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的文化自信、开放的气度胸襟、坚定的守正创新、自觉的为民初心等精神特质,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精神底色、价值取向、风骨气质等的集中体现,是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切入点。
文| 武汉 沈壮海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当代篇。它著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视域,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实践,以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新文化、如何建设这样的新文化为基本问题,对要切实担负起的文化使命、坚定遵循的文化道路、努力弘扬的文化精神等作出了深入系统的论述,对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文化建设中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都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刻洞见,又有建设实践层面的具体部署,确立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创造新文化、建设新文明的思想引领。
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标识性概念。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的意义,称之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并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我们还要看到的是,文化自信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标识性概念和重要内容,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所透发出的鲜明精神气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一系列重要论断的形成、进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无不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重要基础的。如,回望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以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来概括中华文明的特性,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伟大的文明”、“卓越贡献”等来称誉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审视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强。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朝气蓬勃、气象万千”,“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面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不仅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可以看出,无论是论古析今,还是纵观中外,习近平文化思想无不彰显出高度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文明问题上,曾有不少人,看不清来路、理不明出路,既怯于论己之长,也惧于审人之美,这亦是文明所蒙之“尘”,是文明开新的精神障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百余年奋斗,既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重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创造了文明的新景致。放到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彰显的文化自信的精神气质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开放的气度胸襟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它诞生、发展于对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充分汲取的基础上,从而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展现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以开阔博大的胸襟包容天下协和万邦,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汇万流而成一宗,这既是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根由。习近平文化思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也传承著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彰显出胸怀天下、开放包容的博大气度。这种气度胸襟,体现在观察思考文化问题时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文化“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体现在从文明、文化发展规律的高度对开放包容、交流互鉴问题的深刻把握——“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这种气度胸襟,还体现在对不同文明的尊重、平等及谦虚以待。习近平总书记有言:“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我出访所到之处,最陶醉的是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吸引我的就是韵味不同的文明”。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许多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曾细数不同文明中的文化高峰,称“世界文明瑰宝比比皆是”,世界文明图谱“波澜壮阔”、“激荡人心”。这种气度胸襟,更融贯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发展及文化各领域建设的展望与要求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与文化自信一样,文明互鉴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极具标识性意义的重要概念。对文明互鉴的倡导和积极推动,无疑是以开放的气度胸襟为思想认识和精神前提的。博大的开放气度,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光彩形象,是当代中国直面世界的坚定姿态,也是中华文化能够再铸辉煌的重要条件所在。
坚定的守正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没有守正创新的精神无以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文化地位与作用愈益突显的时代背景下,直面新的时代之问、文化之问,对如何处理好思想文化域“一”与“多”、“古”与“今”、“中”与“外”、“虚”与“实”、“文”与“人”等重大问题开拓性探索、创造性作答,以坚持和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的根本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于守何之“正”,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强调:“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对于如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精神特质,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应高扬的文化精神,是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循法则。
自觉的为民初心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保持血肉联系,也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样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话语,再次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表达了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坚定与自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民至上”列为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之首。今年4月在重庆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社区居民交流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为民初心也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面对不同领域的文化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也从不同角度反复勉励大家要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面对文艺工作者,他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面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他希望大家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一切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一切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澎湃不竭的根本前提。
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引领著实践。高度的文化自信、开放的气度胸襟、坚定的守正创新、自觉的为民初心,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具有的鲜明精神特质,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现出的鲜明实践特征,我们同样应将之切实贯穿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中。
(作者系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授,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7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27/a2RZi4wf5l1xcjCrGRaCnhtIKWgn8Jd5etd.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