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鸿鹄
有麝自然香,果真是至理名言、不刊之论。世界权威大学排名榜、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的“世界大学排名2025”日前公布,本港共有5间大学跻身全球首100名,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今次已非上述5所黉宫首次成为“世界百强”,如此好成绩,无疑值得每一个香港市民自豪;香港各大学能有如此好的成绩,理由众多,其中特区政府长久以来在资源上大力支持专上教育,令到各大学几乎没有后顾之忧可言,肯定是主因之一。
特区特区政府重视大学教育
特区政府投放在大学教育的资源有多少呢?资料显示,特区政府透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每年共向8间受资助大学拨款200亿港元以上,而这只是最基本的经常性拨款而已,还有其他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资助,在此不赘。每年200亿港元,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肯定不是小数目,以每个公屋单位约92万成本计算,足足可以兴建超过21,500间公屋单位。当然,这不是完全准确的比较,皆因兴建公屋同时涉及“熟地”地价及兴建配套设施的成本,这比喻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每年特区政府投放到大学教育的资源大概有多少而已。
特区政府投放如此多资源在教育上,无非是希望投资未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为未来铺路。行政长官李家超去年在施政报告中亦特别提出,好好利用香港各大学如此优良的教育资源,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吸引人才、打造教育产业,为香港创富;香港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潜力毋庸置疑,5间“世界百强”大学正是个中的“金漆招牌”,多间高水平的大学云集在一个小小的城市,对顶尖学者和优质学生而言,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打造“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诚然,将香港打造成“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此政策对本地和境外的学生及学者来说,都是“只赢不输”的发展。“一国两制”之下,香港成为全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保持国际化,正是香港保持优势的不二法门;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吸引更多境外优质学生和学者来港,本地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必然会有更多机会跟境外人才交流、沟通和接触,学生们视野因此扩阔,这种经验和机会,对其他很多国家的学生而言,简直是千金难求。
为了达成相关目标,特区政府已公布扩大特区政府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下学年起,特区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将提升一倍至40%,专上院校可因应本身条件,循序渐进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此外,特区政府亦会扩大奖学金计划 ,下学年起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的名额五成,并会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由每学年300个提升三分之一至400个,吸引更多杰出人才来港就学及进行研究。
亚洲乃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
上述种种安排,可说是恰到好处,适逢其时。很多香港市民,至今仍然只懂得将目光投向美欧国家,彷佛对香港而言,“外国”就只有美西方面家,极其量加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然而,世界的经济天秤早已渐渐由西方,改为向东方倾斜,亚洲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轴,中国固然是当中“火车头”,而东盟十国,以及中东的多个“一带一路”国家,亦是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人翁。学生们早些接触来自这些国家及地区的年轻人,想想都知道,肯定百利而无一害。
时至今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于抹黑及攻击香港仍是乐此不疲。但事实胜于雄辩,不同国际权威调查均指出,香港仍然是那个充满活动和机遇的香港,香港的优势仍然极多,其中港股市值便超过33万亿港元,是一九九七年回归时的10倍,市值较经常“唱衰”香港的英国和加拿大都有高。QS的“世界大学排名”再一次告诉我们,香港的“底气”不会因为西方世界和别有用心的“唱衰”便轻易褪色;香港港,始终是那个我们中国香港人引以自豪的香港。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6/GkFZ2KxxSCskYQqXmYhN91lN5EPyXrsax3l.jpg