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最近,香港连续出现内地入驻的餐饮店退租,包括柠檬茶饮品店“柠蒙蒙手打香水柠檬茶”、湘西菜馆“萝卜向南”,以及来自广州的小食店“咕噜丸子屋”,这些都是内地颇具名气的餐饮品牌,在内地经营多年,在内地多个省份开设分店颇多。去年以来,这些餐饮企业看到“港人北上”渐成热潮,香港市民对内地美食赞不绝口,遂决定“北店南下”,入港经营。没想到,虽跋山涉水,但经营并不理想,被迫收缩战线。
餐饮是疫情过后最先复苏的行业之一,也是最先感知市场冷暖的行业。在“北店南下”一年左右出现部分企业“水土不服”的现象,恰好提供了一个值得分析研究的样本,解剖这个“麻雀”,不仅对于餐饮行业具有参考价值,对内地进军香港的其他行业亦有参考价值。
纵有水土不服 结业并未成“潮”
“柠蒙蒙手打香水柠檬茶”去年以月租7万港元的价格承租旺角弥敦道恒隆大厦地舖,原本明年4月租约到期,去年6月开业后生意一般,今年1月开始以每月5万元的价格寻求新租客顶租,最近结业。“萝卜向南”去年12月以月租25万港元租下登打士广场地舖,今年2月开业,仅4个月就“停摆”;在广州有27年历史的小食店“咕噜丸子屋”,去年9月以月租约6万港元进驻油麻地港铁站旁的地舖,未满一年就结业,业主于4月底重新放租。
就在这些内地餐饮企业结业的同时,也有一些内地餐饮企业生意红火,“农耕记”湖南土菜馆去年9月进入香港市场,陆续在佐敦、黄大仙及北角开设分店,每到饭点,门口都会大排长龙,高峰时段足足排队2小时才能入座,甚至在下午时段已经派完筹,全店满座。在沙田新城市广场开店的“八合里牛肉火锅”,即使价格高于内地,每晚仍然门庭若市。
据报道,去年以来,内地有40多家品牌餐饮企业来港设店,有的开一个门店,有的开多家门店。从整体上看,有旺有衰,也有一些门店表现平平,确有企业因“水土不服”而关门结业,但并未形成潮流。
纵观“水土不服”的企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受困于“高房租高工资”。去年香港与内地刚恢复通关,大部分人预料香港餐饮消费将“报复性增长”,来港的内地餐饮企业普遍对香港餐饮市场持乐观态度。因此,只要地段好,不惜出高额房租。一年来,香港餐饮业虽然复苏,却并未火爆,高房租令成本居高不下,加之香港的人工成本远高于内地,致使这些企业成本偏高,难以为继。
二是受困于“旺丁不旺财”。一些餐饮企业对本港人流密集地段的调查分析不到位,按“丁旺必然财旺”的逻辑选址,现在发现有些地段人流如织,但并未带动自己门店的生意。事实上,各餐饮品牌都有特定的消费群体,面对熙熙攘攘的街市,不能简单地“数人头”,还要从芸芸众生中筛选出自己的目标客户。“客流量”不等于“目标客户量”,这一点应谨记!
三是受困于“扎堆经营”。一些餐饮企业门店选址其实是有问题的,同类门店“扎堆”,在一区形成激烈竞争态势,“摊薄”了顾客。“扎堆”经营在内地一些城市也许可行,但在香港却行不通。
适应香港市场 仍需漫长过程
以上问题说明,“水土不服”的内地餐饮企业对香港市场缺乏精准认知。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所谓“众口难调”,体现在餐饮行业,就是顾客群体的细分化程度较高,各人有各人的饮食偏好,同时对就餐环境的喜好也各有不同,如果不能精准识别自己的目标客户,很容易“败走麦城”。
有餐饮界人士认为,疫情过后,香港市民消费习惯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更偏向于到店消费,二是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这就促使经营者要提供足够大的店面,并延长食材供应链、缩短“从农场到餐桌”的周期,以确保食材的新鲜度。
还有餐饮界认为,内地来港的餐饮企业可先在新界西等地“试水”,摸清香港市民的消费习惯后,再进军租金昂贵的闹市区域。
以上都是真知灼见。由此可见,从认识香港市场,到适应香港市场,内地餐饮企业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尽管有部分内地餐饮企业在香港“水土不服”,但“试水”还是值得的,毕竟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内地的品牌企业在香港“试水”,无论成功或失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都有助于改进经营,为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去年以来,“港人北上”与“北店南下”形成双向互动的态势,以餐饮为代表,众多兼具传统与时尚的内地消费品牌加速入港,在中环、尖沙咀、铜锣湾、旺角等商圈掀起热潮,这种“南北互动”的现象是两地融合发展的必然。
