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至关重要的战略部署,也为香港的未来路向提纲契领、擘画蓝图。
《决定》把涉港内容置于第七部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并明确提出,要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这不仅再次明确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向世界表达了国家对“一国两制”、“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的坚定决心。早前已就“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发文,今次谈谈对《决定》其他方面的一些想法。
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香港是全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弹丸之地却拥有国际化、法治化、全球化的特点,特区政府必须准确把握《决定》要求,进一步发挥“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尤其是“联通世界”的独有优势,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律政司司长前不久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下「一带一路」发展小组组长身份,联同不同政策局代表到北京出席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带一路」建设联席会议后,在立法会前厅交流会中表示,中央希望香港发挥双向开放功能平台优势,以香港作为贸易和专业服务平台,巩固亚太区国际法律服务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甚至“法联通”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为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的角色定位提供了有力遵循。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香港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国家一直是香港发展的坚强后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决定》提及,这几个中心的巩固提升均需要香港加强“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双向开放平台作用。特区政府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和引入“迁册机制”的政策举措,2024年《财政预算案》也明确提到要将香港建构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的目标。方向有了,如何一件一件事落实才是关键。
为什么特区政府财金官员和监管机构的第一把手是“三中全会“后首批获夏宝龙主任接见呢?这是否说明了夏主任要他们准确领会“三中全会“的精神,要“锐意改革、主动作为”,认清香港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的作用?这些年我们在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巩固提升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等方面的工作做得如何?
在“走出去”方面,特区政府应加强与中央相关部委落实便利内地企业在港设立总部或子公司的措施。《2024/2025年财政预算案》已经确定了“推动内地生产企业来港开设管理离岸贸易的总部”的政策方针,在“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下,实际成效何时可见?
笔者认为要吸引内地企业来港开设管理离岸贸易的总部,首要是向目标企业游说这样做的好处有哪些,说明在港成立子公司再“走出去”往“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融资的得益。笔者接触到的内地企业表示,他们需要充分掌握通过香港“走出去”的实质好处,才能衡量是否值得为了在境外部署而去经历逐层审批上报的流程。 “拼船出海”、“走出去”、“超级增值人”不能变成口号式的倡议。
成功与龙头企业签署来港设立国际总部的合作备忘录,也不代表事情圆满完成,后续要切实地把合作备忘录不折不扣地落实。举例来说:去年12月内地电动车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在行政长官、财政司司长及创科局局长“三顾茅庐”下终于与香港科技园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当时预计将聘请500人以上,并在未来投资十多亿元;但至今已近8个月,香港的财金官员、港交所和证监会等能否更积极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早日实现科技金融,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科技企业?
在“引进来”方面,特区政府要加快公司“迁册制度”的立法进程和解说,积极统筹所有“香港队”机构,举全政府之力推广香港的“一国两制”制度优势,让外国企业充分掌握迁册到香港对他们进入内地有什么实质的好处,这样才能让香港成为外国企业进入内地的“超级联系人”。
笔者今年5月随特区立法会主席率领的考察团到访马来西亚、印尼及新加坡,期间有幸与三国的议会代表、商会代表、东盟国家常驻代表以及对话伙伴等交流面谈,深深感受到东盟国家对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担当的角色之好奇心。虽然他们对于国家的成就给予很大的肯定,也表现出对香港的强烈兴趣,但是具体到香港的最新政策和《财政预算案》措施的相关性,如何利用香港的独特作用,进入内地市场仍是一知半解。笔者在2024年《施政报告》咨询交流会议中向行政长官建议成立针对东盟市场的高层次跨部门委员会或工作组,拟备资料摘要,让“引进来”的工作事半功倍。
行政长官7月28日启程出访老挝、柬埔寨及越南3个东盟国家;相信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游说,我们立法会此前的东盟考察,对于香港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及其他方面的区域合作,必定会有叠加的效应,期盼行政长官此行硕果累累。
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
《决定》的涉港部分特别提到“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加上“锐意改革、主动作为”的新任务、新要求,笔者认为值得特区政府管治团队琢磨思考,要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上下大工夫。
从《决定》可见,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拓展,强调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不断快速提高,香港也要以此为圭臬。特区政府应研究检视奉行了20多年的“主要官员问责制”和公务员制度怎样更有机结合、人事制度中的奖惩机制如何进一步提高效能,昂扬公务员团队的士气;司长级别领导的跨司局工作组的协作机制如何更见实效。要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就不能回避这些课题。

笔者向行政长官提交的2024年《施政报告建议书》的主题就是“拼经济、惠民生,聚群力、见实效”。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中,我们要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尽香港之责、做香港的更大贡献。期待行政长官的2024年《施政报告》充分体现《决定》的精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31/cYfcnE0UlaTW1UVk25NRfn96jok3R2UYPrE.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