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屠海鸣表示,王沪宁主席对政协委员的要求启示我们,愈是情况复杂的时候,愈要拨开迷雾,看清本质,增强信心。香港经济同样需要唱响“光明论”,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香港经济。在此基础上,唱响香港经济“光明论”,是对香港这个家的呵护和热爱,是每一位持份者应该做的正确之事。
屠海鸣表示,时下香港经济发展面临各种复杂情况,股市、楼市低迷,外围环境不佳,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投资者信心不足。那么,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光明论”如何唱响?关键应从以下角度正确看待香港经济。
从经济的视角看经济
屠海鸣指出,时下,香港有一种论调,认为股市、楼市下跌,投资者信心不足,都是因为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司法环境不好、人权状况堪忧,令投资者失去信心,基本法23条本地立法更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如果说投资者信心不足,这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把这一切都归咎于维护国家安全,则有失公允。不妨想想两个问题:
其一,没有国安法的日子里,香港的营商环境更好吗?众所周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由于长期没有落实23条立法,国家安全的“大门洞开”,“港独”势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步步做大,发动了2014年的非法“占中”、2016年的旺角暴乱、2019年的“修例风波”,每一次社会动荡,都令香港陷入混乱,令投资者望而却步。不要说那些“高大上”的指标了,仅是交通瘫痪一项,就足以令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有什么营商环境可言!
其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有国安法吗?美国有多项法律涉及国家安全,近年来,更是以“国家安全”为由,挥舞制裁大棒,有些制裁明显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这才是真正的“国安泛化”,但美国我行我素。英国在不断妖魔化香港23条立法的同时,却不断修订完善自己维护国家安全的法例。现在,香港正在推进23条立法,其实很多方面可以借鉴英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为什么美英等国维护国家安全可以、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就不可以呢?
事实上,香港国安法实施至今三年间,仅有260人被警方拘捕,其中79人被法庭裁决定罪。有人故意渲染国安法的“恐怖”,这与“九七”回归前制造恐怖气氛的做法如出一辙。正确看待香港经济,首先要摘下“有色眼镜”,不要用政治的视角看经济,而要用经济的视角看经济。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从全局的高度看香港
在之前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2023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3.2%。前不久,陈茂波讲到,香港的财政赤字可能要维持数年。经济增长、财政状况低于预期,于是,又有人指摘政府。
屠海鸣说,没有哪一位政府官员具有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202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年初,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知名国际机构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预期都很乐观。然而,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影响经济复苏的事情。比如,俄乌战争久拖不决,令许多欧洲国家背上了沉重包袱,整个欧元区经济复苏远远达不到预期。又比如,巴以冲突事先毫无迹象地爆发,中东动荡给世界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
还比如,美国联储局的“暴力加息”,美元回流美国,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的经济体都被大量“吸血”。
香港经济正是在这样的不利的环境下实现经济增长3.2%。这个数字是高是低?先看看欧美:美国在加息促使美元回流的背景下,2023年经济增长预计为2.5%;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1%左右,其中欧盟的“火车头”德国经济负增长。再看看中国内地:2023年经济增长5.2%。最后看看全球:1月4日,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2023年预计增长2.7%。有了以上参照,可以得出结论:香港2023年的经济增长不算高,也不算低。
从长远的眼光看当下
至于香港对资本的吸引力是否降低了?陈茂波1月14日在司长随笔中称,去年首11个月,香港的总存款额达到约16万亿港元,较同期增加4.1%,加上12月的初步数字,全年总存款预计增长估计超过5%。去年全年约2,500亿港元资金经“南向通”流入香港股票市场。数字反映,在进出之间,资金仍是处于“净流入”状态。
屠海鸣指出,从全局看香港,可看出香港经济的全貌,以及在全局中的位置。有以上事实做支撑,香港经济唱响“光明论”有足够底气。
看待香港经济,除了“空间座标”之外,还需要一个“时间座标”:既需要往前看,也需要往后看。
