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在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之际,中央惠港政策和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7月1日,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宣布,将于7月10日开始,向香港、澳门两个特区的非中国籍永久性居民签发一张卡式证件(《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非中国籍)》),便利他们前往内地投资考察、洽谈商务、旅游和探亲等。
6月30日,深中跨江通道建成通车,深圳至中山的行车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至此,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形成“A”字型交通网络,由香港出发驾车畅游大湾区更加便捷。
6月2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内地居民旅客自香港进境内地携带行李物品的免税额度由现行的人民币5000元提高至人民币12000元,同时保留在进境口岸免税店额外购买人民币3000元免税商品政策,额度合计人民币15000元。此新政出台前,中央已批准港澳“个人游”城市从49个增加到59个。
6月15日,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动卧开通,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全程旅行时间分别由24.5小时、19.5小时压缩至12.5小时、11.2小时。“夕发朝至”的全新旅程模式开启,香港到京沪往来更加便利。
中央支持内地居民来港,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加速。今年上半年,“港人北上”和内地游客来港的数据均大幅度上升。这表明,香港与内地之间“双向奔赴”已成常态。
面对这一重大变化,香港如何调整思路和策略“吸金”?已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以“湾区思维” 服务“一小时生活圈”
前天(6月30日),深圳陆路口岸旅客通关量创全面复通以来新高,单日出入境旅客84.79万人次;今年“五一”期间,港珠澳大桥的“火爆”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港车北上”形成热潮;近日,深中跨江通道开通,令大湾区11座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大大缩短,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逐渐形成。这一变化对湾区居民的消费会至少带来以下影响:
其一,“港人北上”将越来越多。去年以来出现的“港人北上”消费热潮,主要原因是汇率变化,港币相对于人民币更值钱,北上消费更划算。这种消费热潮具有投机性和偶发性,但随著湾区城市联通便捷,今后湾区城市居民因工作、学习、生活来往的频次增加,“港人北上”将会常态化,形成稳定的人流。
其二,“粤人南下”将越来越多。通关便捷和交通快捷,令湾区广东9市的居民来港如同“串门”,当日往返不觉得舟车劳顿,“粤人南下”将成常态。
其三,“过夜消费”将越来越少。由于粤港澳之间来往便利,许多人会选择“香港一日行”,朝至夕去,不在香港过夜。
香港要提振消费,首先应把湾区居民作为“第一客户”,聚焦“一小时生活圈”引发消费习惯的变化,重点研究分析三个问题:这将给哪些行业带来冲击?给哪些行业带来机遇?哪些行业有转型提升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策略,推出新服务。
放眼未来,我们不应把粤港澳大湾区分割开来看,而应当做一个大市场来看,三地任何一方市场波动,都会影响彼此。以这样的“湾区思维”谋划,才能找到提振消费的长久之计。
以“买方思维”补齐短板
去年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以来,有两个情况出乎预料。一是没预料到“港人北上”热情如此之高;二是没料到内地来港游客“口味”变化很大。不少商家的思维还停留在疫情前,坐等顾客上门,结果等了个寂寞。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特区政府和业界都应明白,香港消费市场已完全成为“买方市场”。消费者有多种选择,价格高、服务差,消费者“用脚投票”,说走就走。因此,商家应真心把“顾客是上帝”的理念体现在经营的各个环节,找准短板、补齐短板。
依笔者之见,商家的短板主要有三:
其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态。部分商家对内地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知之甚少,认为只要自己的货好,就不愁顾客上门。其实,内地市场非常丰富,在香港能买到的东西,内地也能买到,加之内地网购发达,海外购货也十分便利。“香港购物游”对内地居民的吸引力已减弱,如果商家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生意会更加惨淡。
其二,“重卖货,轻服务”的销售方式。香港的商家最喜欢看到门前排起“长蛇阵”,这看上去当然是生意兴隆的喜人景象,但顾客的消费体验并不好。此外,商家提供的网上支付、购物邮递服务普遍不如内地,也让购物体验欠佳。
其三,“重‘血拼’顾客,轻普通顾客”的服务态度。有些商家对内地“血拼”购物的顾客高看一眼,怠慢购买力不强的普通顾客。这种习惯很不好。香港的零售业整体服务水平要提升,商家不能“挑肥拣瘦”,来者都是客,不消费、少消费也应受到尊重。
