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有限公司将于2024年8月16日至20日一连五日举办「赓续嘉庚精神 筑梦海洋强国 ----『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访港开放日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专题展览」。期间,厦门大学「嘉庚」号海洋科考船将停泊于九龙尖沙咀海港城海运大厦码头,并于8月17日至8月19日设公众开放日,有兴趣的市民可透过https://chiyutkkedf.ievent.hk网上平台作实名登记,免费登上「嘉庚」号参观,并可获赠纪念品乙份,每人最多预约2张门票,先到先得。由于码头属于禁区,同行人士亦须于网上平台作实名登记。
「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专题展览」设于海运大厦2阶旅客候船大堂,除介绍陈嘉庚先生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一生,以及他倾资兴学、纾难救国、发展航海教育等光辉事迹外,亦介绍了「嘉庚」号的建造、运行等情况,以及香港航运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等,公众可借此机会多了解有关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嘉庚」号的资讯。
厦门大学「嘉庚」号于今年7月起由厦门扬帆起航,开启为期近50天的科考任务及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科教人文活动。7月26日,「嘉庚」号在顺利完成「海丝学堂」本科生实习航次第一航段任务后便停靠新加坡,这也是「嘉庚」号首次停泊新加坡及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在首站活动结束后,「嘉庚」号随即前往第二站马来西亚巴生港,由于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嘉庚」号于8月2日在巴生港举行开放日开幕仪式,也是「嘉庚」号自2019年之后再次在马来西亚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结束后「嘉庚」号搭载著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香港大学等大学的本科生,继续开启「海丝学堂」本科生实习航次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嘉庚」号将前往香港,于8月17日至19日期间停泊在香港尖沙咀海港城海运大厦码头并开放予公众登船参观,厦门大学「嘉庚」号是首次访问香港,也是第一艘在香港举办开放日活动的中国内地高校科考船。
关于「嘉庚」号
为了缅怀厦门大学创办人、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厦门大学以「嘉庚」命名这艘海洋科考船。「嘉庚」号于2015年3月开工建造,2016年5月下水、命名,2017年4月正式交付使用。「嘉庚」号是一艘全球级、无限航区的3,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总长77.7米,型宽16.24米,设计吃水5.0米,总吨3,611,续航力大于12,500海里,自持力大于50天,定员54名,可在全球所有无冰洋区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
自2018年起,厦门大学依托「嘉庚」号,开展「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让来自不同国籍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深远海洋开展科考项目,培养了学生国际视野、科研技术和海上实践能力,现已经成为厦门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海洋人才的重要品牌。为大力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续写厦门大学与东南亚、香港地区的校地情缘。
若想了解更多有关「嘉庚」号资讯,欢迎浏览官方网站:https://ships.xmu.edu.cn/。
关于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
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于2018年由集友银行创办,2020 年10月5日正式取得香港《税务条例》第88 条项下豁免缴税的地位,成为一家获认可的注册慈善机构。
基金会成立宗旨是开展各项慈善活动,传承和弘扬著名侨界领袖陈嘉庚先生兴学助教、爱国奉献的精神。自成立以来,基金会在新冠疫情期间积极支援内地、香港及东南亚国家等多项抗疫捐赠,同时向香港红十字会捐款购置轮椅,并连续四年向香港公益金捐款。在推动教育发展方面,向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珠海学院、香港华夏教育机构捐款设立奖学金、教学金等;捐款赞助慈善舞台剧 --《我不是霍金》让更多人关注特殊教育儿童;连续两年赞助「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香港赛区)弘扬中华文化;连续四年赞助「国际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促进多国中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积极弘扬「嘉庚精神」。详情请浏览网站https://www.chiyutkkedf.org.hk/。
https://minio.bau.com.hk/zjsp/38BrO4bK5jrwrLLvp703HnuCyOmqztkA.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有限公司将于2024年8月16日至20日一连五日举办「赓续嘉庚精神 筑梦海洋强国 ----『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访港开放日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专题展览」。期间,厦门大学「嘉庚」号海洋科考船将停泊于九龙尖沙咀海港城海运大厦码头,并于8月17日至8月19日设公众开放日,有兴趣的市民可透过https://chiyutkkedf.ievent.hk网上平台作实名登记,免费登上「嘉庚」号参观,并可获赠纪念品乙份,每人最多预约2张门票,先到先得。由于码头属于禁区,同行人士亦须于网上平台作实名登记。
「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专题展览」设于海运大厦2阶旅客候船大堂,除介绍陈嘉庚先生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一生,以及他倾资兴学、纾难救国、发展航海教育等光辉事迹外,亦介绍了「嘉庚」号的建造、运行等情况,以及香港航运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等,公众可借此机会多了解有关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嘉庚」号的资讯。
厦门大学「嘉庚」号于今年7月起由厦门扬帆起航,开启为期近50天的科考任务及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科教人文活动。7月26日,「嘉庚」号在顺利完成「海丝学堂」本科生实习航次第一航段任务后便停靠新加坡,这也是「嘉庚」号首次停泊新加坡及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在首站活动结束后,「嘉庚」号随即前往第二站马来西亚巴生港,由于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嘉庚」号于8月2日在巴生港举行开放日开幕仪式,也是「嘉庚」号自2019年之后再次在马来西亚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结束后「嘉庚」号搭载著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香港大学等大学的本科生,继续开启「海丝学堂」本科生实习航次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嘉庚」号将前往香港,于8月17日至19日期间停泊在香港尖沙咀海港城海运大厦码头并开放予公众登船参观,厦门大学「嘉庚」号是首次访问香港,也是第一艘在香港举办开放日活动的中国内地高校科考船。
关于「嘉庚」号
为了缅怀厦门大学创办人、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厦门大学以「嘉庚」命名这艘海洋科考船。「嘉庚」号于2015年3月开工建造,2016年5月下水、命名,2017年4月正式交付使用。「嘉庚」号是一艘全球级、无限航区的3,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总长77.7米,型宽16.24米,设计吃水5.0米,总吨3,611,续航力大于12,500海里,自持力大于50天,定员54名,可在全球所有无冰洋区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
自2018年起,厦门大学依托「嘉庚」号,开展「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让来自不同国籍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深远海洋开展科考项目,培养了学生国际视野、科研技术和海上实践能力,现已经成为厦门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海洋人才的重要品牌。为大力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续写厦门大学与东南亚、香港地区的校地情缘。
若想了解更多有关「嘉庚」号资讯,欢迎浏览官方网站:https://ships.xmu.edu.cn/。
关于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
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于2018年由集友银行创办,2020 年10月5日正式取得香港《税务条例》第88 条项下豁免缴税的地位,成为一家获认可的注册慈善机构。
基金会成立宗旨是开展各项慈善活动,传承和弘扬著名侨界领袖陈嘉庚先生兴学助教、爱国奉献的精神。自成立以来,基金会在新冠疫情期间积极支援内地、香港及东南亚国家等多项抗疫捐赠,同时向香港红十字会捐款购置轮椅,并连续四年向香港公益金捐款。在推动教育发展方面,向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珠海学院、香港华夏教育机构捐款设立奖学金、教学金等;捐款赞助慈善舞台剧 --《我不是霍金》让更多人关注特殊教育儿童;连续两年赞助「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香港赛区)弘扬中华文化;连续四年赞助「国际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促进多国中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积极弘扬「嘉庚精神」。详情请浏览网站https://www.chiyutkkedf.org.hk/。
https://minio.bau.com.hk/zjsp/38BrO4bK5jrwrLLvp703HnuCyOmqztk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