往前看,香港的发展印证了“逢变必兴”的规律。香港1997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为1.37万亿港元,2021年为2.86万亿港元,25年间每年平均增长2.7%。这期间,香港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沙士、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每次风高浪急,但每次转危为安。这是因为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只要这个优势不变,香港就有坚强后盾。
往后看,香港由治及兴的动能强劲。行政长官李家超和本届政府就任以来,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有效结合起来,积极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上,频繁与国家部委沟通,与内地省份互动,特别是与大湾区城市的合作更加深入,共建大湾区的步伐加快,香港搭乘国家发展快车机遇更多、红利更多。在拓展国际市场上,李家超带领本届政府主动开辟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已经初见成效,中东和东南亚的资本正在流入香港,并透过香港进入内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稳固。在拓展发展空间上,李家超带领团队全力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此举不仅可扩大香港的城市半径,解决“坐困愁城”的境况,而且对接深圳的高端制造业,把香港科创发展推向新境界。
辩证地看待香港经济,我们不能总是纠结于“有人走了!”,关键要看“有没有人来?”。如果“有人走”也“有人来”,就大可不必惊慌。香港是国际化大都会,“人来人去”是常态。过去一年,特区政府“抢人才”“抢企业”成效显著,香港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吸纳超过22万宗申请,至今超过13万宗获批,约9万名人才已抵港。已经落户或表示准备落户香港的科技企业目前已有近40家,其中包括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领头羊”。
2024年,香港吸引更多重点创科企业,丰富香港的创科生态,助力产业提速发展。2024年,香港举办多项国际盛事,比如刚结束的香港马拉松、国际七人榄球赛、香港艺术节、影视娱乐博览、亚洲金融论坛和东亚保险会议等。
从长远看当下,香港作为“自由港”对投资者、创业者具有强大吸引力,香港需要居安思危,但不能悲观失望,“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的优势,只要这个优势并没有变,香港经济唱响“光明论”就有坚实支撑。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的致词中指出:“每位居民都是香港这个美好家园的持份者、建设者、受益者,应以为香港发展出一份力、发一分光的实际行动展现爱国爱港新气象。”
屠海鸣最后强调,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香港经济,在此基础上,唱响香港经济“光明论”,是对香港这个家的呵护和热爱,是每一位持份者应该做的正确之事。
来源:大公文汇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20/d5m1hDjZKjvNKB1BN4dllTtTjbZcov5zp2P.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屠海鸣表示,王沪宁主席对政协委员的要求启示我们,愈是情况复杂的时候,愈要拨开迷雾,看清本质,增强信心。香港经济同样需要唱响“光明论”,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香港经济。在此基础上,唱响香港经济“光明论”,是对香港这个家的呵护和热爱,是每一位持份者应该做的正确之事。
屠海鸣表示,时下香港经济发展面临各种复杂情况,股市、楼市低迷,外围环境不佳,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投资者信心不足。那么,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光明论”如何唱响?关键应从以下角度正确看待香港经济。
从经济的视角看经济
屠海鸣指出,时下,香港有一种论调,认为股市、楼市下跌,投资者信心不足,都是因为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司法环境不好、人权状况堪忧,令投资者失去信心,基本法23条本地立法更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如果说投资者信心不足,这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把这一切都归咎于维护国家安全,则有失公允。不妨想想两个问题:
其一,没有国安法的日子里,香港的营商环境更好吗?众所周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由于长期没有落实23条立法,国家安全的“大门洞开”,“港独”势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步步做大,发动了2014年的非法“占中”、2016年的旺角暴乱、2019年的“修例风波”,每一次社会动荡,都令香港陷入混乱,令投资者望而却步。不要说那些“高大上”的指标了,仅是交通瘫痪一项,就足以令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有什么营商环境可言!
其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有国安法吗?美国有多项法律涉及国家安全,近年来,更是以“国家安全”为由,挥舞制裁大棒,有些制裁明显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这才是真正的“国安泛化”,但美国我行我素。英国在不断妖魔化香港23条立法的同时,却不断修订完善自己维护国家安全的法例。现在,香港正在推进23条立法,其实很多方面可以借鉴英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为什么美英等国维护国家安全可以、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就不可以呢?
