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前香港经济发展受困于若干“结构性”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正是一些人“唱淡”香港经济前景的所谓“理据”。然而,从长远看,近年出现一些新的变迁,加强了香港应对这些负面因素的能力,让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露出曙光。同时,香港已开始推行的新发展策略正是直面这些“结构性”因素而制定的,只要这套策略能够切实和全面贯彻,香港的经济有望再创辉煌。
文| 香港 刘兆佳
香港有能力应对“结构性”负面因素
近期,“唱淡”香港的声音甚嚣尘上。这些声音来自不同方面,但主要还是源于美西方的媒体和学者。最近,有人提出的“香港金融遗址论”和美国学者罗奇(Stephen Roach)抛出的“香港玩完论”颇引起关注和争议。无疑,香港经济在疫后复苏的速度未如理想。出口不振,股市和楼市在低位徘徊,首次公开招股(IPO)的企业数量不多,香港旅游业、零售业和航运业面临困境等现象都令部分人对香港经济前景不太乐观。
“唱淡”者不但“唱淡”香港经济的短期发展,而且还“唱淡”长期发展。他们的理由不外乎新冠肺炎疫情对香港经济的沉重冲击、利率高企,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见顶”后下行并拖累香港经济,美西方在贸易和科技上遏制香港,一些西方资金在美国的压力和怂恿下开始从香港撤出,某些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逐步削减与香港的经贸联系,香港的产业结构过度狭隘且竞争力下降,全球经济低迷,去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等等。其中,不少原因被认为是“结构性”因素。
诚然,要准确预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前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很少人能够预测到中国过去几十年缔造的经济奇迹,也很少人能够想像到阿根廷在上世纪末崛起成为发达国家后急速倒退并变成一个经济动荡的发展中国家。就香港而言,当前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不少逆风,但我们不能因此断言香港的经济前景黯淡。就利率高企来说,香港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便失去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权。然而,美国也不能让高利率长期化,不然美国的经济也会承受不起。所以,利率高企不会是困扰香港经济的长期因素。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过去,其对香港经济的冲击也会逐渐消失。
从长远看,近年出现一些新的变迁,加强了香港应对“结构性”负面因素的能力,让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露出曙光。不过,香港要重拾经济持续增长的状态,必须要经历一个艰辛的过程,成果却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分显现,更离不开中央、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市民的睿智谋划和群策群力。加之2019-2020年的严重暴乱所带来的各种困难,香港的经济发展难免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拖累。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香港政治格局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归祖国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香港遭受政治斗争、管治失效和社会分化的困扰。当前,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困扰香港几十年的政治动荡已经彻底完结。在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等法律守护下,在“爱国者治港”新格局下,在行政立法良性互动和合作下,香港拥有了一个对经济发展有利的政治和管治环境。“反中乱港”分子和外部势力不再能够干扰和阻挠香港的经济发展。
第二,被过去政府一直当作金科玉律的“小政府、大市场”方针正被逐步废除。特区政府已经并会继续加强其在经济和民生事务上的领导和推动力量。政府会主动出击,营造一个更优质、高效和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扶持香港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促进香港的产业多元化和科技化,推动传统产业利用创新科技提升竞争力,积极到内地和海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吸引资金和人才到香港发展,增加经济发展必须的土地供应,提升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和金融联系等。尤其重要的举措,是特区政府一改过去对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的消极被动心态,较为主动地推动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国家发展五年规划以及配合中央的人民币国际化大战略。对于特区政府的主动作为,紫荆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民调显示,62.5%的香港市民满意特区政府的整体工作表现。
第三,为应对美西方不断挤压香港的国际经济发展空间,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正在努力到非西方世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其中中东和东南亚尤为重要。香港希望强化其作为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桥梁角色,担当“一带一路”国家的高端金融、法律和专业服务者的角色,发挥“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各种枢纽的作用。当前香港正积极申请加入区域全面经济关系伙伴协定(RCEP),让香港得以深化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性。
第四,中国经济正在复苏的道路上前行。前段时间“唱淡”中国的声音开始沉寂,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专家越来越多。美西方对中国在科技和贸易的打压,并没有达到遏制中国经济崛起的目的。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成为中国经济长远持续发展的动力。不少西方企业仍积极在华投资,来自中东国家的资金正在不断增加。为应对美西方的打压,中国构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其著力于增加内需、壮大民企和引进外资,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维持了不错的经济增长率。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光明,香港的经济发展也肯定会受益匪浅。
第五,中央对香港经济的支持在力度、深度和广度上将会越来越大。中央会加大力度推进包括香港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统筹协调大湾区各城市在经济职能上的分工合作。内地市场会对香港进一步开放。香港的专业人士在内地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多内地资金和人才会进入香港。在中央人民币国际化提速过程中,香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会更为巩固和提升,所能够处理的人民币业务会不断增加,新产业尤其是创科产业也会获得源源不绝的新动力。
最后,世界经济重心向东亚地区转移的历史大趋势没有改变,甚至会加快,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仍然会是各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核心。美西方的经济发展会被其不断肆虐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民粹主义所拖累。相反,中国成为推进新一轮全球化的领头羊,并亟需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建构新的国际经贸和金融秩序。作为一个开放度极高、营商环境优秀和竞争力超强的国际大都会,香港既可以与国家一起推动全球化和建构新国际秩序,更可以从中壮大自己的经济能量、增强其他国家的经贸与金融联系以及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香港经济有望再创辉煌
