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韩庆祥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行进到关键时期,立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主线,就是围绕制度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续的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走好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后半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一个前半程和后半程。前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主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其实质,就是著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其总目标一以贯之,今后仍然要持续深入推进,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以贯之,是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它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它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关;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即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与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关;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直接相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方面显著优势,这更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和总目标直接相关。
仍要持续深入推进,就是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关;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多与治理能力不够现代化有关。因而,要发挥制度优势、补齐治理短板。
方向坚定不移而行动与时俱进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即始终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必须始终坚守。
然而在实践行动上须是与时俱进的。总体来讲,这种与时俱进,就是进一步注重制度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因为当今国家治理能力还不够现代化,影响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因此应根据以上两种情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相互成就,即用“国家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用“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具体来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出的行动上与时俱进主要在于: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制度规范;更加强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加注重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更加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更加强调坚持人民至上;更加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放得活”和“管得住”的关系);更加注重微观领域的改革;更加注重防范风险;更加注重行动落实。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注入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路往哪里走,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研究改革。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照亮前进方向,这就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中国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和拓展的,二者具有互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这一新论断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相互成就关系:不仅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动力,同时也指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得到推进和完善,而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也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前景。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动力。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这一论断为开拓改革大格局、把握改革大逻辑作出了战略指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应深刻领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续的、强劲的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当今,某些地方因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而导致某些人“躺平”,即缺乏创新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为此,就必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体制机制保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这是《决定》的一大亮点。
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
动力、平衡和治理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的是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问题,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著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是说,改革就是要解决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命运的根本问题。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动力、平衡和治理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致力于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和治理效能低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是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建构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是注重促进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平衡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是注重解决国家治理效能问题(治理),解决治理进程中的“放得活”和“管得住”的辩证关系问题。
实际上,坚持动力、平衡和治理相统一,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所遵循的一般规律。
基于民众所需谋划可感可及的改革
在任何时候,全面深化改革都必须坚持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统一。坚持生产力尺度,就是注重并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人的尺度,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为了人、接受人民评价、扎根于人民,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推动力量,因而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同时,改革的最终、最高目的,就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因而,应基于底层民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所需所呼进一步谋划可感可及的改革。当今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从宏观看中国,确实创造了中国奇迹,而从微观看民众感受,一些人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可感可及的改革成就”,这中间存在著“维差”和“温差”。其中原因,要么是有些人崇尚空谈,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么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政策还不够彻底;要么相对重宏观而轻微观。
改革的最终和最高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即解决人民生活“好不好”的问题。一定意义上,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底层民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既补短板,也要解决先富和后富的关系问题。因而,要基于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急难愁盼问题和所需所呼来谋划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扎实推动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改革,真正把“问题清单”变成“惠民清单”:要干而论道,抓任务落实要真正彻底,力戒空转;要注重微观领域的改革,注重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微观领域的问题。
(作者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标题有编改,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8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9/86taPOfVWp0FwfF4FReYnLeBndA43zA2pq4.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北京 韩庆祥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行进到关键时期,立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主线,就是围绕制度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续的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走好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后半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一个前半程和后半程。前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主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其实质,就是著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其总目标一以贯之,今后仍然要持续深入推进,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以贯之,是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它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它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关;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即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与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关;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直接相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方面显著优势,这更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和总目标直接相关。
仍要持续深入推进,就是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关;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多与治理能力不够现代化有关。因而,要发挥制度优势、补齐治理短板。
方向坚定不移而行动与时俱进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即始终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必须始终坚守。
然而在实践行动上须是与时俱进的。总体来讲,这种与时俱进,就是进一步注重制度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因为当今国家治理能力还不够现代化,影响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因此应根据以上两种情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相互成就,即用“国家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用“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具体来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出的行动上与时俱进主要在于: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制度规范;更加强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加注重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更加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更加强调坚持人民至上;更加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放得活”和“管得住”的关系);更加注重微观领域的改革;更加注重防范风险;更加注重行动落实。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注入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路往哪里走,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研究改革。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照亮前进方向,这就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中国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和拓展的,二者具有互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这一新论断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相互成就关系:不仅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动力,同时也指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得到推进和完善,而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也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前景。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动力。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这一论断为开拓改革大格局、把握改革大逻辑作出了战略指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应深刻领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续的、强劲的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当今,某些地方因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而导致某些人“躺平”,即缺乏创新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为此,就必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体制机制保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这是《决定》的一大亮点。
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
动力、平衡和治理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的是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问题,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著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是说,改革就是要解决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命运的根本问题。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动力、平衡和治理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致力于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和治理效能低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是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建构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是注重促进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平衡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是注重解决国家治理效能问题(治理),解决治理进程中的“放得活”和“管得住”的辩证关系问题。
实际上,坚持动力、平衡和治理相统一,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所遵循的一般规律。
基于民众所需谋划可感可及的改革
在任何时候,全面深化改革都必须坚持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统一。坚持生产力尺度,就是注重并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人的尺度,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为了人、接受人民评价、扎根于人民,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推动力量,因而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同时,改革的最终、最高目的,就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因而,应基于底层民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所需所呼进一步谋划可感可及的改革。当今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从宏观看中国,确实创造了中国奇迹,而从微观看民众感受,一些人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可感可及的改革成就”,这中间存在著“维差”和“温差”。其中原因,要么是有些人崇尚空谈,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么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政策还不够彻底;要么相对重宏观而轻微观。
改革的最终和最高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即解决人民生活“好不好”的问题。一定意义上,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底层民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既补短板,也要解决先富和后富的关系问题。因而,要基于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急难愁盼问题和所需所呼来谋划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扎实推动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改革,真正把“问题清单”变成“惠民清单”:要干而论道,抓任务落实要真正彻底,力戒空转;要注重微观领域的改革,注重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微观领域的问题。
(作者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标题有编改,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8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9/86taPOfVWp0FwfF4FReYnLeBndA43zA2pq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