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兆麟 黄展玮
新一季香港超级足球联赛,即将于八月底开锣。坊间焦点除了理文能否蝉联冠军,还有上季大打进攻足球的冠忠南区,能否扮演“黑马”冲击锦标。冠忠南区在赛场上持续进步,更带动南区运动发展,培育出不少新血,承巴黎奥运热潮,大家对体育的讨论十分热烈,特区政府应思考未来如何改善其推动角色,再结合体育会与地区力量,及尽快增加场地等硬件配套以支持地区运动发展。
冠忠南区管理层及班主都有心进一步提升球队发展、推动本地足球,今季有大约900万班费,更引入了六名新球员。当中有年轻的本地球员,例如由晋峰来投、年仅20岁的陈嘉昊,从南区U18升上一队、年仅15岁的庄晋,可见球队锐意年轻化,给予年轻球员发挥机会,有助本地足球界培育新血。
自从2002至2003年,香港足球总会与区议会合作成立丙组地区联赛后,地区球队积极推动本地足球,例如大埔足球队、冠忠南区。前者设立了大埔足球会足球学院,后者亦不遑多让,如今年8月10日,冠忠南区就与区议员办事处、小童群益会合办“南区亲子足球培训日”,球员亲自落场教家长及小朋友踢足球,培育亲子对足球的兴趣。球会还有举办以成人、青少年为对象的足球训练计划,为居民带来提升足球技能、追寻足球梦的机会。
世界足球发达地区,多以地区化打造足球运动根基。因球队地区化可推行“主客制”,吸纳居民为球迷,打造主场优势与气氛。球队扎根该区,支持社区、学校的足球推广,甚至组织义工团推动公益活动,凝聚地区社群、增加居民归属感。商业方面,地区化令赛事分散不同地区球场,把“足球经济”带到不同地区,每有赛事就可刺激该区零售、饮食等消费。此外,地区化亦有利球队争取企业赞助,因企业可按球队代表的球迷的消费喜好,制定推广策略。
很多球队班主、管理层、地区人士、商界都有心支持本地足球,但场地短缺问题却必须特区政府出手。2020至2021年宣布推行的“提升足球场设施五年计划”,虽然以改善逾70个足球场为目标,但不少只是重舖、改建五人足球场,未能正视可作为地区主场的标准足球场不足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以改革应对发展问题,特区政府应革新担当、有所作为,正视过往政策不足,牵头全面深化、改革足球运动政策。长远而言要规划、兴建更多足球场,短期而言,则要积极与地区学校、私人设施等协调场地,增加场地供应,才能善用不同持分者力量,推动本地足球蓬勃发展。
(作者朱兆麟系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HKSDRI)创办人、紫荆研究院研究员;作者黄展玮系香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HKSDRI)研究员,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20/4yh9FF5gblCFo2vG2gDr9U62dPBfegzEay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