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今年10月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现在,行政长官已经展开相关的公众咨询工作。
香港社会注意到,李家超任内的第二份施政报告实施顺利,特别是报告所列的“2024年完成23条立法”、“地区治理”“抢人才”“抢企业”“盛事经济”等均取得明显成效,赢得中央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而涉及长远发展的许多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之中。
那么,社会各界和市民对李家超任内的第三份施政报告有何新期待?应该说,面对变化了的内外环境,香港社会的应变求变的呼声颇高,期待特区政府更加积极推动变革,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更大力度和动作。
振兴本地消费,须重视“客户意见”
疫情结束后,不少人曾乐观地认为,香港本地消费会爆发式增长,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内地来港游客暂不如预期,本港居民一到周末和假期蜂拥至内地消费。
特区政府采取了许多办法振兴本地消费,中央更是接连出台了多项惠港政策,包括内地赴港“个人游”城市扩容、增加购物免税额度、出台“便利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来往内地新政”,等等,这些措施的正面效益正在逐步显现,值得期待。但从长远来看,振兴本地消费不能仅依靠中央关照和惠港措施,更应用好“市场之手”。
特区政府开展公众咨询,可把视野放宽,不仅收集香港市民意见,也应收集内地游客、特别是大湾区居民对香港旅游、零售、餐饮、住宿、食肆业的意见,从而认清自己的“短板”,找到突破的路径。毕竟,内地游客是香港的最大客户群体。
记得李嘉诚先生谈自己年轻时创业经历时,经常提及市场调查,他称,始终把客户意见放在第一位,有时候,一天到晚脑子里都是客户。李泽钜先生在香港楼市全面“撤辣”后,亦以客户需求为决策依据,及时调整售楼策略。“顾客是上帝”,振兴本地消费,首先应弄清楚自己的顾客是哪些人?多倾听他们的声音。
“抢人才”,重点瞄准国际高端人才
一年多来,香港“抢人才”的成效不错,已审批和实际到港的人才总量已大大超过计划,说明香港对人才有强大吸引力,是干事创业的热土、投资兴业的天堂。
但香港不能满足于此。不久前举行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这实质上给予香港新定位、赋予香港新使命,这也符合香港实际。“国际高端人才”对一座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美国的硅谷集聚了大批国际一流的创新科技人才,硅谷所在的三藩市湾区则成为世界一流湾区。香港若能建成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如同给香港发展安装了一个新“引擎”,动能大增。
这些天来,结合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笔者与科技界、工商界、金融界等界别的朋友讨论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对标“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目标,香港“抢人才”应有新视野、新思路、新策略。至少应做好以下“功课”:一是细化“国际高端人才”的标准,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年收入250万港元以上人士”;二是研究出台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新措施,既要有普惠政策,也要“量身定做”特惠政策;三是深入了解内地对国际高端人才的需求,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在香港,但主要是满足中国内地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需求,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要有的放矢,不能闭门造车。
“抢企业”,需聚焦“新质生产力”
一年多来,特区政府“抢企业”卓有成效。特别是引进中东产油国的企业来港,这些企业投资规模大,亦会有后续项目跟进,是一大突破,但不能止步于此。
时下,国家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应这个大局,香港“抢企业”也应调整侧重点,重点是吸引那些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企业。
众所周知,香港这么一块1100多平方公里、750万人口的地方,拥有5间世界百强大学,而且都是科研能力很强的大学,这个优势是全球罕见的;香港还拥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参与许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香港还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正在打造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香港“抢企业”应发挥以上优势,重点引进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企业,最好能让引进的企业可以叠加香港基础研发优势和市场优势,这样可以把产业链做长,而香港占据产业链高端,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类企业当中,有些对用地要求较高,香港寸土寸金,难以满足需求。香港应在河套、前海、南沙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如果是真正的好项目,应极力推动项目在这些区域落地,香港和广东一方以“共建共享”的理念携手推动,不再拘泥于“一时一地”之得失。
惠民生,侧重提升生活品质
行政长官带领本届政府在惠民生上著力较大,化解“住房难”“用地难”“就业难”,以及扶贫、安老的各项举措逐一落实,有些已经见效,有些假以时日将会见效。
惠民生有两大方向,一是特惠。针对特殊群体的特殊问题,出台特惠政策,给予重点帮扶,这属“补短板”“固根基”之举。二是普惠,针对绝大多数人的普遍诉求,整体施策,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属“扩总量”“增福祉”之举。在做好“特惠”文章的同时,下一步,应在“普惠”上再加力,从整体上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比如,香港去年发生的“9·7”洪灾,百年一遇,城市排水设施经历了一场大考,亦暴露出某些区域山体不稳定,威胁交通安全。今年的施政报告,应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多考虑,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增强市民的安全感。
