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院士是浙江温州人,在他身上能感受到温州人特有的胆魄与气质。他为人坦诚易相处,常为年轻人启迪心智,令人如沐春风。近日我特别访问滕院士,听他畅谈学术追求、大学治理、科研服务和业余生活的人生际遇,尤其是解密在他的带领下,港理大如何按下了快进键,跑上了快车道,QS世界大学排名从2019年的100位边缘稳步上升到最新的57位,让学校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便稳居世界百强名校之列,向世界前50位迈进。他的尚志风采独树一帜,成就了非凡业绩。
文|深圳 陈恒
励志苦学,从乡村走向世界
永嘉是千年古县,地处温州瓯江北岸,悠悠楠溪江300里贯穿全境。永嘉是取“水长而美”之意。“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大诗人谢灵运笔下的永嘉,是山水诗人的家园,也是瓯越文化及“永嘉学派”的起源地。滕锦光出生在永嘉县黄田岙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小时候在村小读书,除了上学,还要分担家务和农活,在班上年纪较小,成绩却是全班最好的。在小学读书时,有一次因家境困难,交不出书簿费,拿不到课本。有一天,他在村口的大榕树下乘凉,恰巧班主任王爱华老师从榕树下经过,他的父亲径直同王老师商量,恳请学校先发课本给他,待家里有钱时再补交书簿费。老师看到一旁滕锦光的渴求目光,同意了他父亲的请求。这件事一直镌刻在滕锦光的脑海里忘不了,他希望将来学有所成,贡献社会,帮助他人。
滕锦光少年时便爱读书学习。直到高中一年级,他的人生理想还只是有朝一日能当上村里小学的代课教师。上高中时,全年级进行了一次体检,200多人中有3人近视,他是其中的一位。他觉得将来戴著眼镜种田会比较尴尬,加上家境拮据,滕锦光不敢告知父母,担心给家里增加负担和忧虑。他的班主任金老师知情后,给了他10元钱,让他去温州配眼镜。当时那家温州眼镜店配眼镜没有验光设备,就靠选眼镜试戴。滕锦光第一次戴上近视眼镜走出店门时,有脑门晕乎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1979年滕锦光从永嘉劳武中学(今罗浮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第一志愿报读了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的建筑结构工程专业,当时校园里“哥德巴赫猜想”是热门学问,他第二志愿选了浙江大学的数学。上大学后,听说国家设立了博士学位,滕锦光当时就萌生了将来攻读博士学位的念头。
1983年大学毕业前夕,滕锦光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取得优异成绩,被系里选拔为由我国著名钢结构专家夏志斌教授代招的教育部公派留学美国的出国预备生。后来由于中美关系受到“胡娜事件”的影响,那一年去美国的学生被改到其他国家。在夏志斌教授的建议下,他选择了去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读博士期间由于特别刻苦钻研、科研成果突出,得到了导师的青睐。导师被聘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时,他便跟随导师去了英国,在爱丁堡大学先后以访问博士研究生和研究人员身份做了两年的研究工作。博士毕业不久之后,他开始在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1991-1994年)任教,先后任讲师、高级讲师。
1994年10月,他加入香港理工学院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担任讲师,约一个月后,学校更名为香港理工大学。由于系主任高赞明教授慧眼识才,热心奖掖后学,集聚了一批名牌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又给年轻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团队士气高,从中走出了多名世界级学者。滕锦光也从此在香港理工大学安心学术、稳步发展三十年,并曾担任多个管理职位。他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复合材料结构和钢结构领域的研究,成就斐然,屡获表扬,誉享中外。他于2004年获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1月晋升为讲座教授,2013年他在“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及设计理论”方面的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7月起在港理大停薪留职,出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整整一年,借此机会进一步熟悉了深圳及大湾区的发展环境。
矢志赶超,带领理大快速跻身世界百强
2019年7月1日,滕锦光出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当时香港深陷“修例风波”中,港理大校园之后一度被“占领”,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港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先生对他倍加支持,坚信“滕锦光具备卓越的学术地位、出色的领导及管理才能,并且对港理大、香港以至内地的高等教育界有深入认识,可以为大学的未来发展制定清晰及实际可行的愿景。”尽管此前滕锦光有过学院院长及大学协理副校长、副校长的履职经历,但出任校长是一次质的飞跃。香港的大学校长对学校管理负有全面的责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远远超出了学术发展的范畴,管理难度类似一家大公司,而校长本身是学者,需要有一个转型的过程,挑战与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香港理工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7年的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有87年发展历史,现建有9个学院,近3万名学生,7千余名员工,48万多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滕锦光发扬“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校训精神,很快确立了“既追求世界一流的人才培育、基础研究,也追求世界一流的应用研究、创新创业”的战略目标。他认为创新永远在路上,希望把大学建设成为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工程和技术学科中成就卓越,在一系列学科(主要是特色学科)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为香港、国家及世界作出贡献。
