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鸣谦:罗奇撰文大放厥词 观点简单片面不懂中国
文|鸣谦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近日在印度媒体撰文大放厥词,观点不仅过于简单片面,还满满都是西方式傲慢,忽视了中国在过去十年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和改革方面的卓越成效。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这是中国人喜欢说的一句话,它反映了一种理念:在中国人看来,改革不应该是一时之举,更加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问题的系统方法和路径。而罗奇属于典型的西方式思维,他更加倾向于“问题导向”,期待从一次会议中得到解决某一问题的具体答案。这显然是不了解中国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而认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才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好方法。
罗奇把中国的改革事件与推进社会治理的努力二者割裂开来,认为中国的改革是“假的”,治理也是为了“使权力得到巩固和集中”,这是十分荒谬的。中国的改革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推进社会治理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正是改革成效显著的标志之一。
首先,罗奇忽视了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土地政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显而易见,我们一以贯之地致力于全方位改革,推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现代化,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罗奇对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不过是对内巩固权力的延伸。事实上,我们提出的全球治理三大支柱——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正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体现,已经对整个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入的积极影响。中国在中东和解、非洲发展等方面的角色扮演,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再者,罗奇严重低估了中国在反腐和治理改革方面的成就。近年来,中国民众对政府以雷霆万钧之势打击腐败的行动拍手称快。也可以说,反腐行动的成功证明了我们在打击腐败、重塑政治生态方面的决心和能力,这正是中国推动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步。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有长足进步,并在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有识之士清楚看到,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并非仅是意识形态的宣传,而是包括法治建设、政府效能提升、社会治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实践。这些成就显示出中国领导层具备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和智慧,在特定历史时刻具有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政治责任、面对全球历史转折时代指明中国发展道路的强大理论建构能力和驾驭国内外复杂局面的能力。
罗奇的观点反映了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误解之深。他们以西方的标准来评判中国的改革,却不愿设身处地地研究中国在自身发展中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中国的发展模式完全不是“西方式的”,却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提供了保障。
(作者系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16/r2vMLIBSsfYfaek1WYOrGjiKJ2vzXBq6Yok.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