现在人们看到有内地餐饮企业“水土不服”,少见多怪、神经过敏。其实,随着时间的延续,其他行业也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不足为奇。“水土不服”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香港的市场变化令来港的企业不适应;二是内地来港企业经营有问题,不熟悉香港市场。要少“交学费”、或者不“交学费”,唯一的办法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市场调研、品牌定位、现场管理。总之,内功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的布局,是为了明天下一盘大棋,香港是值得内地企业投资开店的地方。现在香港本地市场的复苏虽然缓慢,市场需求也在深度调整中,但毕竟在向上走。
“试水”受挫正常 南北互动常态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信随着就业收入增加,近期资产市场回稳,访港旅游业进一步恢复,加上政府致力推动盛事经济和提振消费气氛,以及中央进一步优化“个人游”计划等利好因素,将为本港提供更大的复苏动能。
丘应桦引述坊间房地产服务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指出,街舖空置率由2020年第三季高峰期的18.3%,改善至今年首季的6.6%,其中铜锣湾和尖沙咀等核心区域的空置率甚至更低。这说明香港的零售、餐饮等行业整体回暖。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特区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的致辞中指出:“加快促进‘双向奔赴’、‘双向投资’,促进湾区居民‘心联通’。”回味夏宝龙这段话,我们应更看清一个趋势:无论是“北店南下”还是“港人北上”都会成为常态。因此部分内地餐饮企业来港“水土不服”属正常市场现象,在经济交流互动中,每个企业都会找到自己的方位,“双向奔赴”、“双向投资”将促进香港和内地市场共同繁荣。
---------------------------------
【知识库】湾区“双向奔赴”最新发展
‧深圳前海目前已有注册港企9,055家,注册资本9,469.5亿元。而在前海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已逾1万人。
‧“港车北上”自2023年7月实施以来,数量已突破50万辆次。
‧高铁香港段2023年载客人次逾2,000万,创新高。
‧深中通道快将开通,届时从深圳到中山车程由约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27/75HmqiK1RObKmVTNeSEbftb1ziMfEXeAUug.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最近,香港连续出现内地入驻的餐饮店退租,包括柠檬茶饮品店“柠蒙蒙手打香水柠檬茶”、湘西菜馆“萝卜向南”,以及来自广州的小食店“咕噜丸子屋”,这些都是内地颇具名气的餐饮品牌,在内地经营多年,在内地多个省份开设分店颇多。去年以来,这些餐饮企业看到“港人北上”渐成热潮,香港市民对内地美食赞不绝口,遂决定“北店南下”,入港经营。没想到,虽跋山涉水,但经营并不理想,被迫收缩战线。
餐饮是疫情过后最先复苏的行业之一,也是最先感知市场冷暖的行业。在“北店南下”一年左右出现部分企业“水土不服”的现象,恰好提供了一个值得分析研究的样本,解剖这个“麻雀”,不仅对于餐饮行业具有参考价值,对内地进军香港的其他行业亦有参考价值。
纵有水土不服 结业并未成“潮”
“柠蒙蒙手打香水柠檬茶”去年以月租7万港元的价格承租旺角弥敦道恒隆大厦地舖,原本明年4月租约到期,去年6月开业后生意一般,今年1月开始以每月5万元的价格寻求新租客顶租,最近结业。“萝卜向南”去年12月以月租25万港元租下登打士广场地舖,今年2月开业,仅4个月就“停摆”;在广州有27年历史的小食店“咕噜丸子屋”,去年9月以月租约6万港元进驻油麻地港铁站旁的地舖,未满一年就结业,业主于4月底重新放租。
就在这些内地餐饮企业结业的同时,也有一些内地餐饮企业生意红火,“农耕记”湖南土菜馆去年9月进入香港市场,陆续在佐敦、黄大仙及北角开设分店,每到饭点,门口都会大排长龙,高峰时段足足排队2小时才能入座,甚至在下午时段已经派完筹,全店满座。在沙田新城市广场开店的“八合里牛肉火锅”,即使价格高于内地,每晚仍然门庭若市。
据报道,去年以来,内地有40多家品牌餐饮企业来港设店,有的开一个门店,有的开多家门店。从整体上看,有旺有衰,也有一些门店表现平平,确有企业因“水土不服”而关门结业,但并未形成潮流。
纵观“水土不服”的企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受困于“高房租高工资”。去年香港与内地刚恢复通关,大部分人预料香港餐饮消费将“报复性增长”,来港的内地餐饮企业普遍对香港餐饮市场持乐观态度。因此,只要地段好,不惜出高额房租。一年来,香港餐饮业虽然复苏,却并未火爆,高房租令成本居高不下,加之香港的人工成本远高于内地,致使这些企业成本偏高,难以为继。
二是受困于“旺丁不旺财”。一些餐饮企业对本港人流密集地段的调查分析不到位,按“丁旺必然财旺”的逻辑选址,现在发现有些地段人流如织,但并未带动自己门店的生意。事实上,各餐饮品牌都有特定的消费群体,面对熙熙攘攘的街市,不能简单地“数人头”,还要从芸芸众生中筛选出自己的目标客户。“客流量”不等于“目标客户量”,这一点应谨记!
