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紫荆文化论坛暨“紫荆·院士开讲”启动仪式在港举行 国际知名专家院士共话中国发展成就 分享科学家创业故事
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紫荆文化论坛暨“紫荆·院士开讲”启动仪式,于8月26日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论坛邀请到来自英国、美国、塞尔维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以及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专家院士、政商领袖,共同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光辉历程,共话“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分享科学家的创业故事。
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崔建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致欢迎辞。香港立法会主席梁君彦,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紫荆文化集团副总经理丁伟,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文部副部长孙兆敏,中国工商银行(亚洲)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刘亚干,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全国政协常委姚志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等主礼论坛。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新闻及公共关系部主任黄景睿参赞、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海关关长何珮珊、惩教署署长黄国兴、消防处处长杨恩健、特首政策组副组长关家明,以及部分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立法会议员等亦出席开幕式。
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代表主办方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许正中董事长说,此次紫荆文化论坛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回顾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向世界讲述“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故事,展望中国式现代化港澳篇章。许正中在开幕式上宣布紫荆文化集团正式启动“紫荆·院士开讲”系列活动,表示未来三年将邀请中外各学科50位顶级院士来港,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科技讲座活动,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香港贡献、注入香港动力。
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崔建春热烈祝贺论坛开幕,结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阐释了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强调全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平(Peace)、进步(Progress)、繁荣(Prosperity)的全景(Panorama),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作出前景(Prospect)、政策(Policy)、举措(Program)的总承诺(Promise),以及中国外交向国际合作伙伴提供理念(Philosophy)、原则(Principle)、道路(Path)的全视角(Perspective)。崔建春表示当前香港正处于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论坛为促进香港进一步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对话平台,希望各方能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为香港的安全、发展、改革、稳定铺平道路。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致辞时表示,自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制度具备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拥有宽广的发展空间,我们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我们作为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比较紧张的大环境下,也会进一步加强。当前国家也正在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区政府也会抓紧机遇,全力把香港打造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本届活动会期半天,分为紫荆文化论坛和“紫荆·院士开讲”两个环节。在紫荆文化论坛环节,英国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周浩黎(Djauhari Oratmangun),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伊沃娜·拉杰瓦茨(Ivona Ladjevac),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一级教授韩庆祥,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美国学者、作家龙安志(Laurence J. Brahm),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中国工商银行(亚洲)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刘亚干,担任主旨演讲嘉宾。
马丁·雅克表示,现代化已成为中国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的前景,也改变了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及其现代化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与西方式现代化存在显著区别。从长远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全球影响力。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加快现代化进程,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正在创造一种新的现代性形式。
郑永年表示,“一国两制”概念的提出和在香港、澳门的应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在国家统一层面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意义,更需要从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战略家的角度来深刻认识“一国两制”的意义。“一国两制”在国际层面意义重大,这一中国实践为需要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中国方案”。
周浩黎表示,中印明年将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自1950年两国建交以来,印尼和中国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建立了伙伴关系。2023年,中国成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和印尼双边贸易额接近14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印尼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印尼和中国合作领域广阔、潜力巨大,未来两国合作和交流将继续深化。展望印尼与中国、印尼与中国香港的未来关系,前景一片光明,该国将继续建立坚实的基础,探索新的合作途径,应对共同的挑战。
刘兆佳表示,过去几年中央一连串拨乱反正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扭转香港局面,使“一国两制”重回正确轨道,不但消除了国家安全隐患,也让“爱国者治港”和“行政主导”成为事实。在这个新的起点上,香港更有条件和能力在国家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同时,需要纠正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错误认知,争夺“一国两制”国际话语权,讲好“一国两制”实践的香港故事。
伊沃娜·拉杰瓦茨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是世界奇迹,经过几代中国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奋斗,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数亿人摆脱贫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医疗保健条件改善、太空探索成绩斐然、有效应对环境挑战、全球影响力增强和推广中华文化。中国不仅实现自身发展,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韩庆祥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侧重在中观层面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重制度建设与社会有序,彰显出从局部探索到全面破冰再到系统集成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从方向坚定不移到历史与时俱进再到改革蕴含规律的内在特点。二十届三中全会所讲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改革,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龙安志表示,自己作为第一批来中国学汉语的美国学生之一,亲眼目睹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变革,以及中国人民享受到的福祉。中国故事需要向世界讲述,但必须以国际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述,向世界传达中国自己的价值体系。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文化和体育交流是加强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渠道,香港可以成为中国通过文化外交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
