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业自从1980年代起北移,制造业比重从当时超过20%逐步下降至2022年仅余1%。2022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2.1%。香港产业日趋单一化,过度依赖金融服务、地产等服务性行业,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发展不平衡,既未能尽情发挥香港潜在优势,亦导致经济容易受外围因素冲击,而财富分配不均、青年难以爬升社会阶梯等社会问题,各界不容忽视。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确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八大中心」分为两部分,一是继续提升四大固有优势产业;二是提升、建设和发展四个新兴产业。前者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后者包括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特区政府在2021年10月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主动回应和善用国家发展战略。北部都会区将提供大量产业用地,推动创科和其他产业发展,其中创新科技发展为重中之重。「策略」更提出「南金融、北创科」的新产业布局,锐意打造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北都区为打造国际创科中心提供了硬件设施,特区政府亦制订了软件的政策配套,于2022年年底公布《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从顶层设计出发,为香港未来的创科发展定下清晰的发展路径和系统的战略规划。
当然,创科发展不能独生,必须与其他产业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因此,特区政府在《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2023》(《纲领》)订明将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提供及规划土地资源。未来的用地,将会以创科、教育、医疗/生命健康科技/中医药和专业服务等产业类别为主打。
持续投入推动创科产业
《纲领》划定新田科技城、河套区和牛潭尾地区创新科技地带,已预留充足土地用于创科用途;流浮山也会预留土地发展数码科技枢纽。当然,推动创科产业,只新增土地并不足够,因此,政府的多元化创科政策亦已启动。例如InnoHK平台以人脉为本,由学者、专家打通与全球学术及科研界的联系,建设国际创科网络。当局已开展InnoHK第三平台的建构,将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另外,刚完成第一批项目审批的「产学研1+」计划,则以科研项目为本,引入商界的投资,把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目标是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再者,早前创科局向立法会申请60亿元拨款,成立生命健康研发院(LHTRIs),则以学校为本,推动生命科学研发,支援学校成立具商业性质的生命健康研发院,正好帮助发挥院校的优秀潜质,加速生命健康科学研发成果转化。此外,政府提出「新型工业化」倡议,此项计划能为企业选择在港生产提供诱因。
然而,北都区土地始终有限,香港必须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作优势互补。香港可进行「从0到1」的科研突破;接下来经过深圳、东莞等地进行「从1到N」的成果转化;最终实现量产,并面向整个大湾区市场进行推广;取得理想销售成绩,则可通过香港集资「出海」,在全球进行推销,而香港创科金融亦可为之服务。这样的创科生态链,可充分发挥香港「南金融、北创科」产业布局的独特优势。
创科联动教育产业发展
若要见创科成果,必须先有优秀的研发能力。本港院校科研实力雄厚,其中五间大学在2024年QS全球大学排名首70位以内,日后北都区创科发展得宜,将必定带动本港院校科研实力更上一层楼。《纲领》强调,会致力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加强合作。现时已有多所本地大学在内地建立校园,以两地校园为基础,再加上北都大学城建设,将可通过区内共享资源和产业联动提升协同效应,有利香港建设国际教育枢纽,吸引更多人才和学生来港,与创科产业互动共进,制造本港经济新增长点。
当科研成果转化的项目增加,知识产权中有关专利的交易亦会随之大增。北都区中元朗、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等地,将会与前海合作区对接,发展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中心。此中心正好为专利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产品贸易提供法律、调解仲裁、保险、会计等高端专业服务。
事实上,去年年底,深港已联合成立深港知识产权运营联盟,港方发起成员包括:中大、港大、科大、理大等,深方包括深圳前海国际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服务中心、华润集团、腾讯科技(深圳)等公司,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创造转化落地商品及产业化创造契机。前海亦设有深港青年梦工场,重点支援智慧硬体、AI和晶片设计、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四大领域的创业项目,对知识产权的交易同样有需求。因此,中心的服务对象,应涵盖香港、前海以至于整个大湾区。
特区政府在落实「南金融、北创科」的产业策略布局的时候,必须引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念。「新质生产力」并不单指于不同产业引入新科技应用,亦包含引入新思维、新方法应对新时代。北都区的全新建构必须因地制宜,发挥本港固有优势,引发潜藏能力,逆转产业结构失衡的现况,为香港带来新的经济动力。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副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