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在欢呼声和掌声中,香港热心市民挥手告别厦门大学「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过去五天,「嘉庚」号驻泊在在尖沙咀海港城海运大厦码头,香港市民,尤其是众多学生群体登船参观了这艘一线高校科考船,体验海洋科考的特别魅力和国家海洋科技实力。

此次「赓续嘉庚精神 筑梦海洋强国——『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访港开放日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专题展览」,是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由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担任支持机构,厦门大学、香港海员工会及陈嘉庚纪念馆共同联办。

8月16日,各位主礼嘉宾齐聚一堂,隆重举行活动开幕礼。出席开幕礼的主礼嘉宾包括: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主席、集友银行行政总裁郑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李慧琼,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经济部部长徐卫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处长王世发,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赖虹凯,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吴良好,陈嘉庚基金联谊会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卢文端,陈嘉庚长孙陈立人,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首席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林广兆,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杨开强及「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船长包腾臻。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主席、集友银行行政总裁郑威于典礼上致欢迎辞时表示:「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的成立宗旨是开展各项慈善公益活动,传承和弘扬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兴学助教、爱国奉献的『嘉庚精神』。此次联合厦门大学、香港海员工会、陈嘉庚纪念馆等单位共同举办『嘉庚』号科考船访港活动,是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是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回应落实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号召的重要实践,也是积极践行陈嘉庚先生『开拓海洋,巩固海权、向海兴国』理念,深化香港与内地海洋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的一次创新探索,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更进一步促进爱国爱港教育。」
从嘉宾到观众,此次活动的三大亮点赢得广泛讨论和赞誉。
亮点一:海上学堂
「嘉庚」号科考船是厦门大学在海上移动的校区,依托「嘉庚」号,厦门大学开展「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让来自不同国籍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深远海洋开展科考项目。「嘉庚」号科考船于7月中旬执行2024年度的「海丝学堂」航次,期间停靠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

陈嘉庚长孙陈立人在开幕致辞时提到:「厦门大学『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启动,是依托『嘉庚』号海洋科考船,为本科生打造的国际化海洋学科卓越人才培养项目,6年来培养超过200名本科生。」
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赖虹凯在开幕致辞时表示:「今年7月『嘉庚』号由厦门启航,经过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香港作为此次『嘉庚』号科考船公众开放活动的收关之站,见证著海上厦大扬帆起航,走向世界,希望透过此次活动向香港民众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对海洋的兴趣和关注。」
「海丝学堂」的师生们此次也担当公众参观讲解活动的志愿者,为参观者详细介绍「嘉庚」号,并分享他们的所学和所感。
亮点二:联通闽港及华侨
厦门大学「嘉庚」号是首次访问香港,也是第一艘在香港举办开放日活动的中国内地高校科考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海丝学堂」也有就读于香港大学生物学系的本科生参与其中,该名学生表示,有幸获得学院提名参加了厦门大学「海丝学堂」,登上「嘉庚」号学习,这是毕生难忘的体验,定会将这段经历带回香港大学,并将「海丝学堂」介绍给所有对海洋生物学有兴趣的同学和朋友。
赖虹凯表示,通过此次「嘉庚」号访港,希望能够加强香港高校与厦门大学的学术合作,助推香港和厦门两地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吴良好在开幕致辞时表示:「百年之前,陈嘉庚先生发出『力挽海权,培育专才』的誓言,毅然回到福建创办水产航海学校,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百年之后,『嘉庚』号海洋科考船传承和践行其使命,为服务海洋科学研究和发展做贡献。香港有百万福建乡亲,有很多毕业于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学校的校友,我们始终以陈嘉庚先生为榜样,秉持爱国爱港爱乡的情怀,共护香港繁荣,同助国家发展。」
8月20日,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还组织了闽港师生交流活动,邀请了厦门大学及其马来西亚分校在「海丝学堂」第二航段实习的本科生、科学家与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的师生们进行交流互动,进一步加强闽港两地高校的科研联动及学术交流。

亮点三:海洋兴国
「嘉庚」号是一艘全球级、无限航区的3,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可在全球所有无冰洋区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作为第一艘在香港举办开放日活动的中国内地高校科考船,「嘉庚」号充分展现内地高校海洋科考能力和国家海洋科技实力。


陈嘉庚基金联谊会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卢文端在开幕致辞时表示:「我国正处于由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此次『嘉庚』号海洋科考船首度访港,具有特殊意义,也是用实际行动支持及履行国家在新时代的『海洋战略』,让广大市民切实了解海洋文化,并通过展览了解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实业救国、倾资助学的伟大一生。」
郑威表示:「陈嘉庚先生深知『强国必兴海,兴海必靠人才』的道理,率先在自己创办的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开办现代航海学科和海洋学系,并开创性地秉承『以行养校』理念创办集友银行,大力发展华侨金融,广泛联系海内外华人华侨融入祖国建设,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了中国海洋科教和人才培养的『蓝色摇篮』。」
在三天的公众登船参观日,前来参观的香港市民、学生、福建乡贤社团和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有些甚至是专程从外地赶回来的。大家纷纷表示机会难得,一定要一睹「嘉庚」号海洋科考船的风采。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在港校友积极向应,除了组团登船参观外,更发动组织义工协助参观活动顺利举行,连续三天的开放日共接待逾1,700人次登船参观。

于海运大厦2阶旅客候船大堂还设有「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专题展览」,欢迎公众参观。专题展览除介绍陈嘉庚先生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一生,以及他倾资兴学、纾难救国、发展航海教育等光辉事迹外,亦介绍了「嘉庚」号的建造、运行等情况,以及香港航运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等,公众可借此机会多了解有关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嘉庚」号的资讯。

主办方同步开放「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专题展览 - 云端展览厅」,上载「陈嘉庚光辉的一生」、「陈嘉庚与航海教育」、「嘉庚号」、「香港航运与香港海员工会」四个专题展览,欢迎公众登入浏览http://exhibition.chiyutkkedf.org.hk/。
「嘉庚」号的成就与贡献
「嘉庚」号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世界顶尖科考船之一。
54次:自2017年交付至2024年8月,共执行54个科考航次。
270天:平均每年的航次作业天数近270天。
180,000海里:总航程超180,000海里,足迹遍布南海、太平洋等领域。
百项科研成果:累计产生超百项科研成果,为上千名海洋科研工作者提供船时和技术保障。
第一艘:「嘉庚」号是中国内地首艘能进行超洁净痕量元素采水作业的科考船。

https://minio.bau.com.hk/zjsp/pzEytwFoKj2Noo6QRsr4w0gIDO7Lq7X1.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