吴志良表示,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经济韧性不断增强,居民整体生活素质日益提升,形成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澳门始终秉承“爱国爱澳”的优良社会传统,从政治引领、文化滋润、社会关爱和财政支持多方面不断夯实“爱国爱澳”的政治基础。澳门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将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刘亚干表示,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香港要立足“自身所长、国家所需”,围绕“科技强国”所需,发挥自身独特作用;香港金融业要聚焦“科技强国”建设,在“汇企”“聚资”“引才”方面,发挥好“内联外辐”的桥梁作用。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将围绕香港创科中心建设和国家 “科技强国”战略,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在“紫荆·院士开讲”主旨演讲环节,来自美国、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三位著名科学家担任开讲嘉宾,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和科研经历,讲述他们投身科学研究的故事,以及对科学和科学家精神的理解。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阿里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表示,中国在现代化和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球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带来了更多惊喜。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太空探索、海洋研究、量子计算、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中国也已成为绿色能源的全球领导者,特别是在太阳能、风能和电池储能技术方面。主要原因是中国愿意并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开展国际科学合作和教育学术交流。位于大湾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其中的成功范例,大学医学院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也产生出优秀的科研成果。这表明中国政府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化研究环境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总结了中国科技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各项主要科技指标均居于世界前列,ESI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专利规模和产出效率稳步提升,中国正在迈向头号科技大国。但是,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仍处第二梯队,在尖端科技领域的优势依然有限,面临大而不强等突出问题。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要结合点,是源头创新的生力军,西湖大学将在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进程发挥自身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及轮值主席陈清泉讲到,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必然会不断拓展人类的知识,提升人类的生产力,创造出许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迫切要求空前未有,国家对科学家的爱护和期望空前未有,科学家实现理想发挥才能的机遇空前未有。香港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陈清泉勉励青年学子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保持乐观上进的精神状态,争做创新型人才。
“紫荆·院士开讲”是紫荆文化集团全新打造的科技主题品牌活动,未来将邀请更多中外院士来到香港,展示前沿科技,培育创新思维,促进交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以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吸引更多人才、技术、资金、项目落地香港,形成产业链、延伸价值链,聚集各方面资源力量,共同参与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本次论坛由紫荆杂志社承办,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新世界发展等担任支持机构。来自香港政商、学术、教育、科技、文化、传媒等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社团领袖、青年代表,以及印尼、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南非、俄罗斯等国驻华使节和驻港领事,200余人出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中央驻港媒体,以及香港各主流媒体等到场采访报道,凤凰卫视、紫荆杂志、橙新闻、腾讯视频等进行了现场直播。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26/wFRuVTxmUDUt4LGoEJihfCvGITC2rNojDTq.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紫荆文化论坛暨“紫荆·院士开讲”启动仪式,于8月26日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论坛邀请到来自英国、美国、塞尔维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以及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专家院士、政商领袖,共同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光辉历程,共话“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分享科学家的创业故事。
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崔建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致欢迎辞。香港立法会主席梁君彦,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紫荆文化集团副总经理丁伟,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文部副部长孙兆敏,中国工商银行(亚洲)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刘亚干,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全国政协常委姚志胜,特首政策组副组长王春新,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等主礼论坛。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新闻及公共关系部主任黄景睿参赞、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海关关长何珮珊、惩教署署长黄国兴、消防处处长杨恩健、特首政策组副组长关家明,以及部分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立法会议员等亦出席开幕式。
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代表主办方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许正中董事长说,此次紫荆文化论坛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回顾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向世界讲述“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故事,展望中国式现代化港澳篇章。许正中在开幕式上宣布紫荆文化集团正式启动“紫荆·院士开讲”系列活动,表示未来三年将邀请中外各学科50位顶级院士来港,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科技讲座活动,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香港贡献、注入香港动力。
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崔建春热烈祝贺论坛开幕,结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阐释了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强调全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平(Peace)、进步(Progress)、繁荣(Prosperity)的全景(Panorama),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作出前景(Prospect)、政策(Policy)、举措(Program)的总承诺(Promise),以及中国外交向国际合作伙伴提供理念(Philosophy)、原则(Principle)、道路(Path)的全视角(Perspective)。崔建春表示当前香港正处于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论坛为促进香港进一步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对话平台,希望各方能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为香港的安全、发展、改革、稳定铺平道路。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致辞时表示,自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制度具备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拥有宽广的发展空间,我们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我们作为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比较紧张的大环境下,也会进一步加强。当前国家也正在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区政府也会抓紧机遇,全力把香港打造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本届活动会期半天,分为紫荆文化论坛和“紫荆·院士开讲”两个环节。在紫荆文化论坛环节,英国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周浩黎(Djauhari Oratmangun),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伊沃娜·拉杰瓦茨(Ivona Ladjevac),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一级教授韩庆祥,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美国学者、作家龙安志(Laurence J. Brahm),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中国工商银行(亚洲)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刘亚干,担任主旨演讲嘉宾。
