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正式开馆。该馆汇聚科学家珍贵资料,结合现代科技,为公众开启科学探索之旅,向公众展示中国科学家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家故事、感受科学魅力的新平台。博物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文化综合区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
文|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副馆长 孟令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优先和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建设科学家博物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大楼于2023年落成,其核心功能和主体定位就是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博物馆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目前,科学家博物馆有3,000平方米恒温恒湿藏品库房和常设展厅,另有7,500平方米展厅可用于举办科学家专题展览和开展相关活动。博物馆不仅展示了科学家的珍贵实物和图片,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VR展示、AI交互等,让公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源于中国科协牵头开展的一项历时15年的工作——“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个部委正式开展“采集工程”。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等,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各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15年来,已先后进行670余位科学家的资料采集工作,全国5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到采集项目中。目前已获得实物原件资料14.7万件、数字化资料34.5万件、视频资料47万分钟、音频资料56万分钟,涵盖了书信、手稿、科学仪器、著作、证章、音视频等珍贵史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历史资料收藏工程库。有很多展品是首次公开,比如洪朝生于1949年10月手绘的五星红旗图样,曾庆存的著作手稿和国家最高科技奖证章等。依托采集工程资料,已累计出版科学家传记160余册,举办主题展览和全国巡展160余场次,在全社会特别是科技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体现党中央关心关怀科技工作者的“新时代修史工程”。
建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0余年来,在一次一次的采集工作中,采集小组把党的关心关爱送到了老科学家身边。采集工程也得到了老科学家的大力支持。为科学家建立自己的博物馆,保存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资料、展示科学家群体的历史贡献和在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的使命担当,是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褒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关心和爱护,是为科技工作者办的一件实事、好事,是在科技界举旗帜聚民心的示范工程。
目前推出五个馆藏精品专题展览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展览,主题是科技工作者,是人物展。我们会用博物馆收藏的大量带有鲜活历史细节的科学家资料,包括书信、实验记录、日记等,去解读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本次推出“1+5”共计6个展览,展览内容互相补充和呼应,总展览面积为5,000平方米。
主展是“共和国的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展览以“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共展示了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的10余件大型展品,展陈面积共1,900平方米。此外,还同步推出五个专题展览。
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梁思礼、夏培肃、周培源、吴孟超……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在这里悉数闪耀。
“许身国威壮河山——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以邓稼先从小立志科技报国并投身核武器事业的初心选择为主线,以中国核武器事业创立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他“立志报国”、“许身国威”、“功泽人间”的人生图景和精神传承,展现邓稼先鞠躬尽瘁、为国奉献的忠诚纯正的一生以及卓越功勋和崇高品德。
“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专题展,展览以钱学森的“人生选择”为线索,从个体与国家、时代的关系出发,通过他“报国初心”、“成就与困境中的家国牵系”、“归国筑梦”、“两个身份 一个信仰”四段人生图景,探寻他的初心与信仰何以形成、实践与实现,回答“共产党员”和“科学家”这两重身份在钱学森身上如何实现统一。展览充分展现了根植于钱学森心灵深处的科技报国初心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一)”,讲述20世纪50年代朱光亚、梁思礼等17位留美学者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在这一时期,李四光、华罗庚、赵忠尧、葛庭燧、李薰、吴文俊、钱学森、郭永怀等留学和旅居海外的科学家回国工作,其中留美归国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加入,使许多新兴学科得以建立,一些空白薄弱领域得到填补和充实。
“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中国植物志》出版二十周年专题展”,展示胡先骕、秦仁昌、吴征镒等四代科学家历经数十年完成《中国植物志》这部鸿篇巨著的编纂历程;“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专题展,讲述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以及涌现出的詹天佑、沈鸿等一批杰出工程师的故事。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博物馆就是“大课堂”,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就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我们发起组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就是要在全社会建立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大课堂”。联合体首批成员单位66家,包括国内部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博物馆、科技馆,以科学家为主题的图书馆、陈列馆、故居、纪念馆,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基础较好、专业领域相关的全国学会、高等院校和科技文化类出版、传媒机构。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组建后,各成员单位将联合举办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和巡展,开展藏品征集和文物定级,开展联合调研,举办科学家精神宣讲,开发文创产品,加强宣传阵地建设。通过联合体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各自发挥长处,充分发掘和利用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学家精神弘扬工作,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依托馆藏资源,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的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用符合时代特色的传播方式宣传科技工作者,展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强国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使命担当,凝练新时代科技界团结奋进的价值符号和精神标识,面向国际讲好中国科技人物故事和科技发展故事、展示中国文化价值,在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和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中发挥独特作用。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E9rrBrYj9bHOV56yE30Q9I3Jj1qEUAO2WXl.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正式开馆。该馆汇聚科学家珍贵资料,结合现代科技,为公众开启科学探索之旅,向公众展示中国科学家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家故事、感受科学魅力的新平台。博物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文化综合区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