在林大辉主席领导的校董会的大力支持下,滕锦光与大学管理高层齐心协力,引领全校教职员锐意进取,令港理大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取得亮眼成绩,其中QS2025排名第57位、THE2024排名87位。约210名港理大学者列全球首2%顶尖科学家,土木工程和建筑与建造两个领域2%顶尖科学家人数更居全球之最。在香港2021年推出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的首6轮130个名额中,港理大获得30名,在获取香港研究资助局研究基金资助方面,总经费名列香港高校前三位。港理大是香港唯一参与国家航天工程实战并作出卓越贡献的高校,支撑了国家首个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港理大更是勇立潮头,高度重视发展新兴学科领域,被CoinDesk评为2022年对区块链影响最大的15所大学中的第1位,在亚洲第一家推出区块链科技理学硕士项目;2023年世界第一家推出元宇宙科技理学硕士项目,旨在满足社会对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
滕锦光特别重视培育学生的正面价值观。他相信教育的责任除了让下一代拥有专业能力之外,还应培养他们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令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他提出理大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德方面的要求包括: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自2022/23学年起要求每一位本科生必修一门三个学分的中国历史及文化范畴的课。学校还成立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打造本地乃至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重镇,努力提升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理大从2012/13学年开始要求每一位本科生必修一门三个学分的“服务学习”课,最有代表性的服务学习课程是到非洲的卢旺达农村为没有电力供应的村民家庭装上太阳能供电系统,为夜晚提供照明,至今已经完成了约1,300个家庭的安装工作。服务学习,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供服务,又在服务中提升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社会的了解,非常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经过多年的发展,理大的服务学习已经成为其全人教育的金名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同。理大计划到2027/2028学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这其中,约一半的学生(即每年2千多学生)将通过服务学习的机会到外地学习,预计其中1千多将去内地,1千多到海外。
他定期举办和学生的见面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心声。港理大还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及发展院,为国家及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及发展提供思想先导和创新驱动力。为了更好满足社会的需求,港理大于2022/23学年实施了深度的课程改革,所有本科生都需要修读“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和“创新创业”两门必修课,课程改革也推行“X+副主修”计划,X为主修专业,副主修专业(Secondary Major, 占36学分)包括“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和“创新创业”。
酬志实务,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滕锦光希望理大的科研工作能够聚焦于为社会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这种需求驱动、问题导向的研究工作,往往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担任理大校长后,滕锦光大力推动跨学科研究,在理大设立了大型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即理大高等研究院,英文名为PolyU Academy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简称PAIR,这个简称本身就有合作的意思。至今,PAIR辖下已经设立了11个研究院,7个研究中心,这些研究院/研究中心皆以社会问题为导向,既做基础研究,又做应用研究,涵盖的方向包括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可穿戴系统、体育科技、心理健康、深空探测、旅游业数值转型等。
滕锦光十分重视知识转移及创新,他认为“所有具实用价值的IP都应该走出校园、造福社会”。他务实扶持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产业技术与产品,直接贡献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港理大发明的儿童近视控制眼镜片,能降低儿童近视发展速度60%,该技术已经由企业投产,总出售超过2,500万片镜片。港理大学生初创企业中的海柔创新、正浩、快狗打车、AfterShip四家公司成为了独角兽公司(估值10亿美元以上)。滕锦光发挥港理大技术所长,服务内地所需,著力谋篇铺排在全国各地设立一批技术创新研究院,打造出“港理大科研+内地产业链+内地市场=造福社会”的港理大内地合作模式,已和深圳光明区,广东惠州,福建晋江,浙江杭州、宁波和温州,江苏南京及无锡,湖北武汉,安徽合肥等地签约设立技术创新研究院,其中几家已经正式启动。各技术创新研究院以港理大科研人才和成果对接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地方政府提供研究空间、设施、研究经费,港理大配以高端人才、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此举既为港理大研究人员破解转化研究经费获取的难题,提升港理大科研的影响力,也为科研成果转化找到产业、地方及市场依托,为国家的科技自强自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贡献。