香港多年来所经历的经济困难促使中央、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认真和积极思考在面对各种困难下的未来发展策略,并逐渐形成共识。这个新发展策略的主要特征是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大力开拓新的国际发展空间、推动香港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壮大新质生产力和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的积极角色。当前,香港正在处于旧经济发展模式和新发展策略的过渡期,仍然要面对不少困难和调整。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个过渡期有多长,但这个发展策略的“转轨”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坎坷的过程中,一些产业、行业和专业会受到损害,而一些新的产业、行业和专业则会乘势而起,独领风骚。在这个历史过程和大时代背景下,年轻人将会是最大的受惠者。在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中,矛盾和冲突将无法避免,对香港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也难免会带来冲击。因此,当务之急是在中央的支持和特区政府的领导下,香港各界一方面要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推进香港的新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则要密切关注和妥善处理利益分歧和矛盾冲突,避免政治不稳。在中央的支持和区域相关国家的支持下,香港加入RCEP已经没有悬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香港的新发展策略已经开始取得一些成效。比如,香港的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香港在吸引海外资金和人才方面成果显著。来自中东的资金源源进入香港,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美西方资金减少来港的“缺口”。特区政府在扶持新产业上有所作为。2022年,由特区政府成立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港产“独角兽”科企思谋集团(SmartMore)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推进人工智能的研发和香港成为创新科技枢纽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大批来自内地和海外的英才进驻香港,对冲了因为部分香港居民移民海外所造成的人才流失。国家大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人民银行与金管局今年1月联合宣布,推出“三联通、三便利”合共6项政策举措,深化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持续发展,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巩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角色。北部都会区的开发,将为香港提供大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创科发展必须的土地。香港与深圳包括前海的合作走上新台阶。前述紫荆研究院的民调显示,超过一半(53%)的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一系列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措施表示满意。
总的来说,尽管当前香港经济发展受困于若干“结构性”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正是一些人“唱淡”香港经济前景的“理据”,然而,香港的新发展策略正是直面这些因素而制定的,对推动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是“对症下药”的。只要这套策略能够切实和全面贯彻,香港的经济有望再创辉煌。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7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Z7GoDCc8PHwKm70v3jMD3ntGHbcSvurVTUD.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尽管当前香港经济发展受困于若干“结构性”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正是一些人“唱淡”香港经济前景的所谓“理据”。然而,从长远看,近年出现一些新的变迁,加强了香港应对这些负面因素的能力,让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露出曙光。同时,香港已开始推行的新发展策略正是直面这些“结构性”因素而制定的,只要这套策略能够切实和全面贯彻,香港的经济有望再创辉煌。
文| 香港 刘兆佳
香港有能力应对“结构性”负面因素
近期,“唱淡”香港的声音甚嚣尘上。这些声音来自不同方面,但主要还是源于美西方的媒体和学者。最近,有人提出的“香港金融遗址论”和美国学者罗奇(Stephen Roach)抛出的“香港玩完论”颇引起关注和争议。无疑,香港经济在疫后复苏的速度未如理想。出口不振,股市和楼市在低位徘徊,首次公开招股(IPO)的企业数量不多,香港旅游业、零售业和航运业面临困境等现象都令部分人对香港经济前景不太乐观。
“唱淡”者不但“唱淡”香港经济的短期发展,而且还“唱淡”长期发展。他们的理由不外乎新冠肺炎疫情对香港经济的沉重冲击、利率高企,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见顶”后下行并拖累香港经济,美西方在贸易和科技上遏制香港,一些西方资金在美国的压力和怂恿下开始从香港撤出,某些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逐步削减与香港的经贸联系,香港的产业结构过度狭隘且竞争力下降,全球经济低迷,去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等等。其中,不少原因被认为是“结构性”因素。
诚然,要准确预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前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很少人能够预测到中国过去几十年缔造的经济奇迹,也很少人能够想像到阿根廷在上世纪末崛起成为发达国家后急速倒退并变成一个经济动荡的发展中国家。就香港而言,当前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不少逆风,但我们不能因此断言香港的经济前景黯淡。就利率高企来说,香港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便失去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权。然而,美国也不能让高利率长期化,不然美国的经济也会承受不起。所以,利率高企不会是困扰香港经济的长期因素。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过去,其对香港经济的冲击也会逐渐消失。
从长远看,近年出现一些新的变迁,加强了香港应对“结构性”负面因素的能力,让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露出曙光。不过,香港要重拾经济持续增长的状态,必须要经历一个艰辛的过程,成果却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分显现,更离不开中央、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市民的睿智谋划和群策群力。加之2019-2020年的严重暴乱所带来的各种困难,香港的经济发展难免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拖累。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香港政治格局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归祖国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香港遭受政治斗争、管治失效和社会分化的困扰。当前,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困扰香港几十年的政治动荡已经彻底完结。在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等法律守护下,在“爱国者治港”新格局下,在行政立法良性互动和合作下,香港拥有了一个对经济发展有利的政治和管治环境。“反中乱港”分子和外部势力不再能够干扰和阻挠香港的经济发展。
