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3,600万的华人占了全球海外华人总数近70%,华人、华文与中华文化已是东南亚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东南亚还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板。2024年1-5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到2.7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8%,已连续4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今年6月,本刊记者走访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实地感受东南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华人奋斗故事。
文|本刊记者 杨勇 黎知明 廖国良
雅万高铁:中国企业出海的亮丽名片
“Whoosh!”伴随著雅万高铁上列车高速行进的呼啸声,我们只花了32分钟,便从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哈利姆站来到了该国第四大城市万隆西部的帕达拉朗站。这样的速度,在一年前还根本难以想象。从雅加达前往万隆的直线距离不过100多公里,但在雅万高铁开通前,乘车也要耗时3小时以上。每逢重大节日,往返两地的道路更加拥堵不畅,路上花费甚至要将近一天的时间。据当地媒体统计,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印尼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带来近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但自2023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两地交通的拥堵现象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并为沿线民众提供了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方式,备受沿线民众青睐。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雅万高铁作为中印尼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是印尼乃至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已成为印尼一张重要的国家名片。雅万高铁线路全长142.3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截至2024年6月18日,雅万高铁开通运营246天,累计开行旅客列车10,034列,累计发送旅客357万人次,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9.6%。无怪乎印尼总统佐科将雅万高铁命名为“Whoosh”,这既是列车高速行进时的呼啸声,也是印尼语“省时、高效和先进”的缩写。
近年来,随著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全面对接,中印尼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印尼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2023年,中印尼双边货物贸易额达1,394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是印尼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和进口来源国。据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行长孙尚斌介绍,中资企业积极回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到印尼投资建设,特别是发展新能源产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目前在印尼的中资企业超过5,000家。
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与太阳能电池被称为中国外贸“新三样”,近年也成为中企出海的新名片。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新加坡和谐汽车比亚迪店总经理李勇桦告诉我们,随著新加坡电动汽车市场持续蓬勃发展,中国的新能源车以高性价比成为市场新宠,以比亚迪新能源车为例,今年春节后连续三个月都是新加坡汽车销售冠军。
华文报纸:百年老报依然畅销
有句话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在海外华人最集中的东南亚,早在1815年,第一份华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就已出版,开启了华文媒体在东南亚的发展史。200多年来,东南亚华文媒体此消彼长,见证并记录著当地社会历史的时代变迁。
在新加坡,第一份华文日报是1881年12月10日创刊的《叻报》,而目前唯一一份晨间出版的华文报是《联合早报》。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认识《联合早报》是从“早报网”开始的。早报网于1995年推出,是全球最早上网的华文报纸,目前超过八成的读者来自中国。在《联合早报》编辑室,该报中国新闻主任杨丹旭带领我们参观了该报发展史。《联合早报》1983年由《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合并而成,是新加坡读者最多的中文媒体。以其前身、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于1923年的《南洋商报》算起,《联合早报》也已走过逾100年的历史。
在马来西亚,也有一份《星洲日报》,与《联合早报》前身之一的《星洲日报》系出同源。由“万金油大王”胡文虎于1929年1月15日创办的《星洲日报》,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办报宗旨,著名作家郁达夫曾担任过该报总编辑(主笔)。这份创办于新加坡的报纸后来在新马两地设厂,1970年后各自出版。1983年新加坡《星洲日报》与《南洋商报》合并后,《星洲日报》便只在马来西亚出版了。据世华媒体集团(马来西亚)总编辑兼《星洲日报》总编辑郭清江介绍,《星洲日报》每日发行20万份,是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章。在吉隆坡附近的八打灵再也,记者参观了《星洲日报》总社的“马来西亚、新加坡中文报业史”展览,这个展览记录了以马新为主的数百份东南亚华文报刊的发展变迁。从展览得知,马来西亚既是海外华文报纸的发源地,也是当今东南亚地区拥有华文报纸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历史悠久、仍然具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除了《星洲日报》之外,还有1910年创办的《光华日报》、1946年创办的《中国报》等。
位于马来西亚北部槟城的《光华日报》,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该报由孙中山先生所创。我们在拜访中,与《光华日报》签署了新闻产品内容互换协议。报社总经理李兴前介绍到,《光华日报》已创立114周年,一直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与华人社团之间的传媒,目前每天发行超过10万份,是马来西亚北部最畅销的华文报。他表示,香港期刊对大马的华文媒体影响很大,过去《光华日报》的副刊经常引用香港期刊的内容资料,甚至每日从香港空运期刊报章过来学习。这次与紫荆杂志社签署内容交换协议,冀可进一步拓展合作发展空间。
在《光华日报》社,记者发现一幅慧海法师为《光华日报》创办110周年题写的对联:“光孙耀祖 华文报国”,横读便是“光华孙文耀报祖国”,以藏词点出《光华日报》的使命与抱负,可谓妙哉。书法造诣也很深,结体舒张,用笔自然。经人介绍得知,慧海法师出生于中国潮州,幼时移居马来西亚,受英文教育,曾是留学英伦的计算机与数学专家,生前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个佛教丛林,是大马佛教大学校长,也是马来西亚出名的书法家。我们随后来到报社大楼底层展厅,这里常设有“孙中山先生在槟城”的展览,讲述著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时期“九次革命,五到槟城”的历史,记载了《光华日报》创立的故事。
小草故事:祖籍国的文化认同