三是受困于“扎堆经营”。一些餐饮企业门店选址其实是有问题的,同类门店“扎堆”,在一区形成激烈竞争态势,“摊薄”了顾客。“扎堆”经营在内地一些城市也许可行,但在香港却行不通。
适应香港市场 仍需漫长过程
以上问题说明,“水土不服”的内地餐饮企业对香港市场缺乏精准认知。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所谓“众口难调”,体现在餐饮行业,就是顾客群体的细分化程度较高,各人有各人的饮食偏好,同时对就餐环境的喜好也各有不同,如果不能精准识别自己的目标客户,很容易“败走麦城”。
有餐饮界人士认为,疫情过后,香港市民消费习惯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更偏向于到店消费,二是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这就促使经营者要提供足够大的店面,并延长食材供应链、缩短“从农场到餐桌”的周期,以确保食材的新鲜度。
还有餐饮界认为,内地来港的餐饮企业可先在新界西等地“试水”,摸清香港市民的消费习惯后,再进军租金昂贵的闹市区域。
以上都是真知灼见。由此可见,从认识香港市场,到适应香港市场,内地餐饮企业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尽管有部分内地餐饮企业在香港“水土不服”,但“试水”还是值得的,毕竟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内地的品牌企业在香港“试水”,无论成功或失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都有助于改进经营,为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去年以来,“港人北上”与“北店南下”形成双向互动的态势,以餐饮为代表,众多兼具传统与时尚的内地消费品牌加速入港,在中环、尖沙咀、铜锣湾、旺角等商圈掀起热潮,这种“南北互动”的现象是两地融合发展的必然。
现在人们看到有内地餐饮企业“水土不服”,少见多怪、神经过敏。其实,随着时间的延续,其他行业也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不足为奇。“水土不服”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香港的市场变化令来港的企业不适应;二是内地来港企业经营有问题,不熟悉香港市场。要少“交学费”、或者不“交学费”,唯一的办法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市场调研、品牌定位、现场管理。总之,内功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的布局,是为了明天下一盘大棋,香港是值得内地企业投资开店的地方。现在香港本地市场的复苏虽然缓慢,市场需求也在深度调整中,但毕竟在向上走。
“试水”受挫正常 南北互动常态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信随着就业收入增加,近期资产市场回稳,访港旅游业进一步恢复,加上政府致力推动盛事经济和提振消费气氛,以及中央进一步优化“个人游”计划等利好因素,将为本港提供更大的复苏动能。
丘应桦引述坊间房地产服务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指出,街舖空置率由2020年第三季高峰期的18.3%,改善至今年首季的6.6%,其中铜锣湾和尖沙咀等核心区域的空置率甚至更低。这说明香港的零售、餐饮等行业整体回暖。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特区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的致辞中指出:“加快促进‘双向奔赴’、‘双向投资’,促进湾区居民‘心联通’。”回味夏宝龙这段话,我们应更看清一个趋势:无论是“北店南下”还是“港人北上”都会成为常态。因此部分内地餐饮企业来港“水土不服”属正常市场现象,在经济交流互动中,每个企业都会找到自己的方位,“双向奔赴”、“双向投资”将促进香港和内地市场共同繁荣。
---------------------------------
【知识库】湾区“双向奔赴”最新发展
‧深圳前海目前已有注册港企9,055家,注册资本9,469.5亿元。而在前海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已逾1万人。
‧“港车北上”自2023年7月实施以来,数量已突破50万辆次。
‧高铁香港段2023年载客人次逾2,000万,创新高。
‧深中通道快将开通,届时从深圳到中山车程由约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27/75HmqiK1RObKmVTNeSEbftb1ziMfEXeAUu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