又比如,香港虽然有不少郊野公园,可供市民游玩,但城区居住空间狭小,特别是一些老建筑,给人的印象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样子,市民到广东深圳、中山等地游玩,非常羡慕“出门见绿”的城市环境。今年的施政报告,应在提升城市环境上有所考虑,让市民看到身边的变化,感受到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
打造新优势,还要有长期规划
行政长官在启动这次施政报告公众咨询时表示,特区政府工作聚焦三大方面,即全力发展经济、聚焦改善民生;强化自身优势、发掘新增长点;把握国家、国际双机遇,搭上国家发展快车。
以上三个方面,非常全面和贴切,都涉及到长远规划。施政报告虽然是一个年度一份,但香港的发展必须有连续性、稳定性,发展不可能中断,政府的工作也应是“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届接著一届干”,不能停滞,不能折腾。这显示出行政长官对长远规划的高度重视。
国家十分重视规划,从“一五规划”到现在正在实施的“十四五规划”,每五年就推动中国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效果非常好。香港虽然不能照搬“五年规划”模式,但可以借鉴其思路,在施政报告中体现长远规划的意图,不仅谋当前,更要谋长远。
比如,香港长期凭借零关税、低税率的优势“买全球,卖全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今后,随著内地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香港的这一优势对内地的吸引力减弱,香港如何培育新的消费优势?需要从长计议。
不久前,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京会见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行时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对于面临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香港来说,同样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
夏宝龙这段话传达了中央对香港管治团队的厚望;其实,这也是香港社会的期待,市民期待新一份施政报告体现识变、应变、求变的特点,展现“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的曙光。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发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6/CGUU8eCn2MvTyLY014GfENGARuDsAA5Mt70.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今年10月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现在,行政长官已经展开相关的公众咨询工作。
香港社会注意到,李家超任内的第二份施政报告实施顺利,特别是报告所列的“2024年完成23条立法”、“地区治理”“抢人才”“抢企业”“盛事经济”等均取得明显成效,赢得中央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而涉及长远发展的许多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之中。
那么,社会各界和市民对李家超任内的第三份施政报告有何新期待?应该说,面对变化了的内外环境,香港社会的应变求变的呼声颇高,期待特区政府更加积极推动变革,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更大力度和动作。
振兴本地消费,须重视“客户意见”
疫情结束后,不少人曾乐观地认为,香港本地消费会爆发式增长,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内地来港游客暂不如预期,本港居民一到周末和假期蜂拥至内地消费。
特区政府采取了许多办法振兴本地消费,中央更是接连出台了多项惠港政策,包括内地赴港“个人游”城市扩容、增加购物免税额度、出台“便利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来往内地新政”,等等,这些措施的正面效益正在逐步显现,值得期待。但从长远来看,振兴本地消费不能仅依靠中央关照和惠港措施,更应用好“市场之手”。
特区政府开展公众咨询,可把视野放宽,不仅收集香港市民意见,也应收集内地游客、特别是大湾区居民对香港旅游、零售、餐饮、住宿、食肆业的意见,从而认清自己的“短板”,找到突破的路径。毕竟,内地游客是香港的最大客户群体。
记得李嘉诚先生谈自己年轻时创业经历时,经常提及市场调查,他称,始终把客户意见放在第一位,有时候,一天到晚脑子里都是客户。李泽钜先生在香港楼市全面“撤辣”后,亦以客户需求为决策依据,及时调整售楼策略。“顾客是上帝”,振兴本地消费,首先应弄清楚自己的顾客是哪些人?多倾听他们的声音。
“抢人才”,重点瞄准国际高端人才
一年多来,香港“抢人才”的成效不错,已审批和实际到港的人才总量已大大超过计划,说明香港对人才有强大吸引力,是干事创业的热土、投资兴业的天堂。
但香港不能满足于此。不久前举行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这实质上给予香港新定位、赋予香港新使命,这也符合香港实际。“国际高端人才”对一座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美国的硅谷集聚了大批国际一流的创新科技人才,硅谷所在的三藩市湾区则成为世界一流湾区。香港若能建成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如同给香港发展安装了一个新“引擎”,动能大增。