李嘉诚先生的“生意经”曾广为流传。他喜欢结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户为选择标准。他认为,今天成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他自己做不了客户,他会引荐给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著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嘉诚先生能成为商界领袖,他的经商之道和为人之道值得后辈学习,特别是对于当下不少商家转变服务理念颇有启迪意义。
以“差异竞争”思维打造特色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货比三家”总能看出优劣。在“双向奔赴”成为常态的背景下,香港的许多行业和内地同行处于“同台竞技”的状态,必须打造独特优势才能“吸金”,这就需要以“差异竞争”思维来谋划。
与内地相比,香港最大的优势是国际化程度高,应该在“国际化”上多下功夫。
以零售业为例,香港“买全球,卖全球”,世界知名品牌香港最齐全,这是香港的明显优势。内地居民来港购物正是看中这一点。那么,香港能不能聚焦这个优势,将其做大呢?比如,不仅品种齐全,还要做到价格最亲民、服务最贴心。国家调高内地居民香港购物的免税额度,鼓励内地居民来港购物,香港商家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应主动想办法吸引顾客,“双向发力”才能形成购物热潮。
再以文旅行业为例,也应突出国际化特色。内地居民来香港看一次演唱会、体育比赛、艺术展,如果看到的与内地并无二致,谁还愿意舍近求远呢?今年特区政府在“盛事经济”上发力,全年将举办210场国际盛事,这个发力方向是对的,问题的关键是主办方要提升国际盛事的质量,类似于年初“美斯缺阵”的不愉快事件再也不能发生;同时,要做好评估,把真正高质量的国际盛事引进到香港。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的致辞中指出:“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势,不能用昨天的旧思维解决今天的新问题,需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维、新办法、新路径解决面临的问题”。
因应香港与内地之间“双向奔赴”成常态的变化,香港的确“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势”,而应以新思维探索“吸金”新路径,把香港一块又一块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YtjpY2B8HsZTFazBmbuUXigWw2EclSZkGRi.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在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之际,中央惠港政策和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7月1日,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宣布,将于7月10日开始,向香港、澳门两个特区的非中国籍永久性居民签发一张卡式证件(《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非中国籍)》),便利他们前往内地投资考察、洽谈商务、旅游和探亲等。
6月30日,深中跨江通道建成通车,深圳至中山的行车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至此,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形成“A”字型交通网络,由香港出发驾车畅游大湾区更加便捷。
6月2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内地居民旅客自香港进境内地携带行李物品的免税额度由现行的人民币5000元提高至人民币12000元,同时保留在进境口岸免税店额外购买人民币3000元免税商品政策,额度合计人民币15000元。此新政出台前,中央已批准港澳“个人游”城市从49个增加到59个。
6月15日,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动卧开通,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全程旅行时间分别由24.5小时、19.5小时压缩至12.5小时、11.2小时。“夕发朝至”的全新旅程模式开启,香港到京沪往来更加便利。
中央支持内地居民来港,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加速。今年上半年,“港人北上”和内地游客来港的数据均大幅度上升。这表明,香港与内地之间“双向奔赴”已成常态。
面对这一重大变化,香港如何调整思路和策略“吸金”?已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以“湾区思维” 服务“一小时生活圈”
前天(6月30日),深圳陆路口岸旅客通关量创全面复通以来新高,单日出入境旅客84.79万人次;今年“五一”期间,港珠澳大桥的“火爆”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港车北上”形成热潮;近日,深中跨江通道开通,令大湾区11座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大大缩短,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逐渐形成。这一变化对湾区居民的消费会至少带来以下影响:
