自身优势,帮助各方合作共赢。
以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四部分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其中提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沈春耀、王文涛在宣讲中对这部分内容十分看重,认为香港的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在科技创新上拥有巨大潜力,未来大有可为。
香港拥有5所大学跻身世界百强,国家两院院士逾40人,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中心、28所与世界级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创新研发实验室。作为一个1100多平方公里、750万人口的城市,香港的科研资源富集程度是世界少有的。香港应据此优势,以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其一,香港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香港理工大学参与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令香港市民倍感振奋,香港应积极参与更多国家科研专项,搭乘“国家快车”。
其二,香港应在“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建设中有更大作为。该科技集群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二。在这个被称为“香港高校科研+深圳、广州创新产业”的模式当中,香港作用十分重要。香港应把科研做大,给该科技集群注入更大动能。
其三,香港应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上开新局。何为“国际高端人才”?何为“集聚高地”?香港应对照“两高”标准,找差距、订目标、添措施,尽快在人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怎么样以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沈春耀、王文涛的宣讲给香港各界的体会是,香港完全可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进更多人才,提供更多科研支持。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全会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将对中国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香港应把自身发展放在国家大局下观察,认清改革的必要性、开放的重要性、创新的紧迫性,结合香港实际找准发力点,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香港新篇章。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大公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27/pAiqz6GrdFHTeIm1HhID2aJn64Ex8RL80PB.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请求,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邀请中央宣讲团来港宣讲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区政府昨日分别在政府总部及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两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与会者超过1200人。来港宣讲的中央宣讲团成员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
两场宣讲会均由行政长官李家超主持。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在宣讲会上致辞。上午在政府总部举行的宣讲会的出席人员包括特区政府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司法界代表,以及重要法定机构负责人;下午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宣讲会面向社会各界,包括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主要政团社团代表,以及工商界、专业界、教育界、传媒界及青年代表,全程由香港电台和政府网站直播。
沈春耀、王文涛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决定》,深入宣讲了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重大原则,重点解读了《决定》提出的重大措施和任务要求,系统讲解了中共中央对做好下半年工作的重要部署,对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指导意见。
李家超在宣讲会发言时表示,要理解三中全会《决定》重要性,对香港未来发展意义,把握机遇,进一步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高度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优势,在推动自身发展,及与内地高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致力寻求政策机制、体制的创新突破,持续巩固和提升自身优势,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为促进国家和香港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而努力。
郑雁雄在致辞时指出,《决定》涉及香港的改革措施分量很重,饱含中央的关爱、眷顾与厚望重托,为香港更好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战略支点,为香港由治及兴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香港是改革开放的全程参与者、全情贡献者、全面得益者,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级的超级联系人、财富聚宝盆,具备了实现更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精神力量。
透过聆听宣讲,本港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更深刻认识到: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香港应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自身更好地发展,并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改革开放是更好发展的法宝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沈春耀在解读这个观点时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总是落后于时代,改革开放后,中国才真正赶上了时代步伐。
改革推动了开放,开放为改革注入活力。在改革和开放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社会各界活力迸发,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伟力。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6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三中全会把改革开放定义为“法宝”,这再次启示我们,改革开放也是香港实现更好发展的“法宝”。纵观香港的发展之路,每到关键时刻都能“逢变必兴”,正是缘于革除积弊,激发内生动力;敞开胸怀,迎接八面来风。
如今的香港,再次处于历史关头。从内部看,香港的产业结构单一,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悬殊,年轻人向上流动困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不足。从外部看,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对香港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香港作为一个细小、且外向型特征非常明显的经济体,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必须有忧患意识。向未来看,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以超乎人们想像的速度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而香港在创新科技领域并未走在世界前列!
世界在变化,香港怎么办?沈春耀、王文涛的宣讲给香港社会各界的体会是: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香港管治团队和社会各界须居安思危,凝聚共识,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更好发展的法宝。
聚焦“四个更”提升开放水平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七部分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王文涛在宣讲全会精神时讲到,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可从“四个更”来理解“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第一,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的开放;第二,更加积极的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第三,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开放;第四,更好促进合作共赢的开放。
香港是否需要进一步开放?答案是肯定的。香港的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开放的空间。比如,香港正在努力争取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一旦加入该组织,意味着香港向各成员开放市场,各成员向香港开放市场。
那么,香港如何进一步推进开放?应结合国家开放重点,在“四个更”上发力。
其一,聚焦“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的开放”发力。香港市场经济发达,规则规制与国际接轨,应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内地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
其二,聚焦“更加积极的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发力。“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和进博会,都是国家自主开放的体现,已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香港应利用这些公共平台,推介“香港通道”“香港超级联络人”“香港超级增值人”等品牌,为外资进入内地、内资走向世界提供专业服务。
其三,聚焦“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开放”。新质生产力涉及到许多“新赛道”,需要扩大开放合作,营造开放创新生态,香港应围绕“新质生产力所需”提升开放水平,不仅为自己、也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优越环境。
其四,聚焦“更好促进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力。三中全会强调,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资金优势;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拥有平台优势;香港背靠中国内地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通道优势。
香港如何在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体制中贡献力量?沈春耀、王文涛的宣讲给香港各界的体会是: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中,香港须依据自身优势,帮助各方合作共赢。
以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四部分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其中提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沈春耀、王文涛在宣讲中对这部分内容十分看重,认为香港的基础科研实力雄厚,在科技创新上拥有巨大潜力,未来大有可为。
香港拥有5所大学跻身世界百强,国家两院院士逾40人,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中心、28所与世界级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创新研发实验室。作为一个1100多平方公里、750万人口的城市,香港的科研资源富集程度是世界少有的。香港应据此优势,以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其一,香港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香港理工大学参与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令香港市民倍感振奋,香港应积极参与更多国家科研专项,搭乘“国家快车”。
其二,香港应在“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建设中有更大作为。该科技集群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二。在这个被称为“香港高校科研+深圳、广州创新产业”的模式当中,香港作用十分重要。香港应把科研做大,给该科技集群注入更大动能。
其三,香港应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上开新局。何为“国际高端人才”?何为“集聚高地”?香港应对照“两高”标准,找差距、订目标、添措施,尽快在人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怎么样以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沈春耀、王文涛的宣讲给香港各界的体会是,香港完全可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进更多人才,提供更多科研支持。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全会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将对中国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香港应把自身发展放在国家大局下观察,认清改革的必要性、开放的重要性、创新的紧迫性,结合香港实际找准发力点,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香港新篇章。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大公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27/pAiqz6GrdFHTeIm1HhID2aJn64Ex8RL80P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