马丁·雅克表示,现代化已成为中国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的前景,也改变了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及其现代化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与西方式现代化存在显著区别。从长远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全球影响力。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加快现代化进程,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正在创造一种新的现代性形式。
郑永年表示,“一国两制”概念的提出和在香港、澳门的应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在国家统一层面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意义,更需要从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战略家的角度来深刻认识“一国两制”的意义。“一国两制”在国际层面意义重大,这一中国实践为需要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中国方案”。
周浩黎表示,中印明年将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自1950年两国建交以来,印尼和中国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建立了伙伴关系。2023年,中国成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和印尼双边贸易额接近14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印尼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印尼和中国合作领域广阔、潜力巨大,未来两国合作和交流将继续深化。展望印尼与中国、印尼与中国香港的未来关系,前景一片光明,该国将继续建立坚实的基础,探索新的合作途径,应对共同的挑战。
刘兆佳表示,过去几年中央一连串拨乱反正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扭转香港局面,使“一国两制”重回正确轨道,不但消除了国家安全隐患,也让“爱国者治港”和“行政主导”成为事实。在这个新的起点上,香港更有条件和能力在国家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同时,需要纠正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错误认知,争夺“一国两制”国际话语权,讲好“一国两制”实践的香港故事。
伊沃娜·拉杰瓦茨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是世界奇迹,经过几代中国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奋斗,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数亿人摆脱贫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医疗保健条件改善、太空探索成绩斐然、有效应对环境挑战、全球影响力增强和推广中华文化。中国不仅实现自身发展,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韩庆祥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侧重在中观层面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重制度建设与社会有序,彰显出从局部探索到全面破冰再到系统集成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从方向坚定不移到历史与时俱进再到改革蕴含规律的内在特点。二十届三中全会所讲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改革,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龙安志表示,自己作为第一批来中国学汉语的美国学生之一,亲眼目睹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变革,以及中国人民享受到的福祉。中国故事需要向世界讲述,但必须以国际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述,向世界传达中国自己的价值体系。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文化和体育交流是加强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渠道,香港可以成为中国通过文化外交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
吴志良表示,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经济韧性不断增强,居民整体生活素质日益提升,形成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澳门始终秉承“爱国爱澳”的优良社会传统,从政治引领、文化滋润、社会关爱和财政支持多方面不断夯实“爱国爱澳”的政治基础。澳门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将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刘亚干表示,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香港要立足“自身所长、国家所需”,围绕“科技强国”所需,发挥自身独特作用;香港金融业要聚焦“科技强国”建设,在“汇企”“聚资”“引才”方面,发挥好“内联外辐”的桥梁作用。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将围绕香港创科中心建设和国家 “科技强国”战略,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在“紫荆·院士开讲”主旨演讲环节,来自美国、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三位著名科学家担任开讲嘉宾,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和科研经历,讲述他们投身科学研究的故事,以及对科学和科学家精神的理解。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阿里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表示,中国在现代化和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球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带来了更多惊喜。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太空探索、海洋研究、量子计算、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中国也已成为绿色能源的全球领导者,特别是在太阳能、风能和电池储能技术方面。主要原因是中国愿意并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开展国际科学合作和教育学术交流。位于大湾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其中的成功范例,大学医学院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也产生出优秀的科研成果。这表明中国政府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化研究环境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总结了中国科技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各项主要科技指标均居于世界前列,ESI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专利规模和产出效率稳步提升,中国正在迈向头号科技大国。但是,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仍处第二梯队,在尖端科技领域的优势依然有限,面临大而不强等突出问题。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要结合点,是源头创新的生力军,西湖大学将在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进程发挥自身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及轮值主席陈清泉讲到,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必然会不断拓展人类的知识,提升人类的生产力,创造出许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迫切要求空前未有,国家对科学家的爱护和期望空前未有,科学家实现理想发挥才能的机遇空前未有。香港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陈清泉勉励青年学子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保持乐观上进的精神状态,争做创新型人才。
“紫荆·院士开讲”是紫荆文化集团全新打造的科技主题品牌活动,未来将邀请更多中外院士来到香港,展示前沿科技,培育创新思维,促进交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以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吸引更多人才、技术、资金、项目落地香港,形成产业链、延伸价值链,聚集各方面资源力量,共同参与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本次论坛由紫荆杂志社承办,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新世界发展等担任支持机构。来自香港政商、学术、教育、科技、文化、传媒等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社团领袖、青年代表,以及印尼、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南非、俄罗斯等国驻华使节和驻港领事,200余人出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中央驻港媒体,以及香港各主流媒体等到场采访报道,凤凰卫视、紫荆杂志、橙新闻、腾讯视频等进行了现场直播。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26/wFRuVTxmUDUt4LGoEJihfCvGITC2rNojDT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