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俊
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盘桓在人居的处所。岸边的芦苇野性十足,芦花如高扬的旗帜,将瘦瘦的小河遮挡住了。我站在岸边,感受不到有条小河在流动。风跑过来,芦苇弯腰低伏,能看到夕阳的余晖铺在河面上,河水闪烁著鱼鳞般的金光。夕阳的余晖显现出大自然中最绚丽的色彩,生动了小河的表情。空气中弥漫著阳光、风、植物,以及水氤氲的潮湿气息。至此,有关小河的种种,由模糊到清晰,具体到细微的感受,不再受到眼界的局限性。远处绵延的青山,近处的芦苇丛,倒映在水中,全被镀上金色,成了好看的锦缎。白鹭追逐著流水,飞来、飞去,在柔和的斜晖中画出一道道白色的虚影。它们那细长的双脚轻轻一点,剪碎了一片锦缎。水中的倒影沿著觳纹的轨道,不断地向外扩散,变化著形状。但这仅是暂时状态,没隔一会儿,水面便恢复原样,一切天衣无缝地衔接上了,丝毫看不出端倪。远山、芦苇丛、飞翔的白鹭,在清澈的水中显得婉转、静谧,水声悠然而低沉,一种虚度光阴的愉悦在我的心底涌出。
河岸上的树木,在黄昏中安静地站立著。虽然暑气已经消除了不少,但蝉埋伏在树叶间,依然嘶叫不已。蝉从早到晚不停地聒噪,衔接了小河夏季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国画中画蜂,以清水晕染翅膀,待乾后再以三青或三绿勾画。如此一来,蜂翅若振动,“纸上有声”。想来,画蝉亦然。蝉鸣恰似潮水,无遮无挡地到处蔓延。随风吹来的鸟的啁啾和枝柯相互撞击发出的斧钺之声,全被蝉鸣淹没了。
很快,铺天盖地的黑落下来。没有出现月亮,小河的首尾似乎被某种深不可测的暗吞没了。河水穿过碇步桥,含糊的低语化作钢琴曲《Tassel》的旋律。群山影影绰绰,面容模糊不清。山巅之上,天空蓝得近乎于黑。渐渐地,那蓝淡了一些,透明了一些。夜的暗被那蓝的光稀释了,群山露出墨皴的轮廓。星星冒出来了,又大又亮,饱满如清晨叶尖上的露珠。两颗,四颗,六颗,七颗,八颗……越来越多的星星从山巅的后面密密甫出。我数了这边的星星,那边的星星又多出来了,根本数不过来。星星边嬉闹,边唱道: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银钉。或许是它们太欢快了。两颗,四颗,六颗,七颗,八颗……星星们手挽著手,跳进小河里洗澡。河水有点清凉,它们忍不住颤粟,发出来的光一闪一闪的。缀满星星的小河,恰似披一件镶嵌了无数钻石的礼服。小河领著星星奔跑,叮叮当当,仿佛一群孩子在幸福中奔跑。
来源:地区报《港纸》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13/M8A9KJiVWDFnFVinZbzHaRtG9eJUENb9WY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