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莉珊
七一回归之际,国家又推出多项惠港措施,除提高内地旅客来港购物免税额之外,国家宣布向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国籍人员签发来往内地通行证件的政策,也将对香港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
香港是高度国际化的城市,社会自然多元共融,虽以华人为主体,但汇聚了数十万计的非华裔居民。据政府数据显示,目前香港有大约5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非华裔居民,在香港读书、就业、经商等,当中相当部分已是永居甚至在港繁衍数代人。资料显示,香港主要的非华裔居民除来自自英、美、加等主要国家外、印尼、菲律宾、泰国、印度、日本、澳洲、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也有相当数量。
这批非华裔的港澳永久性居民中,与华裔永居人员一样,有赴内地投资考察、商贸洽谈、学术研讨、科技交流、旅游休闲的需求,过往却受限于证件问题而甚有不便,令到这一群体无法享有与华裔永居同等的权利,也令他们无法更深入了解内地。新政策允许他们申领往返内地通行证件,持证人可以多次来往内地,每次停留不超过90日,并在证件有效期内享受多次往返的便利。
媒体称,首批名额瞬间爆满,可见需求十分殷切。这款证件为香港的非中国籍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旅游休闲的可能性,同时也加强了香港作为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预期相关措施将进一步推动内地与港澳间人员广泛交流交往,便利商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科研等活动顺利进行,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促进港澳特区长期繁荣稳定发展。
相关措施除了体现国家对全体港澳居民的公平公正原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友善的性格,对香港还带来了多项利好的提振作用。
首先是有助于提升香港的国际化程度,继续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独特优势。政策的实施,料将鼓励更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重返香港,并会积极进入内地市场寻求更多发展可能性,更多的跨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这将为香港带来更多的多元文化和国际视野。
国家很快将召开三中全会,预料将对未来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观点与方向,香港预料将继续发挥“国际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去年中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超过30%,除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国际合作,而香港在促进中国与国际合作方面,有独特的关键作用。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直接参与内地的庞大市场,同时与世界接轨,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当更多非华裔的香港永居人员可以更自由往返内地,必然加深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对发挥香港作用的信心,非华裔的香港居民必然更愿意发挥自己的国际化特色,将中国与母国更好的联系在一起。
总的来说,这项政策不仅便利了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的内地之行,还为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了香港的国际化程度和吸引力。这也体现了“一国两制”在出入境管理领域的实践和创新,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