据世界华商组织联盟的数据,东南亚华人有3,600万,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人数约占全球海外华人总数近70%,华人、华文与中华文化早已成为东南亚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华人来到东南亚最早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而大批的迁入则从19世纪中叶开始,当时许多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中国人下南洋,逐渐在印尼爪哇岛、马来半岛等地形成聚居区。他们落地生根,融入当地,成为当地公民,也有了一个华族的身份。万隆渤良安福利基金会开设的华族纪念馆对华人来到印尼的历史作了详尽记录。在印尼,华人虽然占比不大,但有近1,000万人,是东南亚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在马来西亚,华人是第二大民族,占总人口23%;而在新加坡,华人则占总人口的近八成。华人文化对当地影响很大,在印尼与马来语中,有很多中文尤其是闽南语的借词。陪同我们的印尼华侨笑称,如果你懂福建话,可能会看得懂一些印尼语。比如把面条叫Mie,肉丸叫Bakwan,菜心叫Caisim,发音与闽南语是差不多的。
在华族纪念馆参观时,陪同我们一起的,有一位曾经做过电台主播的李大姐,她也是《国际日报》的特约记者,她让我们叫她“小草”。小草今年70多岁,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印尼人,小时候被一对来自福建的夫妇收养。小草说小时候奶奶一直教导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主席是毛主席,我们的总理是周总理。”小小年纪的她,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怀著强烈的愿望要回到中国看一看。她工作后拼命表现,终于获得前往中国的机会。怀揣小时候的梦想到了中国。但当时的中国刚刚开放,服务业还较为落后,给小草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她为此在回程飞机上一直哭泣……小草的故事,在印尼接触到的华人中,并不是孤例,他们虽然已是印尼公民,但对那个地理上遥远的祖籍国,仍然怀有深深的文化认同。
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槟榔屿潮州会馆,则记载著潮州人下南洋到槟城打拼的历史。这是一幢由19世纪迁移至槟城的潮州人所建立的传统潮式四合院建筑,曾于200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是潮州人南迁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会馆顾问黄赐兴、主席黄智绪介绍,会馆不仅团结海外潮州乡亲,还兴资办学培育华文人才,传承华人传统文化。会馆办了三间华文学校,有小学、中学与大学,源源不断为马来西亚输送优质华文人才。
槟城浮罗山背有片榴莲园,正好是一位马来西亚的潮州人后裔阿耀所拥有。阿耀是槟城IT业人士,年轻有为,业余时间就骑著摩托上山来打理父辈留下来的这片榴莲园。他用流利的中文普通话跟我们介绍,榴莲园大约有10亩山地,种植有许多不同品种的榴莲,有些甚至是获得大奖的品种,如黑刺、猫山王、葫芦、红虾等,估算下来,年产值平均约300多万港元。阿耀跟我们说,槟城的榴莲一掉下来24小时内就会“生水”,令味道变差,所以最好现场品尝,才能体会到真正新鲜的极品榴莲。于是,我们自然也就毫不客气地品尝起来了。品尝的时候,我们翻查资料,得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榴莲进口国,榴莲进口额在中国进口水果中位居第一。从进口渠道来看,中国主要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进口榴莲。马来西亚2011年起向中国出口冷冻榴莲产品,2019年获得对华出口冷冻整颗带壳榴莲的资质。
与华关系: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记者在印尼总能听到这句话:现在是历史上中印尼关系最好的时期。回顾两国关系发展史,原来也是一路坎坷,在一些民间友好人士和机构的推动下,两国关系得以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记者在雅加达拜访印尼-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和印尼商报时,对此深有体会。
中国与印尼于1950年4月13日建交,此后10多年关系发展顺利。但1965年印尼发生“9.30”事件,1967年10月30日两国外交关系中断,直到1990年8月8日外交关系恢复。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前,一位名叫苏甘达尼的著名企业家不辞劳苦推动中印友好合作,多次为重建两国之间的直接贸易访华。正是在他的努力下,1985年7月5日在新加坡,担任印尼商会总主席的苏甘达尼博士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促会主席王耀庭代表签署了一项划时代的两国直接贸易协议,间接地促成印尼与中国恢复断绝多年的外交关系,他也因此被称为印中关系的破冰者,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颁发“人民友好使者”称号。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印尼政府授权苏甘达尼博士于1992年7月3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成立了印尼-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全面对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由于他和印尼-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所发挥的作用,中印尼两国人民的友谊掀开新的篇章。
除了印尼,我们这次行走的马来西亚、新加坡,也处于与中国历史上关系最好的时期。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和“中马友好年”,就在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强应邀对马来西亚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两国总理一致同意,将坚定不移加强并深化双边合作,将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升至更高水平。而在去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来华正式访问期间,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发表关于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自此,中新正式升级两国关系,开启两国外交关系的新阶段。
时光荏苒,回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美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下,国际社会对刚诞生的新中国认识不深,一些国家怀有疑虑甚至敌意。中国积极推动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逐渐在国际社会崭露头角,为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适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我们走访了万隆会议(第一次亚非会议)旧址,万隆会议是当年新中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开幕,这是有史以来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万隆会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用搁置分歧、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团结谋求进步的范例,受到与会各国的高度赞扬,由此打开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同时,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推动会议公报吸收中国代表团的建议,形成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体现和引申,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自此,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核心的万隆精神照亮了中国与亚非国家携手同行的峥嵘岁月,中国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文中图片均为本刊记者黎知明拍摄,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7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28/daBKmrWpBSZ47VcXEER2Fj724Rt4Ky33kjN.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