事实上,香港国安法实施至今三年间,仅有260人被警方拘捕,其中79人被法庭裁决定罪。有人故意渲染国安法的“恐怖”,这与“九七”回归前制造恐怖气氛的做法如出一辙。正确看待香港经济,首先要摘下“有色眼镜”,不要用政治的视角看经济,而要用经济的视角看经济。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从全局的高度看香港
在之前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2023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3.2%。前不久,陈茂波讲到,香港的财政赤字可能要维持数年。经济增长、财政状况低于预期,于是,又有人指摘政府。
屠海鸣说,没有哪一位政府官员具有预知未来的“特异功能”。202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年初,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知名国际机构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预期都很乐观。然而,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影响经济复苏的事情。比如,俄乌战争久拖不决,令许多欧洲国家背上了沉重包袱,整个欧元区经济复苏远远达不到预期。又比如,巴以冲突事先毫无迹象地爆发,中东动荡给世界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
还比如,美国联储局的“暴力加息”,美元回流美国,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的经济体都被大量“吸血”。
香港经济正是在这样的不利的环境下实现经济增长3.2%。这个数字是高是低?先看看欧美:美国在加息促使美元回流的背景下,2023年经济增长预计为2.5%;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1%左右,其中欧盟的“火车头”德国经济负增长。再看看中国内地:2023年经济增长5.2%。最后看看全球:1月4日,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2023年预计增长2.7%。有了以上参照,可以得出结论:香港2023年的经济增长不算高,也不算低。
从长远的眼光看当下
至于香港对资本的吸引力是否降低了?陈茂波1月14日在司长随笔中称,去年首11个月,香港的总存款额达到约16万亿港元,较同期增加4.1%,加上12月的初步数字,全年总存款预计增长估计超过5%。去年全年约2,500亿港元资金经“南向通”流入香港股票市场。数字反映,在进出之间,资金仍是处于“净流入”状态。
屠海鸣指出,从全局看香港,可看出香港经济的全貌,以及在全局中的位置。有以上事实做支撑,香港经济唱响“光明论”有足够底气。
看待香港经济,除了“空间座标”之外,还需要一个“时间座标”:既需要往前看,也需要往后看。
往前看,香港的发展印证了“逢变必兴”的规律。香港1997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为1.37万亿港元,2021年为2.86万亿港元,25年间每年平均增长2.7%。这期间,香港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沙士、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每次风高浪急,但每次转危为安。这是因为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只要这个优势不变,香港就有坚强后盾。
往后看,香港由治及兴的动能强劲。行政长官李家超和本届政府就任以来,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有效结合起来,积极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上,频繁与国家部委沟通,与内地省份互动,特别是与大湾区城市的合作更加深入,共建大湾区的步伐加快,香港搭乘国家发展快车机遇更多、红利更多。在拓展国际市场上,李家超带领本届政府主动开辟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已经初见成效,中东和东南亚的资本正在流入香港,并透过香港进入内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稳固。在拓展发展空间上,李家超带领团队全力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此举不仅可扩大香港的城市半径,解决“坐困愁城”的境况,而且对接深圳的高端制造业,把香港科创发展推向新境界。
辩证地看待香港经济,我们不能总是纠结于“有人走了!”,关键要看“有没有人来?”。如果“有人走”也“有人来”,就大可不必惊慌。香港是国际化大都会,“人来人去”是常态。过去一年,特区政府“抢人才”“抢企业”成效显著,香港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吸纳超过22万宗申请,至今超过13万宗获批,约9万名人才已抵港。已经落户或表示准备落户香港的科技企业目前已有近40家,其中包括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领头羊”。
2024年,香港吸引更多重点创科企业,丰富香港的创科生态,助力产业提速发展。2024年,香港举办多项国际盛事,比如刚结束的香港马拉松、国际七人榄球赛、香港艺术节、影视娱乐博览、亚洲金融论坛和东亚保险会议等。
从长远看当下,香港作为“自由港”对投资者、创业者具有强大吸引力,香港需要居安思危,但不能悲观失望,“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的优势,只要这个优势并没有变,香港经济唱响“光明论”就有坚实支撑。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的致词中指出:“每位居民都是香港这个美好家园的持份者、建设者、受益者,应以为香港发展出一份力、发一分光的实际行动展现爱国爱港新气象。”
屠海鸣最后强调,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香港经济,在此基础上,唱响香港经济“光明论”,是对香港这个家的呵护和热爱,是每一位持份者应该做的正确之事。
来源:大公文汇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20/d5m1hDjZKjvNKB1BN4dllTtTjbZcov5zp2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