滕锦光个人及所带领的团队,从9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先是作为加固用的材料,后是作为新建结构的材料。在复合材料加固结构方面,他带领团队系统地建立了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大量成果被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设计规范或指南采用。他发明的复合材料-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构件,具有优越的耐久性、抗震性能、性价比,引领了国内外大量的后续研究,并在近年作为主要结构构件开始被应用于一系列桥梁工程,开创了基于复合材料的新材料组合结构研究和应用新方向。他提出了复合材料增强海水海砂混凝土的理念,因此开创了混凝土结构的新方向,引领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相关应用。2018年,其基于海水海砂混凝土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新型可持续海洋工程结构的为期五年的项目,获得香港研究资助局5,246万港元(包括参与高校10%的配套经费)资助,这是香港研究资助局有史以来资助的第一个千万港元级的结构工程类研究项目和最大的结构工程类研究项目,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两个千万级结构工程类项目获得资助。在斯坦福大学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上,滕锦光在“土木工程”学科一直位列全球前十名,多年排在全国第一位。
担任校长之后,滕锦光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得不减少,他希望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周末科研时间投入到自己最关注的问题。现代工程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寿命主要取决于钢筋的锈蚀程度,寻找价廉物美的钢筋替代品是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复合材料涂层钢筋,其耐腐蚀性能媲美不锈钢钢筋,但是价格比不锈钢便宜几倍,在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另他关注的一个方向是海上漂浮式风电工程结构,这也是复合材料和他的新型耐腐蚀钢筋应用的重要场景。此外,他的团队也继续在混凝土本构理论方面拓展研究工作,因为这是所有混凝土结构数值仿真模型最关键却仍然面临挑战的部分,近期关注的重点之一是3D打印混凝土本构模型的建立。
诚志简约,以诗书陶冶情趣
滕锦光从小喜欢阅读,尤其是文学、历史类书籍,传承永嘉学派的文脉,在闲暇之余喜欢看书写诗。小学初中时虽喜欢看书,但村里的读书人少,读物更少,他只能把村里的连环画借来看个遍。到了大学时,有机会多看些书,渐渐喜欢读些诗歌。诗歌的篇幅短小,既节约时间,又可以保护眼睛。他喜欢读唐诗宋词,徐志摩、艾青、舒婷等现代抒情诗人的诗及一些外国诗人的诗,偶尔也写一些诗句抒发自己的感想。他最崇拜的文学家是苏东坡,敬佩他的艺术成就与洒脱的人生态度。滕锦光觉得人生是有终点的旅程,要去规划自己,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不错过机遇,不偏离方向。他曾引用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和他的学生共勉。他也常常和学生们分享他的座右铭,“尽力而为,问心无愧”,这是他的人生态度。
滕锦光坦言,理工科学生加强文学修养十分必要,比如申请科研项目时需要文字表达,有了科研成果后要去做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要有说服力,语文是重要的技能与素养。语文素养好了,凡事能听明白、想明白、写明白、说明白,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更好胜任。
2019年春节期间,家乡温州市领导率团来香港访问,邀请滕锦光及一众乡贤春茗茶叙,我有幸在场。令人难忘的是大家竟围绕用餐使用“公筷”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滕锦光提议,叫“聚餐须使用公筷,温州可先行先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纷纷认为这个提案以小见大,十分有益。在滕锦光的鼓励下,一个月后,我写了一篇《“筷”味人生》的文章,得到朋友们的纷纷点“赞”,认为值得推广。后来,我又据此写了“让公筷成为餐桌上的新风尚”的一封家书,刊发在《温州都市报》,得到系列转发和好评。不久后,温州率先由政府主导全市推行“公筷”,走在了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走遍了世界,以“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在世界各地打拼。这是一种意志强大、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灵活应变、勇于挑战一切不可能的尚志拼博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滕锦光院士的奋斗历程及不凡业绩,正是这“四千精神”的生动体现。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员,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7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4/czNaVHkp6unkfzNeOUv79dX8Abn4s18d6QN.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