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习近平主席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更将“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将“创新”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来推动国家全面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在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上,也要在文化艺术领域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香港因独特的历史积淀、市场条件、制度体系,应该成为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
文| 全国政协委员 郑志刚
发展香港文化“新质生产力”
香港因独特的历史积淀、市场条件、制度体系,应该成为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除了在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在文化艺术领域也应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应积极开拓、创新,实践国家赋予香港的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确保中华文化继往开来,我们必须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句话指明了推进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通过商业上的赋能,让文化产业持续发展。过去一年,我全情参与香港“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的工作,对这一点体会特别深刻。感谢香港特区政府信任,我自2023年开始出任香港“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主席,跟社会一道,既争取国际大型文化盛事落户香港,也积极举办各种弘扬中华文化的活动,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如之前我们举办的“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展览,以雕塑作品和数码技术多元呈现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金庸是全世界华人的金庸,也是世界华文文化的极好传播者。以此为切入点,对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软性的生动的范例。
发展“盛事经济2.0”经济模式
接二连三的盛事活动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动能,但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单靠举办一次性大型活动的“盛事经济1。0”模式并不足够。未来,我们需要发展“盛事经济2。0”模式,以香港为基地,构建一个联通中外的中华文化知识产权(即文化IP)生态圈,建立健全市场制度,孵化更多的文化IP,全面推进中华文化的数字化、产品化、产业化、全球化。
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即是文化IP,通过二次创作,可以衍生出各种文创产品,如电影、音乐、动漫、手机游戏等,并为旅游、教育等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发挥“一源多用”的功效,形成一条独有的文化产业链,并推向海内外,全面引领中华文化IP“出海”。
在香港构建一个联通中外的中华文化IP孵化基地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助力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建设,实现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对香港的期许;二是深化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落实文化及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作为构建IP生态圈的第一步,香港可以成立一个中华文化IP交易所。IP交易过程中,需要各种专业服务,如估价、尽职调查、条文制订、商业仲裁等,香港在这些领域拥有顶尖人才,相关标准与国际社会一致。此外,香港庞大的国际网络、多重的文化色彩,也是企业交流互鉴的理想地方。就在今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已出台措施,宣布筹建一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以促进知识产权贸易。我们可以此为基础,建议内地相关机构输出更多高质量的中华文化IP到香港,为他们寻找更多外来融资、交易、配对的机会。
在传承与发展中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
要让中华文化不断展现强劲的生命力,在积极创新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传承工作。正如习主席强调的那样,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国家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截至目前已有155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43项已被列入非遗名录,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另外,已有不少市场机构加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政府亦设有相关税务宽免政策。
未来,为进一步调动市场积极性,鼓励更多私营企业加入非遗保护工作,我建议有关单位设立一个官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配对平台,联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案保护单位、公民、企业、非营利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等持份者,共同高效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该平台可发挥两大功用:一方面,展示已鉴定的文化项目的背景、保育工作进度、资源配对需求等主要资讯,增强大众对非遗专案的认识,同时增强保护传承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企业和公益性组织也能通过这一平台,接触到已认证及有资源需求的非遗专案,促进有关社会资源的精准配对。另外,我也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以政策手段,进一步引导市场力量投入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增强社会协同合作。
2018年,我成立了非营利机构“K11传统工艺基金会”,致力于中国传统工艺的保育和传承;2020年,我在香港起动了一级历史建筑“皇都戏院”的修复工作,这是香港第一个由私人主导的大型古迹保育项目;去年,我捐资建设新疆首个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协助保护新疆传统音乐、舞蹈、美食、文学等。该项目正在动工,待完成后,我会把有关内容带到香港,向大众展现新疆的风土人情,促进两地民心相通。
