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新成立的“新来港人才快速融入香港事宜小组委员会”就相关议题咨询公众。由来自立法会、选委会、劳工界、教育界、创科界及其他专业界别人士组成的“香港人才大融合促进组(TalentConvergingHK)”联同“香港内地经贸协会”和“香港科技青年联合会”向委员会提交人才建议书。促进组总召集人黄炳逢、副总召集人胡盛龙与另外两位召集人邓飞议员和林振升议员,一起在立法会大楼把3个组织的共同意见书递交给该立法会宜小组委员会的主席尚海龙议员。林振升议员和邓飞议员同时也是该委员会的成员。
意见书建议在现有人才入境便利计划的基础上,建立创新设计与大湾区城市衔接互认的“大湾区人才通行证”机制。在综合考虑香港与大湾区城市共同认可的人才范围、标准、落地条件、待遇、各自的人才需要等因素后,探索允许持有“大湾区人才通行证”的人才自由跨境工作、生活,使优秀人才成为大湾区的“共享人才”。此外,“大湾区人才通行证”的持有人可以享受一系列经过仔细协商的本地待遇,例如香港人才在内地大湾区城市不用退税就可直接以最低税率交税,而通过各类引才计划来港人士在大湾区城市工作、生活的时间可以算作在港逗留时间,以此加快让外地人才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他们建议特区政府和相关专业业界及行业协会进一步检视相关的执业资质和条件,推动与内地及部分海外国家、地区相关专业资质实行互认, 特别是香港稀缺的人才类别可以优先处理,以便新来港的内地及海外优秀专业人才可以快速融入香港。
意见书提出探索向外地学生开放本港所有教育资源,并实施灵活的招生政策及差异化的学费模式,增加人才来港最终落地融入的诱因。许多考虑或准备来港的人才都非常关心子女在香港的教育问题,甚至有部分主要是因为子女的教育问题而选择来港工作,所以香港教育体系的配套对人才融入香港非常重要,影响他们加快融入的步伐,甚至真正留港落地的最终选择;建议成立“国际教育枢纽发展局”,统筹本港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分配以及制定发展路线图和政策。探索引入教育产业界的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市场资源,减轻政府额外的财政负担。在本港各类学校建立国际化教育的生态环境,例如:可尝试在传统学校设立国际班,以自负盈亏模式运作;国际班的设立不影响本地学生就读的常规班, 但增加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元素; 探索跨境设置国际教育枢纽的教育配套基础设施,建议与深圳、珠海等邻近城市合作建立外国学生宿舍,并采取半封闭、便利化等管理模式营运; 打造多样化的国际教育办学模式,不局限在本港独立授课办学,可探索与内地、海外国家、地区的优质学校采取校校联手的生员分享模式,合作办学培养学生。
他们建议为新来港的科研人才提供科研基金,成立由科技界、产业界主导、政府协助的专项科技基金,专项支持与大湾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的科研项目, 主要资助新来港的科研人才,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科研项目,以培育新来港科研人才的科研工作,早日实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本地与外地人才组合成为香港大团队,融合双方的优势。鉴于现时已经有各项创科基金开放香港企业申请,可以先考虑采取加分制,给与一定额度优先考虑有本地人才和外地人才一起组合的团队给与支持。建议建立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的伙伴计划,加深外来人才在本地的人际关系网络,帮助他们更快、更有效的融合。有不少来港人才反映他们在港与本地人才及社区的接触缺乏机会和渠道。政府可以赋能本地社区人士为主的非牟利组织团体,让他们系统地帮助外地人才融入本地社区,例如建立本地人才伙伴计划,以一对一及几对几的方式融合本地与外地人才,外地人才对本地的人和团体多联系交流, 肯定增加他们的归属感。相关团体在政府的鼓励下也可增加积极性,甚至可以推荐与他们有联系的外地人才来港。
身兼香港内地经贸协会会长的促进组总召集人黄炳逢表示:香港要在抢人才、抢企业方面取得突破,除了采取人有我有、稳打稳扎的政策外,必须以非常手段,加快人才融合,在不影响本地人才发展而同时融合外地人才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在某些特定政策范围内先行先试,甚至设立实验区。事实上,内地在许多政策上敢于尝试,虽然也会产生不同问题,但在过程中逐步调整,在动态中获取成果。香港也不应该过于保守,因为没有先例而排除创新的想法和做法。单凭政府部门的人手力量也不足以推动大胆创新的政策,必须同时有效地结合社会各界力量。就内地人才而言,虽然香港在某些物质条件上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可能有所减退,但在“一国两制”的许多优势下仍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要好好加以运用,重现我们上世纪50到70年代人才大融合的黄金时期。
来源:文汇网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13/HI3H2OUgZUyMNiFAZKVXqT6ULpuAxx2lNh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