其一,“港人北上”将越来越多。去年以来出现的“港人北上”消费热潮,主要原因是汇率变化,港币相对于人民币更值钱,北上消费更划算。这种消费热潮具有投机性和偶发性,但随著湾区城市联通便捷,今后湾区城市居民因工作、学习、生活来往的频次增加,“港人北上”将会常态化,形成稳定的人流。
其二,“粤人南下”将越来越多。通关便捷和交通快捷,令湾区广东9市的居民来港如同“串门”,当日往返不觉得舟车劳顿,“粤人南下”将成常态。
其三,“过夜消费”将越来越少。由于粤港澳之间来往便利,许多人会选择“香港一日行”,朝至夕去,不在香港过夜。
香港要提振消费,首先应把湾区居民作为“第一客户”,聚焦“一小时生活圈”引发消费习惯的变化,重点研究分析三个问题:这将给哪些行业带来冲击?给哪些行业带来机遇?哪些行业有转型提升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策略,推出新服务。
放眼未来,我们不应把粤港澳大湾区分割开来看,而应当做一个大市场来看,三地任何一方市场波动,都会影响彼此。以这样的“湾区思维”谋划,才能找到提振消费的长久之计。
以“买方思维”补齐短板
去年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以来,有两个情况出乎预料。一是没预料到“港人北上”热情如此之高;二是没料到内地来港游客“口味”变化很大。不少商家的思维还停留在疫情前,坐等顾客上门,结果等了个寂寞。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特区政府和业界都应明白,香港消费市场已完全成为“买方市场”。消费者有多种选择,价格高、服务差,消费者“用脚投票”,说走就走。因此,商家应真心把“顾客是上帝”的理念体现在经营的各个环节,找准短板、补齐短板。
依笔者之见,商家的短板主要有三:
其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态。部分商家对内地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知之甚少,认为只要自己的货好,就不愁顾客上门。其实,内地市场非常丰富,在香港能买到的东西,内地也能买到,加之内地网购发达,海外购货也十分便利。“香港购物游”对内地居民的吸引力已减弱,如果商家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生意会更加惨淡。
其二,“重卖货,轻服务”的销售方式。香港的商家最喜欢看到门前排起“长蛇阵”,这看上去当然是生意兴隆的喜人景象,但顾客的消费体验并不好。此外,商家提供的网上支付、购物邮递服务普遍不如内地,也让购物体验欠佳。
其三,“重‘血拼’顾客,轻普通顾客”的服务态度。有些商家对内地“血拼”购物的顾客高看一眼,怠慢购买力不强的普通顾客。这种习惯很不好。香港的零售业整体服务水平要提升,商家不能“挑肥拣瘦”,来者都是客,不消费、少消费也应受到尊重。
李嘉诚先生的“生意经”曾广为流传。他喜欢结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户为选择标准。他认为,今天成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他自己做不了客户,他会引荐给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著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嘉诚先生能成为商界领袖,他的经商之道和为人之道值得后辈学习,特别是对于当下不少商家转变服务理念颇有启迪意义。
以“差异竞争”思维打造特色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货比三家”总能看出优劣。在“双向奔赴”成为常态的背景下,香港的许多行业和内地同行处于“同台竞技”的状态,必须打造独特优势才能“吸金”,这就需要以“差异竞争”思维来谋划。
与内地相比,香港最大的优势是国际化程度高,应该在“国际化”上多下功夫。
以零售业为例,香港“买全球,卖全球”,世界知名品牌香港最齐全,这是香港的明显优势。内地居民来港购物正是看中这一点。那么,香港能不能聚焦这个优势,将其做大呢?比如,不仅品种齐全,还要做到价格最亲民、服务最贴心。国家调高内地居民香港购物的免税额度,鼓励内地居民来港购物,香港商家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应主动想办法吸引顾客,“双向发力”才能形成购物热潮。
再以文旅行业为例,也应突出国际化特色。内地居民来香港看一次演唱会、体育比赛、艺术展,如果看到的与内地并无二致,谁还愿意舍近求远呢?今年特区政府在“盛事经济”上发力,全年将举办210场国际盛事,这个发力方向是对的,问题的关键是主办方要提升国际盛事的质量,类似于年初“美斯缺阵”的不愉快事件再也不能发生;同时,要做好评估,把真正高质量的国际盛事引进到香港。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的致辞中指出:“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势,不能用昨天的旧思维解决今天的新问题,需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维、新办法、新路径解决面临的问题”。
因应香港与内地之间“双向奔赴”成常态的变化,香港的确“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势”,而应以新思维探索“吸金”新路径,把香港一块又一块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7/2/YtjpY2B8HsZTFazBmbuUXigWw2EclSZkGR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