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把握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是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通衢。我相信,通过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我们必定能壮大国家的文化事业,以新带旧,以旧促新,确保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继往开来。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3/BXW54jmmpKIeFl6Kc3JuP2yJHxlZccfJBJd.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今年两会,习近平主席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更将“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将“创新”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来推动国家全面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在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上,也要在文化艺术领域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香港因独特的历史积淀、市场条件、制度体系,应该成为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
文| 全国政协委员 郑志刚
发展香港文化“新质生产力”
香港因独特的历史积淀、市场条件、制度体系,应该成为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除了在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在文化艺术领域也应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应积极开拓、创新,实践国家赋予香港的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确保中华文化继往开来,我们必须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句话指明了推进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通过商业上的赋能,让文化产业持续发展。过去一年,我全情参与香港“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的工作,对这一点体会特别深刻。感谢香港特区政府信任,我自2023年开始出任香港“文化艺术盛事委员会”主席,跟社会一道,既争取国际大型文化盛事落户香港,也积极举办各种弘扬中华文化的活动,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如之前我们举办的“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展览,以雕塑作品和数码技术多元呈现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金庸是全世界华人的金庸,也是世界华文文化的极好传播者。以此为切入点,对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软性的生动的范例。
发展“盛事经济2.0”经济模式
接二连三的盛事活动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动能,但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单靠举办一次性大型活动的“盛事经济1。0”模式并不足够。未来,我们需要发展“盛事经济2。0”模式,以香港为基地,构建一个联通中外的中华文化知识产权(即文化IP)生态圈,建立健全市场制度,孵化更多的文化IP,全面推进中华文化的数字化、产品化、产业化、全球化。
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即是文化IP,通过二次创作,可以衍生出各种文创产品,如电影、音乐、动漫、手机游戏等,并为旅游、教育等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发挥“一源多用”的功效,形成一条独有的文化产业链,并推向海内外,全面引领中华文化IP“出海”。
在香港构建一个联通中外的中华文化IP孵化基地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助力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建设,实现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对香港的期许;二是深化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落实文化及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作为构建IP生态圈的第一步,香港可以成立一个中华文化IP交易所。IP交易过程中,需要各种专业服务,如估价、尽职调查、条文制订、商业仲裁等,香港在这些领域拥有顶尖人才,相关标准与国际社会一致。此外,香港庞大的国际网络、多重的文化色彩,也是企业交流互鉴的理想地方。就在今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已出台措施,宣布筹建一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以促进知识产权贸易。我们可以此为基础,建议内地相关机构输出更多高质量的中华文化IP到香港,为他们寻找更多外来融资、交易、配对的机会。
在传承与发展中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
要让中华文化不断展现强劲的生命力,在积极创新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传承工作。正如习主席强调的那样,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国家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截至目前已有155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43项已被列入非遗名录,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另外,已有不少市场机构加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政府亦设有相关税务宽免政策。
未来,为进一步调动市场积极性,鼓励更多私营企业加入非遗保护工作,我建议有关单位设立一个官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配对平台,联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案保护单位、公民、企业、非营利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等持份者,共同高效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该平台可发挥两大功用:一方面,展示已鉴定的文化项目的背景、保育工作进度、资源配对需求等主要资讯,增强大众对非遗专案的认识,同时增强保护传承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企业和公益性组织也能通过这一平台,接触到已认证及有资源需求的非遗专案,促进有关社会资源的精准配对。另外,我也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以政策手段,进一步引导市场力量投入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增强社会协同合作。
2018年,我成立了非营利机构“K11传统工艺基金会”,致力于中国传统工艺的保育和传承;2020年,我在香港起动了一级历史建筑“皇都戏院”的修复工作,这是香港第一个由私人主导的大型古迹保育项目;去年,我捐资建设新疆首个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协助保护新疆传统音乐、舞蹈、美食、文学等。该项目正在动工,待完成后,我会把有关内容带到香港,向大众展现新疆的风土人情,促进两地民心相通。
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把握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是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通衢。我相信,通过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我们必定能壮大国家的文化事业,以新带旧,以旧促新,确保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继往开来。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8/3/BXW54jmmpKIeFl6Kc3JuP2yJHxlZccfJBJ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