第二,被过去政府一直当作金科玉律的“小政府、大市场”方针正被逐步废除。特区政府已经并会继续加强其在经济和民生事务上的领导和推动力量。政府会主动出击,营造一个更优质、高效和具吸引力的投资和营商环境,扶持香港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促进香港的产业多元化和科技化,推动传统产业利用创新科技提升竞争力,积极到内地和海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吸引资金和人才到香港发展,增加经济发展必须的土地供应,提升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和金融联系等。尤其重要的举措,是特区政府一改过去对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的消极被动心态,较为主动地推动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国家发展五年规划以及配合中央的人民币国际化大战略。对于特区政府的主动作为,紫荆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民调显示,62.5%的香港市民满意特区政府的整体工作表现。
第三,为应对美西方不断挤压香港的国际经济发展空间,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正在努力到非西方世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其中中东和东南亚尤为重要。香港希望强化其作为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桥梁角色,担当“一带一路”国家的高端金融、法律和专业服务者的角色,发挥“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各种枢纽的作用。当前香港正积极申请加入区域全面经济关系伙伴协定(RCEP),让香港得以深化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性。
第四,中国经济正在复苏的道路上前行。前段时间“唱淡”中国的声音开始沉寂,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的专家越来越多。美西方对中国在科技和贸易的打压,并没有达到遏制中国经济崛起的目的。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成为中国经济长远持续发展的动力。不少西方企业仍积极在华投资,来自中东国家的资金正在不断增加。为应对美西方的打压,中国构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其著力于增加内需、壮大民企和引进外资,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维持了不错的经济增长率。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光明,香港的经济发展也肯定会受益匪浅。
第五,中央对香港经济的支持在力度、深度和广度上将会越来越大。中央会加大力度推进包括香港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统筹协调大湾区各城市在经济职能上的分工合作。内地市场会对香港进一步开放。香港的专业人士在内地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多内地资金和人才会进入香港。在中央人民币国际化提速过程中,香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会更为巩固和提升,所能够处理的人民币业务会不断增加,新产业尤其是创科产业也会获得源源不绝的新动力。
最后,世界经济重心向东亚地区转移的历史大趋势没有改变,甚至会加快,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仍然会是各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核心。美西方的经济发展会被其不断肆虐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民粹主义所拖累。相反,中国成为推进新一轮全球化的领头羊,并亟需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建构新的国际经贸和金融秩序。作为一个开放度极高、营商环境优秀和竞争力超强的国际大都会,香港既可以与国家一起推动全球化和建构新国际秩序,更可以从中壮大自己的经济能量、增强其他国家的经贸与金融联系以及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香港经济有望再创辉煌
香港多年来所经历的经济困难促使中央、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认真和积极思考在面对各种困难下的未来发展策略,并逐渐形成共识。这个新发展策略的主要特征是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大力开拓新的国际发展空间、推动香港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壮大新质生产力和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的积极角色。当前,香港正在处于旧经济发展模式和新发展策略的过渡期,仍然要面对不少困难和调整。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个过渡期有多长,但这个发展策略的“转轨”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坎坷的过程中,一些产业、行业和专业会受到损害,而一些新的产业、行业和专业则会乘势而起,独领风骚。在这个历史过程和大时代背景下,年轻人将会是最大的受惠者。在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中,矛盾和冲突将无法避免,对香港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也难免会带来冲击。因此,当务之急是在中央的支持和特区政府的领导下,香港各界一方面要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推进香港的新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则要密切关注和妥善处理利益分歧和矛盾冲突,避免政治不稳。在中央的支持和区域相关国家的支持下,香港加入RCEP已经没有悬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香港的新发展策略已经开始取得一些成效。比如,香港的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香港在吸引海外资金和人才方面成果显著。来自中东的资金源源进入香港,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美西方资金减少来港的“缺口”。特区政府在扶持新产业上有所作为。2022年,由特区政府成立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港产“独角兽”科企思谋集团(SmartMore)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推进人工智能的研发和香港成为创新科技枢纽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大批来自内地和海外的英才进驻香港,对冲了因为部分香港居民移民海外所造成的人才流失。国家大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人民银行与金管局今年1月联合宣布,推出“三联通、三便利”合共6项政策举措,深化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持续发展,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巩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角色。北部都会区的开发,将为香港提供大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创科发展必须的土地。香港与深圳包括前海的合作走上新台阶。前述紫荆研究院的民调显示,超过一半(53%)的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一系列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措施表示满意。
总的来说,尽管当前香港经济发展受困于若干“结构性”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正是一些人“唱淡”香港经济前景的“理据”,然而,香港的新发展策略正是直面这些因素而制定的,对推动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是“对症下药”的。只要这套策略能够切实和全面贯彻,香港的经济有望再创辉煌。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7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Z7GoDCc8PHwKm70v3jMD3ntGHbcSvurVTU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