这些天来,结合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笔者与科技界、工商界、金融界等界别的朋友讨论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对标“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目标,香港“抢人才”应有新视野、新思路、新策略。至少应做好以下“功课”:一是细化“国际高端人才”的标准,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年收入250万港元以上人士”;二是研究出台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新措施,既要有普惠政策,也要“量身定做”特惠政策;三是深入了解内地对国际高端人才的需求,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在香港,但主要是满足中国内地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需求,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要有的放矢,不能闭门造车。
“抢企业”,需聚焦“新质生产力”
一年多来,特区政府“抢企业”卓有成效。特别是引进中东产油国的企业来港,这些企业投资规模大,亦会有后续项目跟进,是一大突破,但不能止步于此。
时下,国家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应这个大局,香港“抢企业”也应调整侧重点,重点是吸引那些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企业。
众所周知,香港这么一块1100多平方公里、750万人口的地方,拥有5间世界百强大学,而且都是科研能力很强的大学,这个优势是全球罕见的;香港还拥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参与许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香港还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正在打造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香港“抢企业”应发挥以上优势,重点引进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企业,最好能让引进的企业可以叠加香港基础研发优势和市场优势,这样可以把产业链做长,而香港占据产业链高端,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类企业当中,有些对用地要求较高,香港寸土寸金,难以满足需求。香港应在河套、前海、南沙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如果是真正的好项目,应极力推动项目在这些区域落地,香港和广东一方以“共建共享”的理念携手推动,不再拘泥于“一时一地”之得失。
惠民生,侧重提升生活品质
行政长官带领本届政府在惠民生上著力较大,化解“住房难”“用地难”“就业难”,以及扶贫、安老的各项举措逐一落实,有些已经见效,有些假以时日将会见效。
惠民生有两大方向,一是特惠。针对特殊群体的特殊问题,出台特惠政策,给予重点帮扶,这属“补短板”“固根基”之举。二是普惠,针对绝大多数人的普遍诉求,整体施策,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属“扩总量”“增福祉”之举。在做好“特惠”文章的同时,下一步,应在“普惠”上再加力,从整体上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比如,香港去年发生的“9·7”洪灾,百年一遇,城市排水设施经历了一场大考,亦暴露出某些区域山体不稳定,威胁交通安全。今年的施政报告,应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多考虑,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增强市民的安全感。
又比如,香港虽然有不少郊野公园,可供市民游玩,但城区居住空间狭小,特别是一些老建筑,给人的印象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样子,市民到广东深圳、中山等地游玩,非常羡慕“出门见绿”的城市环境。今年的施政报告,应在提升城市环境上有所考虑,让市民看到身边的变化,感受到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
打造新优势,还要有长期规划
行政长官在启动这次施政报告公众咨询时表示,特区政府工作聚焦三大方面,即全力发展经济、聚焦改善民生;强化自身优势、发掘新增长点;把握国家、国际双机遇,搭上国家发展快车。
以上三个方面,非常全面和贴切,都涉及到长远规划。施政报告虽然是一个年度一份,但香港的发展必须有连续性、稳定性,发展不可能中断,政府的工作也应是“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届接著一届干”,不能停滞,不能折腾。这显示出行政长官对长远规划的高度重视。
国家十分重视规划,从“一五规划”到现在正在实施的“十四五规划”,每五年就推动中国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效果非常好。香港虽然不能照搬“五年规划”模式,但可以借鉴其思路,在施政报告中体现长远规划的意图,不仅谋当前,更要谋长远。
比如,香港长期凭借零关税、低税率的优势“买全球,卖全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今后,随著内地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香港的这一优势对内地的吸引力减弱,香港如何培育新的消费优势?需要从长计议。
不久前,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京会见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行时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对于面临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香港来说,同样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
夏宝龙这段话传达了中央对香港管治团队的厚望;其实,这也是香港社会的期待,市民期待新一份施政报告体现识变、应变、求变的特点,展现“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的曙光。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发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6/CGUU8eCn2MvTyLY014GfENGARuDsAA5Mt7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