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莉珊
行政长官李家超任内的第三份施政报告近日正展开公众咨询,诚如李家超所言,香港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怎样的施政报告才可指引未来的香港发展?笔者认为香港需要一份高瞻远瞩又细致规划的蓝图,引领社会走出当前困境,首当其冲的关键在于重振零售业。
笔者近日与多位零售业好友谈及市况,认识到零售市场对一个经济体的功用体现至少有四个方面,包括促进消费与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刺激就业、提升城市形象与活力、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放诸香港的实际情况,却看到不但数据惨淡,市面气氛同样惨淡。政府统计处7月初公布的最新的零售业销货额,与去年同期比较大幅下跌11.5%。尽管政府积极推动各项盛事,从年宵、烟花汇演到近日的哆啦A梦展览,就算政府大推区区夜缤纷,尽管特区政府宣布吸引过百万人次的内地旅客来港,但业界却投诉“旺丁不旺财”,而街上“倒闭大清货”的标语举目可见。
造成香港零售业近年持续低迷的元凶何在?有媒体针对香港市场极度倚重的境外旅客的行为分析出“三不”:不愿来、不过夜、不回头;即来港旅游的签注手续繁复,再加上内地海关对旅客携带个人物品入境的免税限值设有严格限制,令许多内地人不来港消费;其次是香港酒店住宿与用餐成本高昂,令到相当部分的旅客采取“急行军式”旅游,游览后赶往内地食宿以节省成本。其三是香港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旅游体验及满意度降低,无法让大批曾经来港的海内外旅客在疫情后重临香港旅游。
除了旅客的“三不”,真正重创香港零售市道的原因离不开连本地消费者也“不消费”。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三天小长假,就有超过50万人的香港居民离境消费,当中逾40万人北上消费,外来旅客减少消费,本地人也不愿在香港做日常生活以外的额外消费,这才是重创香港零售市道的关键原因。
虽然政府发言人多番解释,数据下跌是因为旅客和市民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港元汇率高企的影响,去年同期的比较基数较高亦有关系。但无法否认的是,零售业仍未走出疫情以来的寒冬,当年期盼“复常”之后的欣欣向荣并未如期出现。到底如何才可走出寒冬,重振香港的零售行业,这成为香港业界需要思考的关键。
无论特区政府或者中央政府,都已经看到零售行业对本港经济的重要性,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国家最近公布的惠港措施,包括进一步优化个人游计划以及提高内地居民旅客行李物品免税额度,对促进香港零售业务应该有明显帮助。施政报告该如何对接相关中央政策,协助旅游业界吸引更多内地人流,同时提高旅客的消费。特区政府去年施政报告也已经针对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支援措施,帮助它们度过难关并转型升级,如何进一步深化有关措施的效果,是特区政府可以在今年施政报告中的关注点之一。
当然,除了政府的帮助,业界自身努力也十分重要。首先是提升服务品质,应摒弃不良经营手法,坚持诚实服务、货真价实,巩固消费者对香港零售业的信心。其次是创新行销方式,笔者在媒体得知,无印良品去年开始在香港逆势连开4间新店,执行总监角田彻表示,当前的市场环境十分艰难,但需要满足不同顾客需求,不断吸收外来经验,提升顾客体验,才能成功。IKEA是另外一个成功例子,原本靠卖家具的品牌,近年却凭点心小吃打出另一片天地。由此可见,香港的零售环境固然挑战重重,但只要品牌保持创新思维,洞悉市场需求,勇于实践变革,定能突围而出,重塑香港零售的光彩。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18/SKwjdyc6pQP4lVawc9RrwUdSJ0nqCUoacGf.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