文|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副馆长 孟令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优先和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建设科学家博物馆。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大楼于2023年落成,其核心功能和主体定位就是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博物馆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目前,科学家博物馆有3,000平方米恒温恒湿藏品库房和常设展厅,另有7,500平方米展厅可用于举办科学家专题展览和开展相关活动。博物馆不仅展示了科学家的珍贵实物和图片,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VR展示、AI交互等,让公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源于中国科协牵头开展的一项历时15年的工作——“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个部委正式开展“采集工程”。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等,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各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15年来,已先后进行670余位科学家的资料采集工作,全国5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到采集项目中。目前已获得实物原件资料14.7万件、数字化资料34.5万件、视频资料47万分钟、音频资料56万分钟,涵盖了书信、手稿、科学仪器、著作、证章、音视频等珍贵史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历史资料收藏工程库。有很多展品是首次公开,比如洪朝生于1949年10月手绘的五星红旗图样,曾庆存的著作手稿和国家最高科技奖证章等。依托采集工程资料,已累计出版科学家传记160余册,举办主题展览和全国巡展160余场次,在全社会特别是科技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体现党中央关心关怀科技工作者的“新时代修史工程”。
建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0余年来,在一次一次的采集工作中,采集小组把党的关心关爱送到了老科学家身边。采集工程也得到了老科学家的大力支持。为科学家建立自己的博物馆,保存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资料、展示科学家群体的历史贡献和在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的使命担当,是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褒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关心和爱护,是为科技工作者办的一件实事、好事,是在科技界举旗帜聚民心的示范工程。
目前推出五个馆藏精品专题展览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展览,主题是科技工作者,是人物展。我们会用博物馆收藏的大量带有鲜活历史细节的科学家资料,包括书信、实验记录、日记等,去解读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本次推出“1+5”共计6个展览,展览内容互相补充和呼应,总展览面积为5,000平方米。
主展是“共和国的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展览以“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共展示了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的10余件大型展品,展陈面积共1,900平方米。此外,还同步推出五个专题展览。
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梁思礼、夏培肃、周培源、吴孟超……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在这里悉数闪耀。
“许身国威壮河山——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以邓稼先从小立志科技报国并投身核武器事业的初心选择为主线,以中国核武器事业创立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他“立志报国”、“许身国威”、“功泽人间”的人生图景和精神传承,展现邓稼先鞠躬尽瘁、为国奉献的忠诚纯正的一生以及卓越功勋和崇高品德。
“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专题展,展览以钱学森的“人生选择”为线索,从个体与国家、时代的关系出发,通过他“报国初心”、“成就与困境中的家国牵系”、“归国筑梦”、“两个身份 一个信仰”四段人生图景,探寻他的初心与信仰何以形成、实践与实现,回答“共产党员”和“科学家”这两重身份在钱学森身上如何实现统一。展览充分展现了根植于钱学森心灵深处的科技报国初心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一)”,讲述20世纪50年代朱光亚、梁思礼等17位留美学者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在这一时期,李四光、华罗庚、赵忠尧、葛庭燧、李薰、吴文俊、钱学森、郭永怀等留学和旅居海外的科学家回国工作,其中留美归国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加入,使许多新兴学科得以建立,一些空白薄弱领域得到填补和充实。
“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中国植物志》出版二十周年专题展”,展示胡先骕、秦仁昌、吴征镒等四代科学家历经数十年完成《中国植物志》这部鸿篇巨著的编纂历程;“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专题展,讲述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以及涌现出的詹天佑、沈鸿等一批杰出工程师的故事。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博物馆就是“大课堂”,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就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我们发起组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就是要在全社会建立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大课堂”。联合体首批成员单位66家,包括国内部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博物馆、科技馆,以科学家为主题的图书馆、陈列馆、故居、纪念馆,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基础较好、专业领域相关的全国学会、高等院校和科技文化类出版、传媒机构。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组建后,各成员单位将联合举办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和巡展,开展藏品征集和文物定级,开展联合调研,举办科学家精神宣讲,开发文创产品,加强宣传阵地建设。通过联合体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各自发挥长处,充分发掘和利用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学家精神弘扬工作,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依托馆藏资源,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的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用符合时代特色的传播方式宣传科技工作者,展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强国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使命担当,凝练新时代科技界团结奋进的价值符号和精神标识,面向国际讲好中国科技人物故事和科技发展故事、展示中国文化价值,在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和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中发挥独特作用。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E9rrBrYj9bHOV56yE30Q9I3Jj1qEUAO2WXl.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